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收入差距控制在40倍:专家言之有理吗?(原创首发) 回复:11 人气:10167
发表于2013-08-20 22:34:17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鹏撰文谈到收入分配改革时提出:最高管理层和最低收入层的收入差距要控制在一定倍数内,推荐的倍数是40倍。通过这个方法,就把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以及垄断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给控制起来了。(《扬子晚报》8月19日) 近日,财政部专家建议最高管理层和最低收入层的收入差距要控制在40倍以内,希望借此把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以及垄断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给控制起来了。但 “40倍”怎么定的?“最高管理层”和“最低收入层”的概念如何界定? 可现实中,与最低收入相比,不少企业高管超过4O倍,甚至80倍的也有。财政部专家的控制算法科学吗?这有待考证。 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不止对社会公平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产生了不良影响。我国在过去30多年的经济改革期间,经济增长加快、人均收入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持续扩大。今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首次公布了10年来中国的基尼系数。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4,并表示“这反映出收入差距还是比较大”。但是由于统计困难,实际的收入差距可能远远大于统计显示的差距,主要是部分高收入居民的真实收入统计不到,特别是涉及灰色收入和非法收入。而在垄断行业中,特别是央企竞争性强,高管与底层职工收入差距很大是现实,导致社会民意议论较大。目前居民增收压力很大,所以老百姓总是感觉物价在涨,而收入却没涨。因此收入差距控制倍数不可避免引起公众关注,这涉及到每个人的根本利益,所以收入差距控制在40倍应经得起现实验证。 对于国收入差距的倍数可信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指出“笼统提出一个全社会要控制在多少倍以内,我觉得是不太可信的,或者是它只是反映了一个方面的问题。这40倍是怎么算出来的,我也不清楚,我认为是一种不太客观、不太科学的计算法”。也有媒体报道,目前江苏南京等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是1480元,按差距最高40倍来算的话,这是否意味着这些地区的公司高管们最高年薪不超过72万呢?可现实中,不少企业高管年薪七八十万的大有人在,而上百万甚至千万的也有。去年有媒体报道了多家银行行长的年薪,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年薪535万元,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516万元。银行基层员工虽也高收入,但银行高管与员工的收入差距最高的达80倍。如此看来,财政部专家建议最高管理层和最低收入层的收入差距要控制在40倍以内的论断,有点学究气,经不起简单地推敲。 抛开财政部专家收入差距40倍的论断,我们不能否认当前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拉大,这恐怕要涉及到收入分配以外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对某些行业的发展市场化推进不够。打破垄断这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够,导致垄断行业的收入始终在社会中居于高利润、高收入的位置。另外收入分配体系还没有完善,还有一定级别的官员的收入透明。总而言之,若单纯以40倍来控制当前收入差距,专家的言论不仅脱离实际,也有点不科学。
签名档
众多观点请进强国博客:http://blog.people.com.cn/blog/s/370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