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95|回复: 19

法制日报:“周克华未被击毙”的过度怀疑之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制日报:“周克华未被击毙”的过度怀疑之痛

王石川

2012年08月20日09:13    来源:法制日报     手机看新闻




  近日,有网友发帖质疑周克华未死,8月19日上午,重庆网警通过微博回应:重庆市沙坪坝公安分局正在组织民警,深入排查、搜查周克华曾经的藏身之地,请市民理解予以支持。对于网上质疑周克华未被击毙的信息纯属误解与造谣,悍匪周克华已被击毙毫无疑问(8月19日华龙网)。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曾直言,“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诚然,这是一个怀疑无处不在的时代,“我疑故我在”。如果说当初人们关注周克华之死,属于高度怀疑,那么当警方已经辟谣仍有人固执地坚信周克华未必击毙,则有过度怀疑之嫌。
  怀疑不是坏事,每个公民都有怀疑的权利,每个人都曾经或正在怀疑,将来还会怀疑。怀疑是因为关心,怀疑是因为有疑,怀疑是因为疑问没有及时解答。“周克华未被击毙”的说法,在网络上流行好几天了,特别是微博上一些大V的加入,不仅“炒”热了这个话题,也使“周克华未被击毙”的说法仿佛有了较高的可信度。此后,“被击毙的是一名便衣警察”的说法,更是被传得有鼻子有眼,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质疑的队伍中。按照常理,警方在此事中不能也不敢造假,因为造假成本太高,还因为这是全国关注、舆论紧盯的公共事件,一旦造假太容易被指斥出来。
  那么,为何有人偏偏相信“周克华未被击毙”?一方面是相关细节暧昧不清,比如击毙周克华的两名警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穿的警服,与此后穿的警服上的警号不一致,警察接受采访时说不清具体击中了周克华身体的哪些部位,警方没有公布周克华被击毙的正面照;周克华被击毙时穿着干净,不像惶惶不可终日的逃犯,周克华的打扮像是便衣警察的装扮等等。另一方面则是警方回应不够及时、释疑不够有力。从14日晨周克华被击毙到19日上午微博辟谣,已经过去5天多时间了,动作有些迟缓,而且只是简单地一辟了之,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坐实。
  从更深层次看,周克华被击毙之所以成为坊间的过度质疑,折射出民众有强大的焦虑、不安全感和对权力的不信任感。中青报的一项调查显示,71.8%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习惯性质疑者,41.1%的人坦言自己就有“习惯性质疑症”。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变得多疑,疑神疑鬼,疑人疑己,疑权力也疑权利,在所有的质疑中,对权力尤其不相信。有官员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学,认为这是作秀;清华毕业生焦三牛扎根西部被提拔,认为有猫腻;有市民申请到了北京“77元廉租房”,认为权力在造假,是演戏给人看;连周其凤为其母祝寿,也被质疑为惺惺作态、哗众取宠……
  对权力就质疑,在纷繁芜杂的质疑之中,难免出现过度质疑,这需要理解。但无论官员公布的是不是真相,都要怀疑;无论政府推出的是不是善政,都要怀疑,这种怀疑固然说明了一些人对相关官员的成见,但也说明曾经有不少官员太爱作秀、太喜欢说假话、太善于演戏,以致今天你说了实话,人们还是不相信,这就是说假话的代价。要修复公众对权力的信任,不能单纯依赖于公众的改变,更需要权力的自我修复,比如绝不可再造假,不可再愚弄民众。
  有人说,信任就如同1岁小孩的感觉,当你将他扔向天空的时候,他会笑,因为他知道你会接住他,这就是信任!公民与权力的关系,当然不是婴儿与扔他的人之间的关系,但权力要赢得信任,就应该尊重民意,善待民意。面对质疑,哪怕是过度怀疑,也要有耐心回应,并且第一时间准确回应。当然,再也不做伤害公义和民众的事情,否则信任就会透支,再想修复就很难很难了。而对于公民而言,要保持质疑的精神,要盯紧权力,权力与权利建立稳固而互相信任的关系,社会才能更好地前行。
发表于 2012-8-20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健康
发表于 2012-8-21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允许别人怀疑,这是有信心的表现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wxsunhao


