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45|回复: 6

超四成女性“性福感”不足 多避谈性爱感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6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超四成女性“性福感”不足 多避谈性爱感受

2012年09月26日04:49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由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携手默沙东日前发布了首个《中国女性性福感网络调查》结果,多数女性在两性关系中较为保守、被动,其中四成以上受访女性性福感低。
  调查发现,伴侣间的关系(尤其是两性关系)是影响家庭幸福的最重要因素,受访女性认为完美的两性关系可以很大程度促进伴侣关系、保持愉悦心情、提升工作状态。但是调查同时显示,中国女性在两性关系较为保守、被动,57.6%的女性基本不会和另一半坦诚地谈论性生活的感受或问题,近70%女性在性知识方面属于被动接受型。此外,“担心意外怀孕、男性主导避孕方式”等成为受访女性“性福感”偏低的重要原因。
  此次调查显示,在两性生活中,很多女性因为缺乏正确的避孕知识,从而担心自己会意外怀孕,并且有超过半数的女性曾经有过意外怀孕的经历。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顾向应教授认为:“未采取避孕措施或者避孕方法使用不当,是我国人工流产人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顾教授认为,随着现代女性独立性和幸福感的不断上升,对于避孕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西方发达国家,短效口服避孕药的使用率达到30%至50%。它可以让现代女性在不伤害身体的情况下,充分享受两性生活。
  与此同时,著名心理学家、情商研究专家张怡筠博士则表示:“女性应经常与伴侣沟通,坦诚地交流、相互理解是伴侣间幸福生活坚实的基础。相互理解不仅仅体现在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性福也需要两个人相互理解,才能经营出彼此满意的幸福关系。”(张晓莉)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网北京9月16日电(记者齐中熙)由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生命时报》和搜狐健康协办的“中国网民性福现状调查”日前公布。调查结果表明,若以5分制来衡量“性福”状态,只有30.5%的人打了满分。“4分”和“3分”者分别占26.4%和25.68%。也就是说,只有三成被调查者对自己的“性福”状态完全满意。

  此次调查历时1个多月,吸引了数万网民的积极参与,其中25—45岁者占83.72%。

  在本次调查中,性爱时男人的勃起硬度,也是受访者密切关注的问题,有41.98%的人对自己或伴侣的勃起硬度“不够满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郭应禄院士说:影响性爱质量和意愿的因素有很多,男性的勃起硬度是目前经科学确认的关键因素之一。

  郭应禄说,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勃起问题,几乎都能改善,但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求助渠道,鼓励其到正规医院,向专业的男科医生咨询。现在临床上有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口服药物是使用最广泛、能明显改善勃起硬度的一种。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龄单身族生理需要如何解决? 专家建议"自力更生"(1)

2011年11月11日05:30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推荐阅读
情人节遭遇黑色星期一
城市化不能“大跃进”
晒晒票贩子的新损招
父亲发帖展示90后女儿压岁钱
  都市“必剩客”:

  根据网络流传的《剩男剩女等级表》,25~27岁为“初级剩客”;28~31岁为“中级剩客”,此时属于他们的机会已经不多,又因为事业而无暇寻觅,别号“必剩客”;32~36岁为“高级剩客”,被称为“斗战剩佛”;36岁往上被尊为“齐天大剩”。对于跨越“必剩客”阶段的大龄单身男女来说,经历漫长的性待业期,他们的生理需要如何解决?在巨型光棍节前夕,三个大龄单身男女向记者敞开了心扉。

  “不会为性结婚,忍忍就过去了”

  公务员陈小姐生于1978年,还是单着的她每年都会被父母催婚,但陈小姐早就立定了心意不会走进婚姻。2005年,陈小姐和前男友分手。他们从大二起拍拖,在一起长达7年,已进入谈婚论嫁的状态,因意外怀孕陈小姐还被迫流产。但就在陈小姐把积蓄全部掏出来打算买婚房时,发现男友“劈腿”。

  受此影响,陈小姐对婚恋失去了兴趣。她决心一人生活,也很享受独身的自由自在。谈到独身女人如何解决性需要,陈小姐说分手后到今年一直没有再认识男人,更谈不上性生活。“偶尔有生理需要,忍一忍就会过去了,我觉得影响不大。”对于自己长期没有性生活,陈小姐认为对健康也没多大影响。“也许有稳定而愉悦的性生活更利身心健康,但总不能为了性而结婚吧?”

  “有隐形的固定伴侣,但不会公开”

  “我没有固定男友,但不代表我性需求无法解决!”31岁的李小姐是个白领,几年前她和前男友分手后,对外状态一直是“单身”。但李小姐说单身不一定没有固定性伴侣,她本人认识了一位离异有孩人士,两人维持良好互动,但碍于对方孩子性格处于敏感期,两人不方便结婚,也不好对外公布关系。“对外我还戴着大龄剩女的帽子,承受社会异样眼光。”

  李小姐提到,不少大龄单身人士是“伪单身”,有着相对固定的伴侣,但因各种关系选择不公开。

  “需要时找伴侣,不能一味‘吃斋’”

  有“优质男”之称的金融界人士江先生34岁,虽然父母逼婚,但他依然坚持找到自己的理想型才结婚。但江先生强调自己“不是吃斋的”,他觉得男性的生理需要如果长期憋着是会有问题的。为此他会有意选择一两个相对固定的性伴侣。江先生和她们的关系不涉及男女之情,只为解决双方的需要,“我们遵守自愿原则,没有约束和责任。”

  但这种关系是不稳定的,随时都会终止。江先生有时在社交场合遇到合眼缘的异性也会寻求一夜情的机会,当然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

(来源:广州日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声:

  “为什么认定单身就性压抑?”

