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专家指出汽车空调致癌纯属误传
汽车空调能致癌?近日,微博上兴起“汽车空调致癌说”,声称车内材质会释放“苯”,进而产生毒素致癌,顿时让众多车主惶恐不安。“开车时千万要先开窗通风几分钟。”“好恐怖!”“要小心啊!”“这个听起来比地沟油还可怕”……一时网上议论纷纷,还有不少网友呼喊着:“求专家辟谣!”
所幸,最后证实这纯属一场虚惊,美国癌症学会专门对此进行辟谣,汽车空调系统会散发出苯是不正确的。不过,专家建议,在热天使用车内空调时,发车先开窗仍不失为最佳做法。
辟谣空调滤清器释放苯
“进入车内不要马上打开空调,而应先打开车窗通风几分钟,然后再打开空调;原因是汽车的仪表板、沙发、空气滤清器会释放‘苯’,产生毒素而致癌。”在一篇名为《汽车的空调致癌必读》的长微博中指出,苯每平方英尺的可接受水平为50毫克。若停车在室内又窗户紧闭,则产生400-800毫克的苯;若停在户外大太阳下温度超过15.5℃,苯就上升至2000-4000毫克,超出允许量的40倍。人们只要进入车内而又车窗紧闭,将会无法避免地快速连续地吸入过量的毒素。
这消息一经网络发布,得到了大量网友转发。记者发现,这条微博实际上是译自国外网友说法,而美国癌症协会也已针对相关流言进行了专门的辟谣,果壳网也全文刊登了该癌症协会的辟谣内容。
美国癌症协会辟谣中表示,汽车空调致癌的说法系误传,而且研究发现车内的苯主要来自油料,而非流言中所说的来自于仪表板等车内组件。此外,该协会还指出,这条谣言在技术层面上存在着大量的漏洞。例如,“苯的可接受水平50毫克”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这个数据比实际的苯含量限值还要高出数百倍。而且,在讨论气体中化学物质的含量时,应用“体积”立方英尺,而非“面积”平方英尺。
“车内空调会致癌的说法太绝对了,没有任何依据,市民不必恐慌。”上海市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相关负责人夏海说,只有车辆尤其是新车使用了劣质的装饰材料,车内才可能产生苯、甲醛等有害气体。虽然这条汽车空调致癌的流言漏洞百出,但美国癌症学会指出,流言中有一个观点是可取的,那就是在热天发车时先开窗晾一会儿后再开空调。不过这与苯无关,而是因为停在太阳下,门窗紧闭的车辆会产生一种温室效应,使得车内温度比车外高出很多。开一会儿车窗可以通过气体交换来加快温度下降,这比单靠空调降温要有效,当然汽车驾驶员是需要通过汽车驾驶证考试的。
等两三分钟热气排出后再坐进去发动汽车,且不要急于关上车窗;先打开空调外循环,待车厢内外温度相近时,再关闭车窗,启用内循环。这样虽然开始时热了点,但避免了发动机启动时过大的负荷;同时空调压缩机也能很快进入到最佳工作状态,所以是最好的选择。另外,必须适时定期切换到外循环模式,让车外的新鲜空气吹进来,当然也只有汽车会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相关的进口摩托车就不会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
风冷发动机的热量主要靠气缸盖和气缸上的散热片散发,如没有这些散热片,发动机就会因过热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散热片必须保持完整,清洁,并且当摩托车用了一定时间后应冲洗,特别是雨天使用摩托车后,务必用水冲洗干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