    太对了!同意  支持。事实终究会战胜谎言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克华与女友曾藏身四川宜宾 昼伏夜出计划作案

2012年08月21日03:36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2012年8月15日,宜宾市峨眉武校小区张贴“安民告示”,披露周克华今年3月至6月在该小区租住。摄影:新京报记者 刘刚

新京报讯 (记者 刘刚 实习生 赵力)周克华在四川宜宾的藏身处被曝光。昨日中午,宜宾当地论坛网友上传的一则“安民告示”披露,周克华今年3月至6月曾在宜宾一个小区租房住。

新京报记者昨日下午实地探访证实,周克华租住期间常昼伏夜出,有邻居曾撞见周与女友出入。

告示曝光周克华藏身处

“重大发现!周克华今年3至6月份曾在沃尔玛后面租房住,宜宾武校贴安民告示!”昨日中午12点30分,宜宾当地论坛网友上传一则“安民告示”,引起网友围观。网友上传的照片显示,这则“安民告示”白纸红字,张贴在小区入口广告牌的右下角。

安民告示称,“持枪抢劫犯周克华于8月14日被重庆警方击毙,公安部A级通缉犯周克华和女友张贵英在今年3月至6月租住在本小区三单元6楼。再次提醒本小区常(暂)住人员:随时提高识别能力,加强防范,确保小区安全,发现可疑人员立即报警110。”

这则告示的落款为“武校门卫室,2012.8.15”。

周克华租住的房屋位于小区三单元605房间(圆圈指示区)。摄影:新京报记者 刘刚

邻居称数次与周克华打照面

昨日下午,新京报记者按照网帖提示,找到“安民告示”张贴处——紧邻宜宾市宜庆西街75号的“峨眉武校小区”。

据业主介绍,这是一个老小区,租房的人很多,人员复杂。8月15日下午,有重庆警员到小区调查,警察离开当晚,物管便张贴出这张告示安民。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周克华租住的房屋,在该小区三单元605房间。楼下的业主介绍,那原本是一套四室两厅,去年装修后,改成6间单独的小房间出租,每个单间月租金400元上下。

因为房屋大门紧锁,再加之联系不上房东,尚不知屋内详情,亦不清楚周克华是整套租住,还是租住一个单间。有消息称,周克华与女友张贵英住在一个单间,单间由张贵英从他人手上转租。此消息未获警方证实。

同楼层的邻居说,这两天看网络关于周克华和女友的新闻报道后想起,至少两次与周克华打照面,见到周克华与张贵英一同出入,手里拎着水果。

■ 说法

小区门卫常半夜给周克华开门

峨眉武校小区门卫证实,“605的男子经常夜里下楼,回家时,手里拎着大包小包快餐盒。”门卫告诉新京报记者,小区夜里12点关门,他不止一次半夜起床给周克华开门。另据《宜宾日报》援引警方消息,周克华在宜宾期间,经常昼伏夜出,喜欢上网,长期泡网吧。周克华曾计划在宜宾作案,但后来因种种原因放弃了这一念头。

今年1月6日,江苏南京发生枪击劫案,7个月后的8月10日,重庆发生枪击劫案,周克华当天被通缉,后于2012年8月14日凌晨被击毙。根据公安部通报,2004年以来,周克华流窜重庆、湖南、江苏等地,持枪作案10起,打死10人、打伤6人。





(责任编辑:杨铁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建国:周克华“死而复生”暴露了什么?

