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0|回复: 11

新京报:是否恢复五一长假要看公众怎么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8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京报:是否恢复五一长假要看公众怎么说

伯通

2012年10月17日08:34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 视点
  虽然国庆“黄金周”已然过去很久了,但有关的话题还在持续。近日,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公布数据显示,近半数市民表示明年“十一”还要出门,而近八成市民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和强制推行带薪休假。(《新京报》10月16日)
  其实,自从2008年取消五一长假之后,争论就没中断过。譬如此前在微博上曾发起过“是否赞成恢复五一长假”的投票,结果完全一边倒,近90%的网友选择“赞成”。
  但与公众一边倒的支持相比,学者和专家在这个问题上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比如天津社科院的郝麦收就支持恢复五一黄金周,而以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为代表的“反对派”,则坚持认为“恢复五一长假是改革倒退”。
  其实“反对派”的声音十分理性谨慎:以往有“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并驾齐驱,不还是长假出游成灾吗?这种“全国人民统一出游”的方式,不仅将耗尽交通、旅游资源,让休闲质量直线下降,还将带来繁多的交通事故和安全隐患。同时,“反对派”在反对恢复五一长假的同时,也在呼吁应将出行模式调整为带薪休假,更有人建议对非节假日出游实行优惠。
  但这种“理性”恰恰缺少了生活经验。首先,由于春节长假是中国人雷打不动的回家团圆日,只有十一长假可以用来满足积攒一年的出行需求,如有五一长假分流,即便不能减少拥堵,也可提升幸福度。此外,更关键的是,带薪休假对于不少私企民企员工而言,还是“水中花镜中月”。至于“非节假日出游优惠”,我国景区陷入门票经济已非一日之寒,前一阵知名景区集体逆势涨价之声犹在耳边,可见理想之丰满与现实之骨感。
  最重要的是,公共政策还是需要听从公众意见,再善意的出发点,再理智的政策,如果不被绝大多数公众接受,其推行可行性乃至必要性都是值得怀疑的。通过专业的旅游、交通分析,带薪休假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眼下,对自身出行需求有更切肤之痛的公众心声,才是最不应被忽略的意见表达。
  □伯通(媒体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人日报:何以不能召回“五一”黄金周
冯海宁

2012年10月12日11:07    来源:工人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刚刚过去的黄金周,各地游客挤成了“一锅粥”,部分景区游客接待量最多时超过最佳接待量十几倍。对此,有媒体报道,全国假日办建议加快带薪休假制度落实,在不增加原有法定节假日的前提下,对“五一”假期进行调整并适度延长,形成多个假期窗口期。消息一出,便遭全国假日办否认,称未就“五一”假期调整发表意见。

  中国的黄金周假期制度始于1999年,“五一”黄金周2008年在争议中取消。面对今年“十一”的“黄金粥”,很多学者、公众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以“泄洪”。尽管全国假日办否认有关说法,但并不妨碍公众对现行假期制度表达不同意见。

  在笔者看来,现行假期制度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首先,公众休假权没有得到应有保障。之前取消“五一”黄金周的主要用意是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尽管带薪休假是好制度,但在我国全面落实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同时,还需要多个公共假期窗口以保障休假权。

  其次,景区、道路、休闲等公共资源与目前的假期制度不相适应。取消“五一”黄金周之后,探亲、旅游等多重压力集中在“十一”黄金周期间,结果只能是道路堵、景区堵甚至上厕所都堵。在带薪休假制度没有完全落实之前,如果不能多几个假期窗口期来“泄洪”,不仅公众的休假质量打了折扣,景区等资源也无法承受。

  再者,从经济角度看,整个休闲产业对GDP创造的贡献大概在1/3左右。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改革假期制度可以促进休闲产业发展以拉动内需。

  因此,改革假期制度很有必要,延长“五一”假期也值得考虑。笔者以为,如果进行新一轮假期制度改革,当以公民权利和现实国情为核心。

  公民权利方面,在假期制度的设计上,公众要有充分的参与权和表达权,而不能是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主导改革;而改革中基于现实国情的考量,要充分考虑公共资源的承受力以及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的漫长性,还有国人休假中的亲情因素等。在公共假期才能全家出游这一亲情因素,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众的扎堆出游消费。然而,即使带薪休假全面落实,由于家庭成员在不同单位,能否实现全家一起休闲也还是个未知数。就此而言,带薪休假与黄金周无疑都有其推行的必要。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八成市民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

2012年10月16日06:44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10月2日,大量的游客通过端门和午门之间进入故宫。新京报记者 陈杰 摄

  高速路堵车遛狗、长城拍照只能露半个脸……今年“十一”黄金周成了“黄金粥”。

  昨日,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显示,近半数人(46.2%)表示明年“十一”还出门,近八成市民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和强制推行带薪休假。

  调查显示,有80.2%的出游市民抱怨,最让人头疼是景区人太多;其次是堵车,有78.3%的人抱怨;第三是餐饮住宿涨价,有72.3%的人抱怨;另有67.9%的人因为火车票飞机票难买而头疼;52.7%的人抱怨黄金周出游秩序混乱,出游不安全。

