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防雷知识--雷电<BR><BR>防雷知识--雷电<BR>雷电: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在大气层中,云层间或云和地之间的电位差增大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发生猛烈放电现象(闪电)。可见,雷电的产生首先与大气层中的云有关,如层积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等,最重要的则是积雨云,气象专业书中讲的积雨云就是指雷雨云。在积雨云的生成与发展的同时,云体会带有大量电荷,一般云体上部带正电荷,中部和下部带负电荷,底部又有一部分带正电荷。当浓积云发展到积雨云阶段,其中有的区域电位梯度大到每厘米几千伏特,甚至上万伏特时,才会有闪电发生。每次放电时的电流强度平均有2万安培左右,放电时间很短,总的持续时间一般为0.2秒;个别的可达1.5秒。闪电有枝状、球状、片状、条状等多种形状,但经常见到的是枝状闪电,其平均长度是2-3公里,也有可达20-30公里的。在闪电的同时,放电的路径上空气的温度瞬息间可以增高几万度,空气因急剧增热而膨胀就会引起空气的剧烈振动、冲击、爆炸,产生强烈的雷鸣(打雷),亦称雷暴。由于光速比声速快,故先见闪电,后闻雷声。雷暴在气象学里,分锋面雷暴、气团雷暴、对流性雷暴、平流性雷暴。<BR><BR> 雷击:即受到雷电的打击。雷击,在大自然中分为两类,即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BR><BR> 直接雷击: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在雷暴活动区域内,雷云直接通过人体,建筑物或设备等对地放电所产生的电击现象。称之为直接雷击。此时雷电的主要破坏力在于电流特性而不在于放电产生的高电位。雷电击中人体、建筑物或设备时,强大的雷电流转变为热能。雷击放电的电量大约为25-100C,据此估算,雷击点的发热量大约500-2000J。该能量可以熔化50-200mm³的钢材。因此雷击电流的高温热效应将灼伤人体、引起建筑物燃烧,使设备部件熔化。在雷电流流过的通道上,物体水分热气化而激烈膨胀,产生强大的冲击性机械力。该机械力可以达到5000-6000N,因而可使人体组织、建筑物结构、设备不见等断裂破坏,从而导致人员伤亡、建筑物破坏,以及设备毁坏等。<BR ><B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