2012年08月20日09:07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作者:刘建国

  近日,有网友发帖质疑周克华未死,今上午,重庆网警通过微博回应:重庆沙坪坝区公安分局正在组织民警,深入排查、搜查周克华曾经的藏身之地,请市民理解予以支持。对于网上质疑周克华未被击毙的信息纯属误解与造谣,悍匪周克华已被击毙毫无疑问。(8月19日华龙网)

  悍匪周克华已被击毙,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按理说没有半点质疑和猜忌。但是,偏偏就有部分网友冥思苦想,非想方设法的让周“复活”,真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诚然,每个公民都有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权利,如果未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任何人无权干涉。但是,极少部分网友对周克华之死真实性的质疑,却变成了一种另类心理在作祟,而这种心理有必要加以纠正和摒弃。

  自周克华案发生以来,其影响力可谓辐射全国,在国内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和影响。应该说,周克华犯下如此罪恶,这样的杀人恶魔不值得公众有半点怜悯和同情。但是,少部分人却带着崇拜钦佩的心态来看待周克华,将其看成了心目中的“偶像”,甚至冠以“爆头哥”的绰号,俨然成为了黑社会中的老大。那么,这究竟是嗜血的畸形心态在作怪,还是无意中的语词误读呢?

  可以说,社会的多元化造就了公众价值理念的多样性,这样才能促进整个社会多样性、包容性、共生性发展进步。但是,多元化的价值观却不能涵盖与人类本性相背离的样式,否则,其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观念将会抵触甚至冲突,对社会形成致命打击。关于周克华,其所犯罪行可谓罪恶滔天,无论出于何种心态,通过暴力手段非法剥夺其他公民的生命都是不可以的。针对周克华案,部分网友所表现出的一种戏谑心态,不仅是对受害人及家属的不尊重,更是对暴力邪恶风气的助纣为虐。假如,受害人换做此类丑恶不分、颠倒是非的网友,请问你们又作何感想,是不是还会带着如此调侃戏谑的心态触碰自己的伤疤?

  周克华之死,是对受害人灵魂的一种慰藉,也是对受害人家属的最起码交待。当然,周克华的死远不能弥补他所犯罪恶,也换不回逝去的一条条鲜活无辜的生命。面对周克华被毙,公众应该理性、客观、正确的去分析,而非另类极端的非正常思辨。极少数网友对周克华抱着“复生”念头的非正常猜忌,是在另类价值观念的支配下萌生的,这不仅是培育良好社会风气的巨大障碍和阻力,更是对人类良知和道德底线的无端践踏。

  面对这样的血案,除却对受害人及家属的同情和怜悯,我们更要沉思案后的深层次原因,以防类似案件的再度重演。假若充当“看客”,抱着戏谑的畸形心态去指指点点,恐怕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

(来源:齐鲁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克华“复生”凸显社会畸变心态
刘建国

2012年08月20日11:2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近日,有网友发帖质疑周克华未死,19日上午,重庆网警通过微博回应:重庆沙坪坝区公安分局正在组织民警,深入排查、搜查周克华曾经的藏身之地,请市民理解予以支持。对于网上质疑周克华未被击毙的信息纯属误解与造谣,悍匪周克华已被击毙毫无疑问。(8月19日华龙网)

悍匪周克华已被击毙,有图有真相,官方还已DNA确认。但是,偏偏就有部分网友冥思苦想,非想方设法的让周“复活”。诚然,每个公民都有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权利,如果未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任何人无权干涉。但是,极少部分网友对周克华之死真实性的质疑,却变成了一种另类心理在作祟,而这种心理有必要加以纠正和摒弃。

自周克华案发生以来,其震撼性可谓辐射全国,在国内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和影响。应该说,周克华这样的杀人恶魔不值得公众有半点怜悯和同情。但是,少部分人却带着崇拜钦佩的心态来看待周克华,将其看成了心目中的“偶像”,甚至冠以“爆头哥”的绰号,俨然成为了黑社会中的老大。那么,这反映出不少人的嗜血畸形心态在作怪。

可以说,社会的多元化造就了公众价值理念的多样性,这样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多样性、包容性,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但是,多元化的价值观却不能涵盖与人类本性相背离的样式,否则,其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观念必将会抵触甚至冲突,对社会形成致命打击。关于周克华,其所犯罪行可谓罪恶滔天。而针对周克华案,部分网友所表现出的一种戏谑心态,不仅是对受害人及家属的不尊重,更是对暴力邪恶风气的助纣为虐。