  针对这些难题,79.1%的出游市民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79.1%的人建议强制推行带薪休假;53.8%的人建议中小学缩短暑假,增加春游和秋游小假期;52.7%的人建议重点景区预约游览。

  虽然人山人海的画面让人触目惊心,这次调查中仅有10%的人明确表示明年“十一”不再出游。46.2%的出游者明确表示,明年“十一”还会出门旅游;43.8%的人表示要看情况。

  明年“十一”还要出游的受访者中,97.1%的人表示,主要因为黄金周全家都休息集体出游方便;78.8%的人抱怨平时没有长假;76.5%的人表示“十一”是旅游最佳季节。

  ■ 专家说法

  景区限制客流是关键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健民认为,“五一”黄金周取消是中国假日制度改革里面重要一步,“这个改革很艰难,当时做了大量的调查。改革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后退。”若恢复“五一”长假,“两个黄金周会变成‘两锅粥’。”

  他认为,社会应该更多地监督景点的限制客流量情况。尤其是一些世界文化遗产,每天的客流量都有明确规定,如今的一日里18万人挤游故宫、10万游客在长城上蠕动的情况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这中间门票收入是违规的主要动力。”

  对于带薪休假的呼吁,王健民认为,行政事业性单位、国企和外企带薪休假施行较好,民企要差一些。而民企数量大,员工比较多。这方面还需要督促落实。同时,员工若没有享受带薪休假的权利,可以到法院和劳动仲裁部门寻求救济渠道。但近年来还没出现过企业违反带薪休假被起诉的。“员工要珍视和维护自己的权利。”(记者 蒋彦鑫 邓琦)

(来源:新京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晚报:也说说调整带薪休假 恢复五一长假
苏文洋

2012年03月29日09:40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铁道部已经出台今年清明、五一期间铁路旅客运输方案。五一小长假运输期限为4月28日至5月1日。预计五一期间,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3200万人,同比增长8.5%。其中,4月29日为客流最高峰,预计发送旅客870万人。

  自2008年减少五一休假天数以后,每年五一前人们都会热议恢复五一长假的话题。今年两会上,还有代表表示,恢复五一长假,可以产生至少5000亿元以上的消费力,将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人们渴望恢复五一长假,尤其在经过几年取消五一长假的实践之后,愈加急迫。原因无外乎从春节到国庆之间长达9个多月的时间长假“空缺”,虽然增加清明的小长假,但无法安排长途旅游休假。春节实际上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尽管是长假,但多数人也不会安排外出旅游。一年长假出游都挤压在十一期间,但是风景却是夏尽秋来,没有春光春色宜人。无论从哪方面考虑,尽快恢复五一长假,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好事。小长假不能很好地满足休闲需求,特别是长途旅游,这是不争的事实。

  有专家认为,“目前的休假制度落实不够,一旦带薪休假制度真正在全国得到普遍执行,五一黄金周是否恢复的问题或许就不是问题了。”(北京晨报3月21日)

  中国的专家——我这里是指社科类专家,不是指理工科类——有些人是“三脱离”: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政府请他们提出休假改革方案或其他社会改革方案,他们一定会给政府“瞎马骑”。听了他们的方案,搞得政府也变得“三脱离”。

  个人带薪休假为什么在中国不能很好执行?除了政府公务员和一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多数单位特别是生产企业,几乎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今天你歇假,明天他歇假,一年到头处于不是这个岗位缺人就是那个岗位缺人的状态,正常工作都难以保证,还谈什么质量?对现代化大生产来说,对现代企业来说,员工根据个人需求而不是企业需求和社会需求安排自己的带薪休假,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是要干都干,要歇都歇。

  退一步说,即使员工带薪休假制度得到落实,也难以保证一家人(按夫妻和一个孩子三口人计)可以同时休假外出旅游。而春节、十一这样的全国性同时放长假,则可以满足全家集体出游的需求。这也正是人们呼吁恢复五一长假的原因之一。

  我建议适当调整带薪休假时间,把现有的带薪休假压缩两三天,放到五一期间,既保留带薪休假,又可以恢复五一长假。为了不使个人带薪休假减少天数过多,政府还可以规定五一增加一天国家法定休假。这样的调整,对国家、集体、个人有百利而无一害。

  当初取消五一长假时,专家有一个理由是“集中放假”造成旅游景点拥挤和配套设施跟不上需求。这本来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和人们来过一次、两次就会逐渐趋向缓解和完善。事实证明,取消五一长假,反而让十一黄金周旅游景点变得更加拥挤不堪,配套设施压力更大。用“更加集中”的办法解决“集中”出现的问题,您说专家的头脑是否有点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代表委员提案吁恢复“五一”长假 维护百姓休假权

2012年03月13日03:54  于宛尼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带薪休假不能落实”、“长假促进消费”、“恢复‘五一’长假可让社会更和谐”……时隔四年,恢复“五一”黄金周的议案、提案再次在全国两会上出现。

