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1.一般顾客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都看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但是却不去验证是否真的变质,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基本思路】
此题为综合分析类试题,考察考生综合分析能力。
顾客购买食品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意义认识到位,对不验证是否变质的原因、危害理解全面、辩证,提出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回答问题立意高,思路清晰,论述充分,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专家点评】
考核考生对当今食品安全这个热点的关注和思考。这道题目需要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单纯注重外在质量忽视内在本质是当下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的原因,但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增多,绝对不能单靠消费者的质量验证。
考生回答这道题目可以参考综合分析的基本思路:提出观点——分析论证——提出解决措施。顾客购买食品时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食品不安全隐患,也说明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增强,但是却不深入检验,又给食品商家以可乘之机。基于此,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在感到庆幸的同时,还要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其次,考生可以采用主体分析的方法打开思路:消费者、厂家、社会媒体和地方政府四个层面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考生也可采用主体+层面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本题考生不要把侧重点放在评价消费者身上,而是把消费者意识提高作为加强食品安全的一个方面来思考,方能打开思路。
【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事关个人、家庭、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健康稳定发展。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一般都简要看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一点值得欣慰。但是,大部分消费者都因为种种原因不深入验证真伪,使食品行业仍存在潜在危机。因此,对于这种现象应感到欣喜的时候更要强化危机意识,防微杜渐,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第一,购买食品,人们会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人们可以通过简单快捷的方式辨别食品是否过期,这种简单的辨别方式有一个基本的逻辑,即企业的合法的经营,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但是频发的食品安全却不断的引发人们对食品的担忧。
第二,很多人不去检验是否变质,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很多消费者购买食品,或许会怀疑食品的安全性,去什么地方验证食品是否合格,或许是个问号。其次,食品安全验证程序不像简单的看生产日期那样直观,简单,需要一定的检测程序,程序的复杂性让不少消费者为了几袋牛奶或者面包大费周折,认为这是既浪费时间也是浪费金钱的小事。最后维权意识淡薄,对待食品安全往往不够重视,很多消费者在受害后才想到维权。
第三,保证食品安全,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绝对不能依靠消费者的验证。首先,质监部门,工商部门,质监部门等食品相关应当加大监管力度,要形成部门合理,减少消费者对食品问题的担忧。其次,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引导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防止见利忘义的现象发生。再次,加大宣传力度,简化验证程序,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最后,通过积极宣传,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
至于消费者只关注外表忽视内在,其原因可归结为:一是消费者心理因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仍简单停留在标签等外在形式上,特别是超市内的食品,存在较强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同时,内心中存在着或许因为怕麻烦等不屑于去验证真伪的心理;二是一些防伪途径尚不畅通,消费者即使知晓食品问题,也很难为自己维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验证意识。
要想真正解决食品安全,光靠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提高是不够的,还要采取配套措施加以强化。第一,引导和规范食品行业自律,帮助企业家树立诚信意识。正如温总理所讲:企业家的身体里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第二,强化媒体、网民等的监督。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对超市食品的监督,加大曝光力度,真正让超市的食品出现在公众面前;第三,制定超市食品专卖规则,加强对超市食品系列的规范,从制度上约束超市的行为。除此之外,工商部门、卫生部门和质检部门可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超市实施监控,让超市始终保持安全意识。
2、有一个座谈会,要求发言者用自己的话进行发言,但发言者还是照着稿子读,千篇一律,快到你了,你不能在这样做,但是脱稿又不可能,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做。
【基本思路】
本题以座谈会为载体,考察考生的情景应变能力,同时,设置了一个暗含的前提:从众和照本宣科是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考生作答本题需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座谈会、千篇一律、自己态度。因此,考生需要采取的基本思路为:简要谈及对座谈会意义的理解,进而谈一下对当下座谈会中出现的千篇一律现象的认识,然后说一下应对策略。最后,谈一下如何让座谈会真正发挥其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作用的措施。
【参考答案】
座谈会是就某个话题展开自由讨论,进行集思广益,有效科学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必须做好先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资料的收集、认真思考后的具体建议以及需要谈及的问题,所以,座谈会中出现的脱稿无法继续的现象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但是,就材料中谈及的座谈会中千篇一律现象,我基本赞同,现在有些工作人员对座谈会本身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从思想上不够重视;社会上尚存在人云亦云、从众的现象,而且责不罚众的心理也一直埋在人民的心间;再者上行下效、害怕承担责任的意识仍就在不少工作人员中作怪。
如果有幸参加座谈会并有机会发言,定然会摒弃千篇一律、毫无意义的发言。作为人民的公仆,应该有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所以,即使因为特殊原因对稿件无法灵活自如的叙说,也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式应对:第一,就某个话题,前面已经很多同事谈及,在倾听的过程中必然或多或少的有自己的想法,只要将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思路,在坚持原则的范围内有条理的讲出即可;第二,离自己发言毕竟还有一段时间,这时可以趁机快速熟悉稿件,将稿件的核心思想、主要内容讲述即可;第三,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去熟悉稿件,而且还要摒弃人云亦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简要的谈一下自己的浅薄的想法或者问题,拿到座谈会中一起探讨。相信,依靠先前的阅历和经历是可以从容应对的,是可以保证座谈会的顺利召开的。
最后,将座谈会以会议纪要的形式进行总结,同时,将自己在座谈会中遇到的问题以教训的方式进行总结,以免日后在发生类似情况。
3、有一人给你单位领导和同事发了一条关于你的负面消息的短信,但又查无实据,你怎么做?
【基本思路】
本题属于简单的人际关系题。考生回答此题目需掌握人际关系的核心在于“和”,考生只要不把负面消息小题大做,或者一味的想去查出事实真相,或者到领导及同事面前去解释,而是做到“身正不怕影子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树立危机意识正是本题的关键。当然,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负面消息的出现说明自身存在急需改进的问题,考生要注意从小事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的改进和提升自己。正确处理好领导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工作与做人的关系。这样,也就基本符合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了。
【专家点评】
团结和睦、互助信任是一个团队奋发向前的基本保障。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坚持做人与做事相结合,即使出现一些负面消息也不能改变自己的为人与做事。
单位领导和同事收到我的负面消息本无可厚非,因为人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况且,这条负面消息也无凭无据,即使有依据,也不易张扬,扩大影响,这样对整个单位都不是一件好事,做事应以大局为重。
当然,出现负面消息一定程度上说明自身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反思改进。第一,继续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决不让这条负面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也要刻意去讨好同事和领导;第二,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多利用活动、座谈会、喝茶、散步等方式增强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第三,学会向领导汇报工作。可以采用书面,电话、电子邮件或者座谈交流的方式,及时的向领导汇报工作及思想状态,领导是上级,也是有丰富经验的同事。加强与领导的交流自然是培养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内容。最后,做好反思总结工作。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负面消息的出现意味着我们要具有危机意识,时刻保持警醒状态。
山东公务员面试QQ交流群:259052443
更多面试信息详见: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