周克华之死,是对受害人灵魂的一种慰藉,也是对受害人家属的最起码交待。当然,周克华的死远不能弥补他所犯罪恶,也换不回逝去的一条条鲜活无辜的生命。面对周克华被毙,公众应该理性、客观、正确的分析,而非另类极端的非正常思辨。极少数网友对周克华抱着“复生”念头的非正常猜忌,是在另类价值观念的支配下萌生的,这不仅是培育良好社会风气的巨大障碍和阻力,更是对人类良知和道德底线的无端践踏。

面对这样的血案,除却对受害人及家属的同情和怜悯,我们更要沉思案后的深层次原因,以防类似案件的再度重演。假若充当“看客”,抱着戏谑的畸形心态去指指点点,恐怕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晨报:网友为何认为周克华未死
蔡辉

2012年08月20日08:49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不论做对还是做错,只要做,就会挨骂。这意味着,信任的基础已经发生动摇,则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人人不再相信外在的判断标准,只相信自己。

悍匪周克华被击毙后,有网友发帖质疑,认为现场照片不真实。昨日,重庆警方通过微博正面回应,使误解得到澄清。

主动回应,是积极举措,但应反思:有这么多目击证人,有公权力机构出面,有许多现场照片,为何怀疑之声这般嘹亮?如此怀疑,是不是有点无厘头?

应该看到,怀疑是科学思维的起点,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越是看上去毫无漏洞的东西,越应怀疑,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正是因此取得成功的。

但与此同时,还应有信任,信任可以降低一个社会的运行成本,提高效率。如果每个人都要自行研究出勾股定律,再去思考数学问题的话,那实在太无必要,也不可能产生出高精尖的成果。

通过信任,大家的研究才能有机地整合起来,后代人才能站在前代人的肩膀上。所以,好社会既重怀疑,也重信任。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信任。在科学领域中,信任不是无条件的,任何一个定理都需开放,欢迎所有人来质疑,来验证,来参与,最终形成共识。试想,如果没有这个过程,而是在小圈子内部讨论一下,有选择性地向公众开放信息,决不允许怀疑与讨论,那么,这样的“定理”,还能被大家接受吗?

不否认,通过反复宣讲等方式,这样的“定理”也可能暂时被接受,但这会带来两个弊端:其一,降低公众的判断力,因为取缔了质疑、追问的过程,大家只能当成教条来接受,不再深入思考,而人的思维长期不训练,能力自然会下降。其二,引发普遍不信任,再美好的目的,如果方法不恰当,也不会取得好的结果,既然是“定理”,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呢?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呢?有了这些疑问,好东西也会被误会成坏东西。

应该警惕这样吊诡的局面:不论做对还是做错,只要做,就会挨骂。这意味着,信任的基础已经发生动摇,则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人人不再相信外在的判断标准,只相信自己,成为标准的私民,除了盲目的情绪与虚幻的目标,已经没有什么能将彼此整合为一体,这就很可能步入新的集体悲剧中。当此之时,澄清两句已是效果有限,还是要在源头上有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改变。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京报:别过分解读周克华
曾颖

2012年08月18日08:18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8月14日,潜逃八年,背负十条人命的抢劫杀人犯周克华被击毙,很多人为之松了一口气。而围绕他的话题,却并没有因此而终结,而是越来越热闹。

从最初惊异他的神奇逃脱能力,到质疑死掉的是不是他本人?到他是自杀还是被击毙?再到公众质疑采访他母亲的记者在消费悲伤。而评论文章中,则更是众说纷纭,争论其报复社会还是反社会人格的有之;追问劳教对他的犯罪人生究竟起到什么样升级作用的有之;讨论如何避免类似悲剧发生的有之。

