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19|回复: 60

学者反对延迟退休年龄:70%中国人工作不到65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0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者反对延迟退休年龄:70%中国人工作不到65岁

扫描到手机


关闭


2013年08月20日07:1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反对延迟退休年龄,最基本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人70%都不可能工作到65岁。二是今后对于中国,压力最大的是就业问题。
  唐钧
  报载:“清华提养老改革方案:2030年退休年龄延至65岁”。在网上找到“清华方案”,细细拜读,其实这个方案中的主体部分,亦即“国民基础养老金+个人储蓄养老金”所谓“二元制”的设计,我是基本赞同的。当然其中有些细节,还可以再讨论。但是,遗憾的是,其中的第五部分“提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再次提出从2015年开始,先女后男,到2030年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延迟到65岁。于是就有了以上所说的媒体文章的标题,将公众的注意力再次吸引到延迟退休年龄上。
  记得在6月底,媒体传出消息:“由于就业压力等多重原因,人社部已经搁置延迟退休的思路,仅仅从研究着手,进行学术探讨。”这个说法让公众在“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上松了一口气。但是,一个月以后,媒体上再次出现了“最优退休年龄64.14岁”的说法,来源是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实验室。几天后,又有媒体登出“推迟5年退休能增加3600亿养老金收入”的长篇报道,据记者说,以上数字又是“根据专家预测”得出的。进入8月,人社部领导们几次谈到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然后我们就在媒体上见到了“清华方案”。当然,按媒体报道中的说法:“据了解,来自社科院、人大、清华、武大等院校的多个专家团队参与制定了多套改革备选方案,将提交有关部门讨论。”
  从社会政策的理论看,对于政策方案的最终选择,归根结底是一个政治抉择。因此,十分重要的是,既要考虑经济理性,也要考虑人文关怀。这就是说,保险精算是养老保险方案的基础,但不是唯一的依据。决策还必须考虑“国情”,亦即在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大环境中,这个方案是否行得通。如果一个政策动议被大多数人所反对,那就需要反思这个动议的目标和动机是否有问题。
  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简言之,最基本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人,无论男女,70%都不可能工作到65岁。一般而言,女的到40岁,男的到50岁,就会进入就业困难期。二是今后对于中国,压力最大的是就业问题,如果大龄劳动力不退出劳动力市场,青年人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当然,如果能够保证每个在岗的职工都可以踏踏实实地干到65岁,年老体弱者工作单位都会给予适当的照顾,万一失业也会有失业保险托底;同时,青年人就业不会因此而受影响,劳动力市场有足够的就业岗位容纳他们,或者社会上能够有足够的创业机会—延迟退休年龄我们何乐而不为?
  否则的话,给一个忠告:免谈延迟退休年龄。因为大龄劳动力会因为就业、收入的不稳定同时还要缴纳养老保险费而心生怨恨,青年劳动力则会因为就业机会缺乏同时体面的工作更难觅而满腹愤懑。显而易见,这会超出经济社会的范畴,形成政治问题,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乃至动荡,其实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看了“清华方案”,我对其中一些作为政策方案设计支撑的数据也提出一些质疑:
  其一,“清华方案”有个没有明说的假设,就是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不能超过15年。方案中的表述:“根据精算原理,在平均寿命75岁的条件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应为60岁,约在2030年中国人均寿命可能达到80岁,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将为65岁。”这个“精算原理”恐怕是研究者自己假设的一个条件吧?究竟有什么根据?
  其二,“清华方案”中提出,“约在2030年中国人均寿命可能达到80岁”,有什么根据?国家统计局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4.83岁,到2030年还有17年,每3~4年人均预期寿命就可以长一岁?人均预期寿命其实越是接近峰值提高越慢。从2011年的统计数据看,80岁差不多是目前发达国家人均预期寿命的均值,但美国目前只有78.37岁,韩国只有79.05岁;同时,男性要比女性低5~7岁,也就是说,平均在73~75岁左右。
  其三,“清华方案”提出: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一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两年。也许设计者没有考虑到这里有一个历史的“纠结”。1965年出生的女性,2005年时正值40岁;1960年出生的男性,2005年时正好45岁,他们都赶上了“转制并轨”的末班车。本来苦挨10~15年可以拿到退休金,如果又要推迟一年,同时还要再缴社会保险费,想过他们的感受吗?
  总而言之,延迟退休年龄是一件涉及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慎重考虑。为什么在提交改革方案的专家队伍中,没有一个组合是反对延迟退休的呢?这能称得上充分征求意见吗?建议人社部找一些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专家学者(这样的学者恐怕并不难找),让他们也出改革方案,会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呢?
  最后,要说明一点,笔者认为,在“清华方案”中,“延迟退休年龄”与“二元制”养老金方案是可以分开的。媒体切忌玩“标题党”,别让“延迟退休年龄”坏了“清华方案”这锅好汤。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http://business.sohu.com/20130820/n384569878.shtml business.sohu.com false 中国经济周刊
http://www.ceweekly.cn/html/Article/201308194489642299.html report 2312 反对延迟退休年龄,最基本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人70%都不可能工作到65岁。二是今后对于中国,压力最大的是就业问题。唐钧报载:“清华提养老改革方案:2030年退休


