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1|回复: 0

李远见:如何主导智能管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6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IDC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电信领导李远见率先提出了做智能管道的主导者。自此以来,业界关于智能管道的讨论声音不绝于耳。特别是设备商为了抢得智能管道市场先机,已经纷纷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川电信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李远见认为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未来的战略定位于智能管道主导者是一个非常精确的定位,只要做好了智能管道,就在移动互联网的格局中居于主导的地位,就具有市场的话语权和号召力,同样也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李远见还提出IDC行业大多数都还以服务器租用和服务器托管等形式来盈利,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行业也应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李远见认为智能管道应该具有网络的调配能力,而如今的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不同的时间,网络中用户是变化的,这也就造成有时网络压力大,有时网络闲置。能不能及时、智能、科学地进行网络资源的调度,保证需要网络的地区有更多的资源供应,不需要的地方进行休眠,以节省能源。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也是电信运营商必须做好的。
  四川电信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李远见主见多业务的接入和管理。一直以来,电信业务不过是语音、短信和流量,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业务,这些业务都是各自发展,没有统一的管理与计费平台,无法进行综合管理。一个强大的管理平台出现,可以整合各种业务,帮助各种业务形成赢利能力。这对于所有的应用开发者都有价值,运营商也可以从中取得管理收入。
  综合计费能力。计费和收费平台是电信运营商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一个产业能否发展的重要保证。媒体业长期发展很慢,很大程度就是因为缺乏计费和管理平台,只能依靠广告收入,产品的市场空间小,盈收能力差。李远见曾在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希望建立起一个收费平台,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因为没办法力量建设,只能依靠免费的模式。今天中国互联网产业年收入不超过千亿,四川电信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李远见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计费能力的缺乏。电信业本身就有计费系统,未来手机支付很多可以整合到电信的平台中,这为计费服务,以及自身发展带来了机会。
  智能终端感应平台的建立。今天的终端已经远不是一个通信工具或是交流的工具,大量的感应器被内置在智能终端中,已经有重力感应、定位等,未来红外、温度、动态甚至是辐射感应都会出现在手机中,这些感应器的信息可以通过终端传递出去。李远见认为它是一个重要的商业资源,有能力整合这些资源的只有电信运营商,能不能把这些感应器的信息都收集、整合到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中,分享给不同的用户。这也是未来运营商可以下大力气做的大事。
  用户的管理。今天的用户管理还是分散的,不成体系的,至于用户的使用习惯、偏好、需求更无从知道。智能手机用户面对不仅是通信、社交,同时还有大量的商务应用,其中用户行为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存在的问题,也有助于更好的产品销售和服务。
  四川电信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李远见提倡全新客户支撑体系。李远见认为传统的客户服务体系只是营业厅和客服电话,后来虽然有网厅,但是它的功能还是较弱。3G时代,客户服务怎么办?需要哪些能力来支撑?原来的手段是否能满足需要?我们现在用户都有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曾经的PC,那么它本身能否成为一个服务支持的平台,通过智能手机本身提供服务?
  虽然智能提速只是智能管道的雏形,但是四川电信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李远见却迈出了运营商转型为智能管道主导者的第一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4-6-16 03:44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