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5208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抱紧空姐”被调侃折射了什么? 回复:2 人气:1288
发表于2012-09-24 14:22:20
昨天,微博上热传“颠簸时请你抱紧空姐”,称飞机重度颠簸时,空姐若找不到空位,可坐到旅客身上,并请对方抱紧她。许多网友调侃:“以后坐飞机,求颠簸!”是不是真有这样的规定呢?记者从国航和东航了解到,培训手册上没有这样的规定,除非是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需要旅客“抱紧空姐”。(9月21日《现代快报》) 一句“颠簸时请你抱紧空姐”,叫人想入非非,网络上引来无数不堪入目的跟贴。此行为,说轻一点,是曲解了这句话的本意;往重了说,一些带有暧昧意味的“口水”,已伤及到空姐们的人格尊严。本来是一条再正常不过的安全自救互救常识,让一些人有意或无意地解读歪了,不免令人遗憾。
乘座过飞机的朋友都知道,空姐在为乘客提供餐饮等服务的时候,是不系安全带的。而飞机飞行中,一旦遇到强气流,也会像行驶中的汽车一样,发生颠簸。如果颠簸影响到了正在服务空姐的安全,按国内有关航空公司的培训要求,空姐可先蹲下,双手抓住靠走廊的座椅扶手。而情急之下,空姐“求抱”也好,“抱人”也罢,一是来自空姐们的自救本能和“紧急避险”需要,二是来自乘客互救的道德正能量。现实情况,与一些人的暧昧想法丝毫不搭边儿。何况,为了空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有的外国航空公司早把“hold me tightly”,写入了培训手册。自可不必对国内航空公司的“抱紧空姐”大惊小怪。
由“抱紧空姐”被调侃,反映出我们的社会对生命还缺乏足够的尊重和敬畏,以致对一般的生命救助常识都不屑一顾。中国红十字总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急救知识普及人群约1000多万,应急教育的普及率仅为1%,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数字已达到了50%。在发达国家,50%以上的公民都参加过政府组织的公共安全应急救护培训。有的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还把生命救助常识纳入到了学生的学习课程。水火无情,横祸难料,但无知和盲目,远比灾难本身更可怕。
让“抱紧空姐”回归生命救助常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尽快建立政府层面的应急管理体制,增强专业应急保障能力,相关部门要把灾难、事故应急常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定期有针对性地组织演练。另一方面,以社区或有关机构为依托,社区所在医院提供专业支持,加强相关技能训练,一旦遇到火灾、车祸、洪水、地震等灾害时,使民众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自救或互救,用知识和技能续写人间生命传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