  采访时,有大龄单身女性对被冠以“剩女”称号十分反感,谈到大龄单身人士如何解决性需求更是“发飙”了。她怒问:“大龄未婚未必有性压抑问题,已婚的未必没有这个问题。除了没结婚,不少剩下的人过得跟已婚人士区别不大。为什么不去关心已婚人士性生活质量高不高呢?”

  “单身生存状态应受尊重”

  今年年初,一个号称首份中国城市“剩男剩女”健康状况调查的报告出炉,报告称,“剩男剩女”长期单身,导致心理、生理问题频发,疾病隐患重重。受调查剩男剩女中有正常性行为下的固定的性伴侣仅占17.6%;自慰方式解决占31.4%,长期压制占21.6%,一夜情占9.8%,商业性活动占7.8%,用情趣用品占3.9%。有人号称“平时性欲来了就抽支烟然后就啥事儿都没了”,通过自慰宣泄的也不少。

  有大龄单身女性认为,单身或结婚只是生活状态的选择,单身不代表就是“被剩下”,也不代表就一定性压抑。社会越来越多元化,没有结婚的人有多种渠道去解决性需求,他们的生存状态应该受到尊重,而不是被认定单身就一定会性压抑。

  专家声音

  莫给大龄单身族贴贬低标签

  提倡“自力更生”释放性压力

  “用年龄来划分大龄单身男女的‘等级’,给他们贴上剩男剩女标签,是一种贬低,也没有科学依据。”广东性学专家董玉整教授、朱嘉铭教授昨天均表示,社会不应戴有色眼镜去看这部分人的生活,更不应动辄对其解决生理需要的方式乱扣道德帽子,“饱汉要知饿汉饥”。大城市青年晚婚晚育现象比较普遍。“很多人硕士、博士毕业时已过晚婚年龄。”一些人受情感经历、童年遭遇、追求自由生活等因素影响恐惧婚姻,也使大龄单身族扩大。

  董玉整认为,那种认为“单身人士不如已婚人士更‘性福’”的观点太片面。“如今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释放性压力、解决性需要的途径更多,单身不等于‘无性’。”他说,有些大龄单身人士属于“伪单身”,他们在满足性需要方面更有自主选择权,并没有陷入性压抑状态。相反,有些已婚者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在婚内获得高质量性生活。

  “大龄单身男女解决生理需要,根据条件‘各显神通’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为所欲为。”广东省性学会副会长朱嘉铭教授提醒,大龄单身族“别把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不要违法,也反对破坏他人的家庭。“我反对‘一夜情’,因为不固定性伴侣带来的问题比较多。”男科医生出身的朱嘉铭教授建议,从健康防病和保护隐私的角度出发,释放性压力首选“靠自己的双手”,推荐使用成人“性福”用品。 文/记者卢文洁、任珊珊

(来源:广州日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为观众对仿真娃娃“品头论足”。 记者 张一辰 摄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有关人性本质的话题在中国从未停歇。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国人已谈“性”色已成为历史,春宫图、性爱玉器、陶瓷裸女、版画鸳鸯秘谱等800余件历代性文物亮相于6日举行的“西安性博会”。

  此次展示包括古代性文物展、创意性文化艺术绘画展、现场人体彩绘、时尚情趣内衣秀、SM情趣歌舞、中国古代性文化图片展、性知识讲座、人体艺术摄影展等。

  近年来上海、广州、西安、昆明等地相继举办性文化博览会,“性”作为长期被中国人所讳言的话题终守得云开见明月,性文化的日趋升温使商业炒作接踵而至,昆明性博会惊现“摸奶节”、日本AV女优上海成人展大跳艳舞、重庆洋人街性公园闹剧背后无不凸显出性“热”文化“冷”的尴尬。

  1995年上海建立中国首家性文化博物馆,其馆藏文物在内地30余个城市及香港、台湾、柏林、墨尔本、鹿特丹、纽约、新加坡等地展出,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但在民众对性文化的“好奇心”褪去后,该馆黯然迁离。可见,从谈“性”色变到理性对待,民众性观念的转变之路“漫漫长其修远兮”。

  性文化博览会是在弘扬文化还是在传播色情?文化史上对艺术与色情界限的争论由来已久,时下中国人在“性”上的种种矛盾正前所未有的被捆绑在了一起,林林总总的问题,需要相关法规的支持和完善,更需要中国整体人文素质的提高。著名性学大师刘达临曾指出,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形成了一个固定观念,就是性是不能说的,是难为情之事,这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供职于西安一家文化图书公司的王女士带着16岁的女儿前来参观,她对中新网记者坦言,让中国父母对孩子谈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多数家长对性话题讳莫如深。相比之下,中国古代性教育却另辟蹊径,东汉的《白虎通》记载,当时有一种叫“辟雍”的贵族子弟学校,性教育便是其授课内容之一。

  在互联网上民众的热议还在继续延伸,微博、贴吧及社区论坛中,网友们纷纷表达自己对性博会及性文化的观点。

  “作为资深观众,我认为性博会不仅要看‘热闹’更要看‘门道’,商业应让路于文化,从而让性博会普及性知识、展示古今性文化、促进民众身心健康的作用得以发挥。”网友“淘汰郎”如是说。

  要实现中国的“性现代化”,使性文化也能堂堂正正的成为先进文化的一员,靠三两性教育工作者孤掌大旗,收效甚微。陕西省社科院学者方海韵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对幸福感的不断提高,性文化的正面传播有其特殊的重要性,性博览会为民众了解中国古代性文化和性文明开启一扇门,而如何避免充斥于其中的商业炒作则成为性博会及性文化良性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表于 2012-10-9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悄悄的进村  打枪的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无锡阿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4-7-2 10:43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