相信在不短的时间内,包括深度报道,报告文学甚至电影电视剧本都会出现。周克华这个人,也会因为各方面进一步深度的了解,而更广泛地为人所知。这是因为此前他所作的案子和各地警方累加总值达到540万的悬赏以及家喻户晓的通缉令照片给他的成名做了非常劲爆的铺垫,而8月14日那石破天惊的一击,将他的知名度推向了高潮。

周克华的人生,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他自幼孤僻,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喜看武打和侦破小说,直到生命的最后时段,还去看了侦破电影。16岁时,因调戏妇女被治安拘留14天,23岁持盗取枪械并在遇到巡逻民警盘查时朝地上开了一枪而被劳教;34岁时,将枪口对准了从银行取钱出来的企业出纳。此后,他的行事目标清晰而明确——就是求财杀人,在银行门口,干下了一起又一起惊天的冷血爆头血案。

也有媒体搜索出了周克华人生的另一面:为前妻按摩并买某品牌的服装;父亲去世前半夜冒险回家探望;个人消费简朴,却将抢来的钱用于家里;打工的地方被转卖使他失业……

无论是从正面还是反面的报道来看,周克华都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乡村青年。在当下中国的任何一个村子,都能找到数目不少的与他有相同或相似人生经历的乡村青年;而在监狱里,许多犯罪分子的人生经历,也大致如此。只是可能因为作案的情节没这么严重,而抓捕的过程没这么有可视性,而不被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就是一个犯下很严重罪行的普通抢劫犯,媒体和公众,对他的解读,已有些过分了。而各种解读背后的社会思绪,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

人们有质疑周克华生死真假的自由,这就如同至今还有人认为9·11是美国人自己干的一样,权且当成一说;认定他是被社会“逼上梁山”的,则大可不必,因为像他这样的连环杀人案,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甚至公认最公平的北欧,都曾经发生过。杀人越货,古已有之,而且,未来也不会断绝。因此,周克华的意义,其实只在此案本身,过分的解读,其实就离真相越来越远了,就像当下社会中的许多事情一样,一远就远到扯不清楚的地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传被误杀民警现身 警方发布周克华被毙正面照

2012年08月21日08:06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昨天,段姓民警(左)现身,对于“误杀”说法哭笑不得(视频截图)。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视频侦查大队大队长匡政文说,周克华在长沙作案4起,以一部电影500兆来计算,民警所看的视频量相当于83万部电影。