(责任编辑:尹守革)
发表于 2013-8-2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人为本 建设和谐社会 应该提前退休年龄!
发表于 2013-8-20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这是一个伪命题。公民退休与退休后的生活是两个概念。在退休前,是为了生计而努力,退休后,多数是为了兴趣而工作。不能因为一些人退休后还有工作能力(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就作为推迟退休的理由。其实,对于脑力劳动来说,脱离了现职,给自己的创造开创更大的空间,对自己和企业都是有好处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wxsunhao


    同意老头的高见。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人为本 建设和谐社会 应该提前退休年龄!
西溪 发表于 2013-8-20 09:16


提前退休年龄!    哈哈 很好的想法 我支持!
发表于 2013-8-21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才是根本。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rosysky


    同意提高退休人员的待遇和社会福利!
发表于 2013-8-2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做客人民网,详解清华版养老改革方案并建议
分步取消养老双轨制
到2030年65岁领养老金

2013年08月21日03:23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本报北京8月20日电  (李慧)清华大学养老改革体制方案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提出到2030年延迟至65岁领取养老金,并建议分步取消养老双轨制。

  今年是我国养老金顶层设计年。杨燕绥认为,首先要建立国民基础养老金,就是所有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的人都能得到一份保证基本生活开支的养老金,“要和当地上年度居民实际消费支出挂钩,设计一个中央统筹的国民基础养老金,这是一个大整合,一个大范围的双轨制的合并问题。”

  到2035年,中国将进入超级老龄社会,这意味着两个劳动人口就要供养一个老人,“必须从现在开始做好准备,建议到2030年,延至65岁领取养老金。”杨燕绥表示,这是按照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统计得出的一个测算结果。这个结果可以作为政府决定政策时的一个依据。另外,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和退休年龄这不是一回事,是两个概念。我们过去是单一的一刀切,随着老龄化,这个问题可以分开处理。

  劳动力市场上的岗位是否像上课时教室里那50张椅子,就那么多?老年人如果不走,年轻人就没有地方坐?杨燕绥认为这是一个非理性、非经济学的概念,大学生、年轻人的就业还是取决于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养老服务业。老年人口贡献和红利,这是良性的,也是必须的。

  养老双轨制,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对于网友提出将公务员的养老标准降下来,和社保退休人员一样的标准来领取退休金的建议,杨燕绥认为,让所有人的基础养老金像公务员这样,到时候按时就能发放是对的。但是,国民基础养老金和什么挂钩?公务员是和自己退休前的工资挂钩,那显然不合理。和社会平均工资挂钩,也不合理。我们认为和上年度消费支出挂钩更好。

  “现在中国这次顶层设计是有两条路可走的。一条路就是只解决一下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把企业的提高一点,机关的先不动,还保留这个大双轨制。这是一个小步走。我们的方案是大步走,整个国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把这个规划做出来,前瞻一点,让老百姓都明白,然后我们再分步实施。”杨燕绥说:“国民基础养老金解决吃饭,个人账户解决改善,大家也觉得公平了,但是现在可能比较困难,只能迈一小步。”

  在提到解决农村老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时,杨燕绥说,我国的国民基础养老金是贯彻十八大报告的精神,进行城乡整合。如果农民能够按上年度实际支出的40%到60%获得养老补贴,加上宅基地的自留菜地,再加上自己有房子,农民生活是能保证的。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21日 14 版)






