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城乡居民幸福感调查 钱袋子鼓起来是关键
2013年08月22日07:52 来源:三秦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2011-2012年度各市居民幸福指数评价报告》显示,从各市指数增长情况来看,西安、安康的幸福指数较上年度有较大幅度提升;宝鸡、铜川、汉中、榆林、咸阳的幸福指数较上年度有小幅提升,提升幅度均小于7%;渭南幸福指数较上年度有小幅下降,商洛幸福指数较上年度下降10.72%,延安的幸福指数降幅达22.80%。下一步如何让居民幸福感受提升,报告提出了今后的改善重点和主要方向。 全面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收入的多少经常成为居民幸福感受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基本要素。因此,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最为关键,建议必须全面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重点加强我省农民的增收任务,着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着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空间等。 从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入手让群众幸福起来 从居民生活条件的各项具体指标得分来看,全省尚未建成均衡、完善、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居民在生活中依旧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卫生方面,“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困扰群众生活的重大问题,必须继续完善全省医疗卫生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教育方面,应继续加大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均衡教育发展。交通方面,出租车难打、公交车拥挤、道路拥堵等问题仍十分显著,需建立畅通高效的公共运输网络,进一步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督,使全省人民吃得安全放心。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分配力度,让人人有房可居。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实现城乡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弱势人群有救助保障,使得全省人民无后顾之忧。从吃、穿、住、行、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入手,让全省群众幸福起来。 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报告》指出,要把提升业余生活、人际交往、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满意度作为提高居民幸福感受的重点。在8项居民幸福感受指标中,上述4项普遍得分较低。工作压力大、业余生活单调、人际交往能力下降、身体和心理亚健康已经成了城市居民的普遍问题,并影响着广大居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政府和社会管理者应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注重文化熏陶和知识武装,提高居民的境界、情趣、品位、素质,培育乐观、豁达、宽容、自强的精神;引导人们科学合理地对待人生各种际遇和挫折困难,实现身心和谐和自我人格的和谐;要引导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通过外部良好的社会资源,形成好的社会氛围。(记者张维)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