  昨天,段姓民警(左)现身,对于“误杀”说法哭笑不得(视频截)。

  段姓警官的工作照。

  网络流传片称圈中系被“误杀”的民警。

  警方公布周克华被击毙后的照片。


  悍匪周克华被击毙后,关于他的争论并没有结束。不少人质疑周克华没有死,有传言说死者是长沙警方派往重庆的一名便衣民警,甚至有人在网络上贴出了所谓的被击毙便衣民警的生前照片。昨日,长沙警方郑重辟谣说,赴重庆的专案组成员已经全部返回长沙,并没有出现民警在重庆被误杀这样的事件。昨日下午,这位网上流传被“误杀”的民警现身,对于“误杀”说法他哭笑不得。
  传言乱飞 死者是长沙便衣民警?
  由于警方迟迟没有公布周克华死后的正面照片,各大网站疯狂流传的一张警察合影照片,一名民警被打上圈,说是被重庆警方误杀的长沙便衣民警,不少网友给出了种种所谓的证据,表示当时的死者不是周克华。关于他的姓名有还有几个说法,有的叫“方斌”,有的叫“陈子河”。乍一看上去,照片中的民警,确实和周克华有些相似。
  据查,8月16日中午,网友“陈子河”分别在博客中国和博联社发表文章,标题为《死去的“周克华”其实是便衣警察》。文章汇总转载了一些认为周克华没有死的网络质疑认为周克华的穿着与警方便衣相似,一代身份证有作假嫌疑,而现场展示的证据有一张重庆到长沙的火车票,说明被击毙的可能是一名长沙的便衣警察。
  民警现身 对造谣保留追诉权利
  不过,昨日有网友发布了另外一个帖子,表示网络照片中的民警是长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雨花亭派出所的民警。“这个太乱搞了,我们这个民警还好好的。”昨日下午,在雨花亭派出所,值班民警一眼就辨认出网上照片是他们所里一位姓段的同事。然而,这位民警只是普通刑侦民警,并不是专案组成员,也没有去重庆。
  “我没有一点事,还在这里好好的和你说话啦。”当记者在长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见到段警官并向他说明情况后,他的表情真是哭笑不得。段警官表示,自己这张照片是今年参加分局团委活动时拍摄的,随后这张照片也被挂在了公安网上,然而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照片怎么会和周克华联系在了一起。段警官表示,将对造谣事情保留追诉的权利。
  官方辟谣 周克华被毙正面照公布
  昨日,长沙警方也表示,赴重庆的专案组成员已经全部返回长沙,并没有出现民警在重庆被误杀这样的事件,长沙赴重庆专案组中并没有叫“方斌”或者“陈子河”的民警,他们也希望广大市民不要听信和传播谣言。对故意造谣引发严重后果的,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长沙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长沙警事”发布辟谣称:经查,长沙市公安局并无“方斌”此人,却有“方兵”一人,系长沙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强制戒毒所副所长。网络流传图片上标注的民警照片系长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雨花亭派出所民警段某某参加分局集体活动时所拍。方兵及段某某两人目前均在职在岗。
  昨日下午,重庆警方也公布了周克华被击毙后的三张照片。照片分别为正面照和两张侧面照。其中一张上太阳穴附近的伤口非常明显。警方也希望在公布这些照片后能平息各种质疑之声。
  据《长沙晚报》报道
  追缉周克华内幕
  民警卖包子蹲守 否定两千“周克华”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 周克华长沙藏身两年多,作案4起。公安机关如何搜集点滴蛛丝马迹,一一破解出悍匪密码?近日,专案民警揭秘长沙警方追缉周克华内幕。
  周克华的庐山真面目,始于警方发布的一张贴有照片的悬赏通告。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视频侦查大队大队长匡政文说,周克华在长沙作案4起,以一部电影500兆来计算,民警所看的视频量相当于83万部电影。
  周克华还曾毫不伪装地出现在麓山南路上,在光大银行门口的小摊点上买过包子。
  “5名警察乔装成卖包子的在那卖了一个月。”网友@newo非鱼一条微博揭秘了便衣民警的身份。民警真的卖过包子吗?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龙文进说,“这是真的。”除了卖包子,不少餐饮点和小商铺都有专案民警的身影,“有端盘子的,也有当营业员的。”可惜的是,周克华并没有出现在附近的任何一间子里。盘踞在长沙的两年时间里,他始终露宿在天马山墓地。
  从2009年至今,汇集到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群众举报线索多达2000余条。每一条举报线索,至少需要一段清晰的视频或一张清晰面部照片才能否决。2011年8月某天早上8点,白领刘静(化名)在913路公交车上发现一男子与“平头男”十分相似。一直到晚上9点,警方终于在一段监控中发现,男子走进了路边的一家宾馆。经过比对核实,该男子并非周克华,而是江西音乐学院的一名老师,暑假来长沙招生。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被“误杀”长沙民警接受采访

2012年08月21日08:05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昨日,长沙警方郑重辟谣,称赴重庆的专案组成员已全部返回长沙,并没有出现民警在重庆被误杀这样的事件。还有人质疑,在周克华随身携带的枪套和钱包中有警徽图案,因此怀疑被打死的很可能是便衣民警。

网上流传的被误杀民警照片。《长沙晚报》供(1/4张)