延伸阅读:清华专家团队公布养老体制改革方案 建议65岁领取养老金
新京报:城乡养老并轨资金来源不是问题
人社部:养老保险最终取消“双轨制”
西安晚报:多元化养老体制应永远“年轻”
养老金双轨制短期废除不了吗?
中国青年报:实施延迟退休前应解决养老金双轨制
分享到: 9(责编:刘军涛、段欣毅)
发表于 2013-8-21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解读养老改革方案:延迟领养老金不等于延迟退休

2013年08月21日00:02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养老体制改革方案设计者之一杨燕绥
人民网北京8月21日电(刘茸)“到2035年,中国就进入超级老龄社会,意味着每两个劳动人口就要供养一个老人,各个国家在进入这个时点之前必须做好准备。所以,我们才从现在开始提出延迟领取养老金。”清华大学养老改革体制方案的起草者之一、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今日做客人民网时表示,实际上我们谈的延迟领取养老金,并非延迟退休。>>点击进入访谈页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对外界承认,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并将在适当的时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据悉,包括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多家社保研究机构和高校已经着手制定养老改革备选方案,其中起步较早的清华大学在8月12日率先拿出了一套方案,并通过人民网公开征集意见。其中“从2015年开始逐步延迟领取养老金,2030年之前完成男女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的内容立即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清华大学养老金改革方案涉及八大问题

作为方案主要起草者的杨燕绥指出,养老体制改革涉及人口结构、就业状况、人口收入、缴费基数、制度结构、管理办法、投资收益、经济系数、决策机制等多个横跨极大范围领域的问题,“不是算一笔账就能解决的”,而是一项非常系统的社会政策。

因此,清华大学养老金改革方案总共包含了八个部分,涵盖国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税、居民档案、领取年龄、困难群体就业、账户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并轨等内容。

“这套方案的特点是全面。” 杨燕绥说,“我们从制度设计、钱怎么来、怎么管、怎么发放,一直到居民档案信息系统、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遗留问题、空帐、机关事业单位、领取养老金年龄,八个问题整合,起码在我脑子里就是一盘棋。但是究竟哪一问题能被本届政府采纳,我不知道。我们的目的是促使大家来讨论,社会政策还是得多数人理解,争议可能能推动政府把问题看得长远一点。如果不这样推动,政府可能就解决三年五年的事,经全社会推动,可能会想十年八年二十年以后的事。”



    养老改革追踪: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方案最迟年底即可完成

    养老金改革为何停滞:事业单位试点产生抵触恐慌

    事业单位养老改革试点5年追访:多数纹丝未动

    养老改革方案有望年内出台 双轨制系核心难点

    人社部:正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



    专家解读:

    清华专家团队公布养老体制改革方案 建议65岁领取养老金

    社科院学者反对延迟退休:70%中国人工作不到65岁

    社科院专家:延迟退休年龄“清华方案”有硬伤

    专家:养老并轨最大瓶颈为机关人员担心待遇降低

    社科院专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各省支出差异大



    媒体评论:

    郑州日报:养老金并轨要打破“单位人”概念

    光明日报:养老金并轨不能总在“嘴上”

    科技日报:养老金“并轨”不能只有“大方向”

    广州日报:“统筹+保值”方可夯实养老金账户

    拉美镜鉴:中国养老改革不仅是“并轨”





养老改革当有“共同方向”
【1】【2】【3】


延伸阅读:社科院学者反对延迟退休年龄:“清华方案”有硬伤
清华专家团队公布养老体制改革方案 建议65岁领取养老金
每月74元的养老金能养老吗?
用养老金明晰账说服“延迟退休”
人社部正在调研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 方案确定后将公布
辽宁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八连涨 月人均增200元
分享到: 23(责编:曹昆、赵纲)
发表于 2013-8-21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解读养老改革方案:延迟领养老金不等于延迟退休
2013年08月21日00:02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url=]分享[/url]推荐           字号 分享到...
  • 分享到人人
  • 分享到QQ空间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养老体制改革方案设计者之一杨燕绥