自2008年有关部门减少“五一”休假天数以后,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有代表委员发起议案提案,要求恢复“五一”长假以形成“五一”黄金周。尽管这些经过周密调查数据真实反映民意的议案提案不被采纳,但仍有代表委员坚持不懈地强烈要求,今年则有更多代表委员加入这个行列。

全国政协委员张近东认为,十一、春节黄金周在下半年形成一个消费高峰,而延长五一黄金周将在上半年度形成一个消费高峰。“若恢复‘五一’长假,可以产生至少5000亿元以上的消费力,将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来自香港的全国人大代表范徐丽泰认为,恢复“五一”长假制度,不仅有助于拉动消费,还可以促进就业。

“人员流动数量庞大,交通拥挤,旅游产品短期内供给不足,旅游景区人满为患,也给旅游及相关企业经营活动安排带来较大困难。”这是2008年取消“五一”长假的主要原因。全国政协委员张近东和茅玉麟都认为,这些年,交通设施和商业设施明显改善,制约“五一”长假实施的因素已经消除。

然而,当初促成新假日改革方案出台的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认为,假期制度的修改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老百姓的休假权利不一定非要通过恢复“五一”长假来实现,落实带薪休假更靠谱。

不过,《小康》杂志的一份调查显示,带薪休假落实不到位,决策层的意图很难实现。中国带薪休假的软肋在私企——仅六成私企员工表示,其单位按照或高于国家现行标准执行带薪休假。而在行政机关,这一比例达到98.2%。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该比例也分别达到了97%、96.5%和95.4%。

“‘五一’黄金周不是一把‘折叠扇’。”有专家认为,应该重点考虑损害政策稳定性和持久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能被短期利益所迷惑。(记者 于宛尼)

(来源:工人日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晚报:让五一为十一分分忧吧
侯江

2012年10月09日13:14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十一长假总算过去,不知有多少人长出一口气。被堵在路上的人、正当维权被伤害了的人、到了景区买不上门票或无处如厕的人、花高价也找不到可住旅馆的人、住上了旅馆用不上热水和马桶的人、在机场取不到行李也打不到出租车的人……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应该已经回到了家、开始了工作,回到了正常生活当中。可是,政策制定者、城市管理者们,反而应该更加紧张起来,应该在下一个十一来临之前反复思考:十一重负,何以解忧?

  这一回,选择在十一出游的人们,应该说,大多数人得到了长假出游带来的愉快的享受。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会感觉到,出游更像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而且,毫无疑问,有些人在这场考验中,痛苦不堪、备受煎熬。各地旅游景点人满为患,压力过大带来的种种问题,再也不能回避。

  选择十一长假出游的人,应该说,事先都知道自己面临的有可能是一场“硬仗”。但为什么人们选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十一若不出游,几乎再无出游之日。

  早在五一黄金周被取消时,就有不少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把五一七天长假改成三天,让大多数有出行计划的人不得不同时取消自己的出行计划而统统锁定十一,势必让十一各地的旅游压强愈积愈大。有某些专家反复说,春节也是七天长假,人民群众完全可以错开时间出行。外加几个小长假的分担,十一各地的旅游压力不会增加多少。但也可能是专家不大明白,春节天寒地冻,不宜出游,且春节是中国传统中家人团聚的时节,更多人的出行是为了回到家里享受天伦之乐。另外几个小长假,说白了只比一般周末多一天,此时的出游,只能选择近处,旅游的“大动作”,必然只能锁定秋高气爽且时间充足的十一。

  作为亲自为今年的十一“添堵”的人,笔者相当怀念曾经的“五一长假”。春日出游本就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当中,多少国人打小就背老祖宗留下的春游诗词。且如今国强民富,国家的飞船上太空遨游好几回了,老百姓起码希望遍游祖国的大好河山吧!但若全国人民只能在秋天这七八日里同时“上山下乡”,不堵、不乱、不忧、不嗔才怪。

  这里再次向政策制定者们进言:让五一为十一分分忧吧,把再多些的假期给全国终年辛勤工作的劳动者们吧。劳动节的长假,不仅是给劳动者们最真诚的礼物,其实也是给期待旅游经济贡献出更多真金白银的各地管理者们的福音。最重要的,五一放长假,让人们有春日出游的可能,是让国庆节不再成为旅游井喷期的、目前看来最可行最有效的手段。F102
发表于 2012-10-1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入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说什么都是白扯!
发表于 2012-10-19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黄金周,也都天天挤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wxsunhao


    需要休息   需要生活   更要提高质量
发表于 2012-10-19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简单,恢复五一长假的同时,其它的带薪假不变,甚至还可以考虑增加其它的带薪假,例如:教师节、五四青年节、七夕节等,扩大内需搞活经济嘛!人家国外的带薪假有多少天?中国又有多少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日月更新


    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zou8623

  你好厉害啊!审核通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8 02:35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