  悍匪周克华被击毙后,争论并未结束。不少人质疑周克华没有死,甚至有传言说死者是长沙警方派往重庆的一名便衣民警。
  昨日,长沙警方郑重辟谣,称赴重庆的专案组成员已全部返回长沙,并没有出现民警在重庆被误杀这样的事件。这位网传被“误杀”的民警接受采访时,更是哭笑不得。
  传言乱飞
  网友图文并茂证周克华未死
  由于警方迟迟没有公布周克华死后的正面照片,各大网站疯狂流传的一张警察合影照片,一个民警被打上红圈,说是被重庆警方误杀的长沙便衣民警,不少网友给出了种种所谓的证据,表示当时死者不是周克华。关于他的姓名还有几个说法,有的叫“方斌”,有的叫“陈子河”。乍一看,照片中的民警,确实和周克华有些相似。
  据查,8月16日中午,有网友分别在博客中国和博联社发表文章,标题为《死去的“周克华”其实是便衣警察》。文章汇总转载了一些认为周克华没有死的网络质疑——认为周克华的穿着与警方便衣相似,一代身份证有作假嫌疑,而现场展示的证据有一张重庆到长沙的火车票,说明被击毙的可能是一名长沙的便衣警察。
  还有人质疑,在周克华随身携带的枪套和钱包中有警徽案,因此怀疑被打死的很可能是便衣民警。但是,在用各种角度放大照片后发现,所谓警徽图案很可能只是钱包的商标。警方称,他们并没有配发过任何带有警徽标志的钱包,因此现场钱包不可能是警用物品。
发表于 2012-8-21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白了,是公安系统没能在全国人民心中留下什么值得相信的形象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警方否认发周克华尸检照 歌乐山解除封山令

2012年08月22日07:57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网上流传的周克华尸检照对照图。网络截图

  8月11日,歌乐山,警方搜捕周克华。


  渝警方否认发布周克华尸检照
  因森林火险橙色预警解除 歌乐山解除封山令
  20日,有微博用户发出一组据称是周克华被击毙后的尸检图,图片随即被大量转载。重庆市公安局接受采访时回应称,并没对外公布周克华的尸检照片。至于照片中人物是否确定为周克华,对方表示不予置评。21日,因持续多天的森林火险橙色预警解除,歌乐山、铁山坪等主城山峰的封山令随即解除。近日,重庆市有关部门向“8·10”枪案受害者廖德应家人送上了1万元慰问金。
  案件
  重庆警方称从未发布尸检照
  20日,有微博用户发出一组据称是周克华被击毙后的尸检图,图片随即被大量转载,有网友对重庆警方公布周克华尸检照片的做法表示认同,更有众多网友根据此前公布的周克华照片,对其身份进行分析解读。
  记者看到,网上流传的这组图片分为三张小图,分别显示了周克华正面及左右两个侧面的头部特写,其中右侧大脑中枪的部分清晰可见。
  随着图片热传,很多网友发起了“大家来比对”的话题。有网友则从法医学的角度分析称此人正是周克华,“因为根据图片所示,头部只有右侧星芒状的射入口而没有射出口,是个盲道。左额那里看上去很表浅,应该是倒地时和墙撞的。这种创口的特征不像近距离射击所致,应为几米外射击造成的,符合此前对现场情况的推测。”但也有网友称图片中周克华面部多个部位与警方此前公布的图片有差异。
  记者当天联系了重庆市公安局,对方回应称:“重庆市公安局并没有对外公布周克华的尸检照片”。至于照片中人物是否确定为周克华,对方表示不予置评。
  另据了解,通常犯罪嫌疑人在被击毙后,中国公安机关是不会向媒体公布其尸检照片的。
  善后
  脑死亡受害人家属获万元慰问金
  发生在沙坪坝的“8·10”枪案已过去10多天了,枪案受害者之一廖德应的妻子王敏开始慢慢接受了丈夫永远不会醒过来的事实。在获知廖德应家庭困难,家里还有两个未成年孩子后,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近日赶到新桥医院看望了廖德应及其家人,并送上1万元慰问金。
  廖德应是重庆铜梁县人,和妻子王敏生育了一儿一女,儿子小杰今年才8岁,女儿刚刚4个月大。此外家里还有患痴呆症的母亲,一家五口全靠着廖德应在外打工挣钱,廖德应出事后,家里一切经济来源都断绝了。
  得知这一情况后,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在第一时间和廖德应的家人取得了联系,重庆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他们送去一万元慰问金。重庆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邀请心理专家为廖德应的孩子开展心理咨询。铜梁县团委也表示,他们将长期对廖德应一家开展结对帮扶,尽全力帮助两个孩子健康成长。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周克华“复活”的网络邪气何来?