人民网北京8月21日电(刘茸)“到2035年,中国就进入超级老龄社会,意味着每两个劳动人口就要供养一个老人,各个国家在进入这个时点之前必须做好准备。所以,我们才从现在开始提出延迟领取养老金。”清华大学养老改革体制方案的起草者之一、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今日做客人民网时表示,实际上我们谈的延迟领取养老金,并非延迟退休。>>点击进入访谈页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对外界承认,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并将在适当的时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据悉,包括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多家社保研究机构和高校已经着手制定养老改革备选方案,其中起步较早的清华大学在8月12日率先拿出了一套方案,并通过人民网公开征集意见。其中“从2015年开始逐步延迟领取养老金,2030年之前完成男女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的内容立即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清华大学养老金改革方案涉及八大问题

作为方案主要起草者的杨燕绥指出,养老体制改革涉及人口结构、就业状况、人口收入、缴费基数、制度结构、管理办法、投资收益、经济系数、决策机制等多个横跨极大范围领域的问题,“不是算一笔账就能解决的”,而是一项非常系统的社会政策。

因此,清华大学养老金改革方案总共包含了八个部分,涵盖国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税、居民档案、领取年龄、困难群体就业、账户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并轨等内容。

“这套方案的特点是全面。” 杨燕绥说,“我们从制度设计、钱怎么来、怎么管、怎么发放,一直到居民档案信息系统、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遗留问题、空帐、机关事业单位、领取养老金年龄,八个问题整合,起码在我脑子里就是一盘棋。但是究竟哪一问题能被本届政府采纳,我不知道。我们的目的是促使大家来讨论,社会政策还是得多数人理解,争议可能能推动政府把问题看得长远一点。如果不这样推动,政府可能就解决三年五年的事,经全社会推动,可能会想十年八年二十年以后的事。”


    养老改革追踪: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方案最迟年底即可完成

    养老金改革为何停滞:事业单位试点产生抵触恐慌

    事业单位养老改革试点5年追访:多数纹丝未动

    养老改革方案有望年内出台 双轨制系核心难点

    人社部:正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

    专家解读:

    清华专家团队公布养老体制改革方案 建议65岁领取养老金

    社科院学者反对延迟退休:70%中国人工作不到65岁

    社科院专家:延迟退休年龄“清华方案”有硬伤

    专家:养老并轨最大瓶颈为机关人员担心待遇降低

    社科院专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各省支出差异大

    媒体评论:

    郑州日报:养老金并轨要打破“单位人”概念

    光明日报:养老金并轨不能总在“嘴上”

    科技日报:养老金“并轨”不能只有“大方向”

    广州日报:“统筹+保值”方可夯实养老金账户

    拉美镜鉴:中国养老改革不仅是“并轨”


【1】【2】【3】


延伸阅读:


分享到: 23
(责编:曹昆、赵纲)
发表于 2013-8-21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解读养老改革方案:延迟领养老金不等于延迟退休【2】

2013年08月21日00:02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养老体制改革方案设计者之一杨燕绥
延迟领养老金 但可以提前退休

根据此前公布,清华大学方案认为,根据精算原理,在平均寿命75岁的条件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应为60岁,而2030年前后中国人均寿命或达到80岁,领取养老金的年龄相应提高到65岁。

目前我国男性职工60岁退休,女性职工50岁退休(女性干部55岁退休),艰苦岗位男性55岁、女性45岁退休,均从退休时起领取养老金。清华大学方案对延迟领取养老金的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第二,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艰苦岗位的男女职工可以提前10年领取养老金。

“我看很多媒体说要延迟退休,但实际上我们谈的是延迟领取养老金,这里需要澄清几个问题。” 杨燕绥说,首先是中国将从2035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两个劳动人口就要供养一个老人,在这种负担极其沉重的局面之前必须预先做好准备,而清华大学方案的时点安排是根据人口统计老龄化速度测算出来的。她同时也强调,“这个结果可以作为政府决定政策的一个依据,但它不一定就是政策,学者只能给出一个测算的依据。”

第二个问题则是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退出劳动市场和领取养老金的时间点可以分开,而我国此前是当做一回事处理。以美国为例,它实行的401K计划(401k计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种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完全基金式的养老保险制度, 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美国诸多雇主首选的社会保障计划。适用于私人盈利性公司。)用于弥补全体人口59岁半到70岁半期间的养老开支,同时也是一项拉动消费的措施,而政府养老金的领取年龄是65岁开始,正好处于401K计划的中间时点。

“但是在(美国)领取养老金之前你可以自己安排提前退出劳动力市场,因为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真的不应该一刀切,每个人身体状况、学历状况、家庭状况等都不一样,所以具体时间可以自己来安排。”杨燕绥表示,只要在连续缴税或缴费年限上进行必要的规定,同时做好账户的管理,领取养老金的时间问题完全不影响正常退休。

而针对有网友提出的“平均寿命80岁,我就活到70岁怎么办”的问题,杨燕绥表示,清华方案的一个重点是将国民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分开,基础养老金与当地年度消费支出挂钩,

是“保证吃饭”的钱,缴费比例和返还数额都不算很高,个人账户里则包含个人和企业缴纳的费用,这一部分用来改善生活,即使个人去世也可以留给家人,是不会消失的。
发表于 2013-8-21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解读养老改革方案:延迟领养老金不等于延迟退休【3】

2013年08月21日00:02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养老体制改革方案设计者之一杨燕绥
机关事业单位:前台不动后台动

而对于养老体制改革的另一个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杨燕绥表示,给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做出的安排是“前台不动后台动”,即小步降低退休金中国家支付的比例,用个人储蓄补足,但先保证总额不动。

“假如从2016年开始,退休金降一个点,退休金原来是自己退休前工资的80%,降了以后变成79%,差那一点怎么办?个人储蓄。为什么职工储蓄、机关不储蓄呢?全世界公务员养老金都三分法,自己存点,政府给点,市场投资,目前没有光拿纳税人钱领养老金的国家了。所以,机关事业单位的人自己也要存养老金,自己存点,市场收益进来,这样来替代。” 杨燕绥说,用这个方法,以职工个人贡献来保证养老金仍能达到退休前的工资比例,而不是用纳税人的钱,最终用20多年实现财务上的缓冲、转移,即所谓的“前台不动后台转”。

至于为何不使用一些人呼声很高的“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纳入社会保险”的方案,杨燕绥解释说,是因为社会保险目前现收现付,偿付能力非常有限,直接纳入无法消化。“涉及多数人的重大社会政策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绝不可能短平快。靠短平快,不成熟不科学的改革,政府虽然搞出一点业绩,过几年又要重来,成本是很高的。”

至于这套方案的最终目标,杨燕绥说,是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公平全覆盖:纳税人多一点,不纳税人少一点。公共品不能有差距,有差距也应是根据纳税多少来有所区别。
发表于 2013-8-2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养老金为啥不公平? 原创于: 2013-02-21 09:11:04

标签: 养老金,不公平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人民网近日推出的2013年最受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显示,96%的网民对养老金的上调幅度非常不满意;98%网民认为废除企事业单位退休金双轨制的条件已经成熟。而在是否支持弹性退休年龄的调查中,超过8成的网民表示支持。(来源2月20日人民网)



所谓双轨制是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不用缴纳养老金,企业职工则需要自行缴纳养老金的制度。“养老金双轨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公众关注。“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它是指对企业退休职工实行基本养老金制度,而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行退休金制度。人们不明白:退休金应该是政府给予公民的一种福利,同样工作数十年,为什么在养老待遇上有这么大差别?


有报道说,企业养老金连续9年上涨替代率不及公务员一半。这个事太不公平了。


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一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该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公务员法第十四章对公务员退休制度有了专章规定, 规定了公务员退休的两种形式:强制性退休和自愿提前退休,并规定了自愿提前退休的条件。此外,还规定公务员退休后应享有国家规定的待遇。




近来,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16.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于职工养老保险问题提到‘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十二五”期末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对于公务员养老保险问题提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推进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另外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是‘提高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健全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从《意见》中看不出有废止退休双轨制的意思.


养老金不公平的根源到底在哪?我们从社会保险法、公务员法以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来看,双轨制的问题不是说废止就能废止的,造成这种现象我觉得不是我们的改革不够彻底,而是制度的设计没有考虑到全面,也就是说在制度上就有了不公平的屏障。


虽然涨了企业职工退休金,而事实上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也在涨。要想废止双轨制,必须要调整有影响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相关法律条款,同时需要公平的制度设计和法律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依法有序地推进和解决。
发表于 2013-8-2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养老金为啥不公平?
标签: 养老金,不公平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人民网近日推出的2013年最受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显示,96%的网民对养老金的上调幅度非常不满意;98%网民认为废除企事业单位退休金双轨制的条件已经成熟。而在是否支持弹性退休年龄的调查中,超过8成的网民表示支持。(来源2月20日人民网)



所谓双轨制是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不用缴纳养老金,企业职工则需要自行缴纳养老金的制度。“养老金双轨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公众关注。“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它是指对企业退休职工实行基本养老金制度,而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行退休金制度。人们不明白:退休金应该是政府给予公民的一种福利,同样工作数十年,为什么在养老待遇上有这么大差别?