近日,有网友发帖质疑周克华未死,昨天上午,重庆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官方微博“重庆网警”回应:重庆沙坪坝区公安分局正在组织民警,深入排查、搜查周克华曾经的藏身之地,请市民理解予以支持。对于网上质疑周克华未被击毙的信息纯属误解与造谣,悍匪周克华已被击毙毫无疑问。(北京晨报8月20日)

质疑一件事并不是坏事,因为社会之大和人的思维之复杂,决定了没有质疑的社会是不健康的社会,也是无法想象的社会。然而,怀疑和质疑一件事需要在感性和理性认识中把握好怀疑的度,超越了对事情的认道度,就会钻牛角尖,如果再去推波助澜就会成了谣言制造和传播者。

悍匪周克华被击毙,有警方专题新闻发布会,也有警方公布的现场图片和DNA鉴定,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日前悍匪周克华又复活了,是借助网上一些凭空想象和妄加猜测的邪气所催生的借网还魂。给社会和民众造成危害的悍匪被击毙,是民众欢欣鼓舞的事,本应从周克华事件中反思和吸取经验教训,以便今后维护好社会和个人的利益。但是却有一些人反其道而行之,从称谓民众深恶痛绝的悍匪为“爆头哥”到这次质疑周克华被击毙,无不显示出网络上存在与正气背道而驰的一股邪气。

毋庸置疑,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自由权,也有质疑权。但是,个人权利也必须建立在言之有理,疑之有据的基础上,否则就超越了个人权利边际,成了胡吹乱侃的谎言制造者,就会走向真相的对立面,形成一股扭曲真相的邪气歪风,从周克华借网还魂事件中就可看到网络上这股邪气。悍匪周克华被击毙是一件轰动社会的大事,这样一件被社会高度关注的事件,作为警方不可能拿公信力去与民众开玩笑,也付不起开玩笑造成的高额成本,况且,周克华被击毙后警方及时公布了一些细节和物证等。但是这样一件从感性和理性上看都不可能作假的事件,仍然被一些网民怀疑,去旁听侧记的质疑,并不是事实太含糊,而是质疑者心中邪气太重、太浓。

事实上,网络上一直以来就存在一股不分青红皂白,不明就里的见事就质疑,见疑就跟风的邪气,以至于有许多网民在有意和无意当中成了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并为之邪气付出了法律或经济上的沉重代价。网民可以对一件诸如官员学历或年龄以及建筑物垮塌和有外表没有意义的形象工程等有数据和事实对比的事件去质疑,去通过网路舆论揭开真相,这样才彰显网民和舆论的监督作用,才是网民与网路结合产生的正气和正能量。当然,网民之所以质疑心太强,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还在于,一些部门对公开的信息存在含糊不清的被质疑的水分,这也是产生网友喜欢去频繁质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幕后推手。

其实,正邪之间只在咫尺,邪不压正的道理也说明,对于网路上的邪气,只要去正确的引导和疏导,而不是一味片面性的地去压和去堵,那么网上的那股邪气也就会慢慢被正气所吸纳,回归到网路正能量当中。当然,对于那些别有企图制造社会不稳定的谣言制造者,就需祭起法律达摩斯之剑,去斩断伸向国家和民众获利的黑手。



赵茂盛  2012-8-20
发表于 2012-8-22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众怀疑的不是事实,而更多的是对政府部门的怀疑,或者说是发泄。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yangsuchao


    是的  同意  支持
发表于 2012-8-23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有想法是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姚中专


    同意
发表于 2012-8-24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都要安全第一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8-27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mmddt


    难道不是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7-15 10:07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