有报道说,企业养老金连续9年上涨替代率不及公务员一半。这个事太不公平了。


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一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该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公务员法第十四章对公务员退休制度有了专章规定, 规定了公务员退休的两种形式:强制性退休和自愿提前退休,并规定了自愿提前退休的条件。此外,还规定公务员退休后应享有国家规定的待遇。




近来,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16.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于职工养老保险问题提到‘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十二五”期末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对于公务员养老保险问题提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推进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另外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是‘提高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健全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从《意见》中看不出有废止退休双轨制的意思.


养老金不公平的根源到底在哪?我们从社会保险法、公务员法以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来看,双轨制的问题不是说废止就能废止的,造成这种现象我觉得不是我们的改革不够彻底,而是制度的设计没有考虑到全面,也就是说在制度上就有了不公平的屏障。


虽然涨了企业职工退休金,而事实上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也在涨。要想废止双轨制,必须要调整有影响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相关法律条款,同时需要公平的制度设计和法律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依法有序地推进和解决。
发表于 2013-8-21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延迟退休趋势不可逆转? 原创于: 2013-08-16 14:05:23

标签:


【导语】其实所谓延迟退休的问题,这几年已经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巨大争议,争议的双方基本固定在绝大多数工薪阶层劳动者的反对,与少数来自官方立场及学术研究机构的支持,专家一句“从长远来看,实行延迟退休的趋势不可逆转。”,其实都是昧着良心信口雌黄,除非他们真的对中国社会状态一无所知。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  



帝国良民
前不久,所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特约研究员孙永勇等人煞有介事的提出,通过模型计算可知,在个人效用最大值处,退休年龄与参加工作年龄、死亡年龄、名义利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将上述三个数据代入到公式中计算,得出最优退休年龄为64.14岁。并声称“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一般为60岁,明显低于这一模型计算的一般状态下的大多群体的最优退休年龄,这表明,延迟退休年龄似乎应该成为一种趋势。”。所谓趋势之说,其实谁都知道是官办的学术机构里的所谓专家们处心积虑臆想出来的应景之作,应的什么景?也就是政府极力试图推进的用延迟退休方式,来掠夺劳动者利益,以填补社保亏空。

  无独有偶,讲到延迟退休成了“趋势”之学术谬论,据8月13日的中国经济网报道,来自社科院、人大、清华、武大等院校的多个专家团队参与制定了多套延迟退休改革备选方案,按要求在7月底提交了有关部门讨论。其中包括8月12日,清华大学提出的养老体制改革方案率先在人民网上公开。方案提出,从2015年开始实施有步骤的延迟退休计划,2030年之前完成男、女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的目标。而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农村保险研究所所长庹国柱也煞有介事的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长远来看,实行延迟退休的趋势不可逆转。”

  专家一句“从长远来看,实行延迟退休的趋势不可逆转。”,其实都是昧着良心信口雌黄,除非他们真的对中国社会状态一无所知,他们其实不过是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学术研究任务,而这个任务唯一的要求就是想方设法的以学术的名义来证明延迟退休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于是乎我们看到清华大学提出的方案中认为,根据精算原理,在平均寿命75岁的条件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应为60岁,约在2030年中国人均寿命可能达到80岁,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将为65岁。目前我国男性职工60岁退休,女性职工50岁退休,艰苦岗位45岁退休,提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势在必行,由此引领国民推迟退休。最终达到在未来15年的时间里,女性职工和居民的退休年龄将延长15年,男性职工将延长5年的目标。

  其实看了那么多大学学术机构或其它研究机构提出的延迟退休备选方案,实在看不出丝毫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专业精神,都在挖空心思的替上级部门杜撰如何延迟退休的理论,几乎都是一边倒的鼓吹延迟退休的“积极”因素和社会利好,甚至为此还祭出了什么计算公式、函数关系,以论证让劳动者延迟退休的科学性和必然性,一副伪知识分子哈巴狗形象,御用文人的嘴脸暴露无遗。我就不明白,一个涉及到重大民生问题的学术研究,这些中国顶级的大学或学术研究机构,以及那些所谓的专家们,为什么就不能多方面、多角度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更符合实际的学术成果或研究方案呢?比如延迟退休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比如延迟退休对中国就业之负面影响,比如中国劳动者的结构与西方发达
家对比,比如延迟退休与中国人预期寿命及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比如目前的退休双轨制如何改革等等等,有太多的矛盾和疑惑,可以被研究、被提出来,如果研究的结果,确实是利大于弊,老百姓无话可说,至少是大多数国民愿意延迟退休,但显然诸多媒体和机构无数次的调查抽样已经表明,绝大多数劳动者坚决反对延迟退休,如果强制推进,必将影响到整个民生和大多数群众的利益,甚至加剧社会的分化,这些习惯胡说八道的御用专家教授们将成为学术史上的笑柄。

  其实所谓延迟退休的问题,这几年已经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巨大争议,争议的双方基本固定在绝大多数工薪阶层劳动者的反对,与少数来自官方立场及学术研究机构的支持,尤其在中国被广泛质疑的存在巨大不公平的退休“双轨制”尚未废除或改革前,来自双轨制获益一方(政府官员与事业单位、包括那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授们)人员和学术机构不断推出的所谓倡导延迟退休方案,显然本身就存在制度性的天然缺陷,这就象吸血者制定方案要求被吸血者提供更多的血一个道理,在退休双轨制没有废除前,任何谈论延迟退休的方案都是不道德的,甚至是不人性的。

  而现在普遍的共识就是延迟退休唯一的目的就是解决政府的养老金缺口,换句话说,就是政府不愿意为自己过去计划经济时亏欠占用现有大多数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买单,而试图通过延迟退休,让现在的劳动者付出更多的劳动来弥补亏空,讲得难听点,就是通过掠夺压榨劳动者超额血汗,来逃避政府应有的责任。我们的父辈在工作的计划经济年代被政府承诺养老,所以不存在交养老保险一说,所有的劳动付出都被衽低工资制度下被政府统一管理了。现在市场经济了,政府能说对那些曾经付出劳动的老人们存在的养老金缺口熟视无睹吗?显然这种思维同样是不道德的,更是不负责任的,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税收年年大幅增长的政府有义务、也有责任承担起现有退休职工的养老缺口,而不是穷奢极欲的进行“三公”消费,毫无节制的修建豪华楼堂馆所。总不能“三公”享受不断有钱,一说到职工养老,就入不敷出了吧?

  我们退一万步说,就算延迟退休的结果是劳动一辈子,交一辈子养老金,快死了再退休是为国家减轻负担做贡献,就算中国未富先老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事实上现实告诉我们,现在的就业形势相当的严峻,严峻到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严重到大学生要与农民工抢饭碗。统计表明现在中国劳动力是有史以来最多的时候,中国远没有到劳动力不够的时候,有清醒的专家也指出,中国将来的第一大问题是解决就业,之后才是考虑养老。试问让那些占中国劳动力70%以上的蓝领们有气无力的勉强工作到65岁,而那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却等不到腾出来的工作岗位,这个社会能合理吗?领导们、专家们固然希望延迟退休甚至工作到死,那是他们一向觉悟太高,不过请放过绝大多数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可不想在专家们“延迟退休的趋势不可逆转”的屁话中聊此一生。

  所以还是建议那些来自社科院、人大、清华、武大等院校的御用专家团队的砖家叫兽们吃饱了少胡扯什么“延迟退休的趋势不可逆转”的废话,多研究一下如何废除退休双轨制这些不公平的体制,大家都站在一个公平公正的利益起跑线上了,自然也就不会犯站着说话不腰痛的老毛病了。
发表于 2013-8-21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提前退休
发表于 2013-8-21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争议】73岁退休老者对“延迟退休”有何高见? 回复:28  人气:12764  发表于2013-08-21 08:52:08   见了许多讨论《延迟退休》的文章,我也谈谈我的看法;




    许多文章在讨论《延迟退休》时都大谈特谈《退休劳保双轨制的问题》对其进行了批判,我认为这这种批判是对的,退休劳保双轨制必须解决。

  不过但这与退休年龄是2个概念。我们是在讨论延迟退休的问题,不是在讨论双轨制,《双轨制》的错误不能推导出退休年龄应该是多大。



    我就是退休工人、今年73.我经常与 老年人在一起玩。老年人在60退休后,回聘或另外打工的人比例相当大,这说明什么呢?是愿意退休还是不愿意退休呢?还是为了多拿一份钱要早日退休呢?

   

    我有一位朋友叫任永林,我们在一起工作,那年矿上提倡早退休,他大约在50多岁时就退了,以后做小买卖,挣了不少钱。可是等到我退休后,他发现他的退休金比我少多了,于是他大骂我们的党。请问这是什么心态??

   
   凡事都应该就事论事,不能凭自己的好恶下结论。那么延长退休时间对谁有好处呢?
    当然、首先对国家有好处,这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对工薪阶层有害吗?现在人的体质都很好,我身边的退休老人,有的都70了,还去打工去应聘。能在班上干活,有人给自己交社保基金,以后有更高的退休费有什么不好的呢?
   
  那么对谁不利?拼命反对的呢?
   
   首先是老板(资本),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我们看老板对每一个员工都要交三金、五金的。员工退休后、如果需要可以重聘,那时、三金五金就不用交了。
   
   其次是大批的自由职业者,小业主。他们的退休基金是自己交的。多交一年,自己就损失一年的费用,这里一进一出、损失是不小的。
   
    另外,我们还要看到一点,那就是不延长退休年龄的危害----对工人阶级 的危害,对打工者的危害。
   我们知道工作岗位是有限的,大批健壮的退休员工的存在是对年轻人找工作造成危害。这个道理很简单,大批不要交三金、五金,工资相对又很低的劳动力,自然是老板的首选。


      讨论问题要实事求是,不要凭着自己的厌恶而信口开河。动不动就以弱势群体自居。老板(资本),大批的自由职业者,小业主是弱势群体吗??


     有一篇《延迟退休受伤害最大的是谁?》的文章说:
“实际上,延迟退休最受伤害的,是数以亿计的低收入群体,他们进入50岁之后,即使再苦再累超时打工也不足以养家糊口,他们最希望按时退休领到退休金,好维持生计。"
   这句话、就是信口开河。什么叫《进入50岁之后,即使再苦再累超时打工也不足以养家糊口,》50岁还不到退休年龄,干什么退休啊?哪里来个《再苦再累超时打工也不足以养家糊口,》啊??


   最后还要指出,能上网批判、评论的退休老人不多。我注意到现在占据网上论坛的多半是有产者与自由职业者。当然也有一些工薪阶层。前者当然全力反对延长退休年龄。而后者、我以为他们是不会反对的,因为我实在看不出 延长退休年龄,对他们有什么害处。


  我的博文写完后,又见了一篇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文章,这篇文章写得有水平,其中有这么一段:


《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简言之,最基本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人,无论男女,70%都不可能工作到65岁。一般而言,女的到40岁,男的到50岁,就会进入就业困难期。二是今后对于中国,压力最大的是就业问题,如果大龄劳动力不退出劳动力市场,青年人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当然,如果能够保证每个在岗的职工都可以踏踏实实地干到65岁,年老体弱者工作单位都会给予适当的照顾,万一失业也会有失业保险托底;同时,青年人就业不会因此而受影响,劳动力市场有足够的就业岗位容纳他们,或者社会上能够有足够的创业机会—延迟退休年龄我们何乐而不为?》



    我很赞同这种观点,我不反对延迟退休年龄,但必须保证“每个在岗的职工都可以踏踏实实地干到65岁”
   “每个在岗的职工都可以踏踏实实地干到65岁”在国有企业是没有问题的。我就是一个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所以在考虑问题时疏忽了在非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这确实是应该解决的问题。


         2013.8.20于上海四团。
发表于 2013-8-21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提前退休
读来读去 发表于 2013-8-21 11:58



    所有普通劳动者都支持提前退休!
发表于 2013-8-22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才是根本。
rosysky 发表于 2013-8-21 10:28


这个说到点子上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安全论坛HS

60——65之间喝西北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7-13 09:35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