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90|回复: 4

上海宝山事故再次警醒液氨安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31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宝山区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目前事故已造成15人死亡、26人受伤,其中6人危重
8月31日11时许,上海宝山区丰翔路一冷库发生液漏泄露,30余人送医,事故已致15人死亡。
上海一冷库液氨泄漏已致15人死亡
相关报道上海一冷库液氨泄露 已致15人死亡长春禽业公司事故现场残存液氨隐患已基本排除液氨为什么会爆炸?宝源丰液氨储存设备老化或是事故原因




  【财新网】(记者 于达维 崔筝)据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8月31日上午11时许,上海宝山区丰翔路1258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
  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15人死亡、26人受伤,其中6人危重,受伤人员正在医院全力救治。目前现场搜救已结束。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这次事故距离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刚刚过去两个多月,在上一次事故中,由于电线短路起火导致液氨管线发生爆炸,致使大量氨气泄漏并介入燃烧,该事故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国务院经调查认定,该事故属重大责任事故,23位官员被问责。
  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坐落于上海西区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内,距离A20外环高速公路丰翔路出口约300米,据该公司自我介绍,是集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物流、收购、加工、冷藏、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企业。公司拥有总量超过3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冷库以及国内外先进的冷冻冷藏设备。
  液氨作为一种制冷剂,在工业上被广泛使用。氨气容易液化,常压下冷却至-33.4摄氏度,或在常温下加压至7个-8个大气压,即冷凝成无色的液体氨。在升温或降低压力时,液氨可急剧蒸发,并吸收大量的热。
  氨作为制冷剂相对比较环保。含氟制冷剂含有消耗臭氧层物质,且具有温室气体效应,其环境代价较大。并且,氨的能效系数大,制冷效率较高,与其他制冷剂相比,价格便宜,其换热器所需体积更小、管件更细,节省成本。
  目前中国约80%的冷库、食品加工、啤酒、饮料、石油化工等项目的制冷系统工程中,都采用氨作为制冷剂。此外,也有卤代氯氟烃、二氧化碳等其他制冷剂。
  2011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中,氨气名列其中。按规定,生产、储存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装备功能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严格工艺、设备管理。对使用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企业的生产储存装置,应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温度、压力、液位等重要参数的实时监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师立晨,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因液氨事故时有发生,形式多为氨气泄漏致人员吸入中毒。
  根据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氨气属于IV类轻度危害气体,人群暴露在含有一定浓度的氨气环境下,湿皮肤、粘膜和眼睛会受到氨气侵袭,可能发生中毒事故。
  在吉林的宝源丰事故中,据救治幸存伤者的医院方面介绍,受伤的原因有烧伤、氨气中毒等,最主要的是氨气中毒引发呼吸道水肿。
  2006年,上海市宝山区某肉类加工厂一工人在吸入大量氨气后当场猝死,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敏等人曾撰文分析了这起冷库氨泄漏导致氨中毒事故情况。周敏等人指出,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咳嗽、痰可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喉水肿痉挛或支气管黏膜坏死脱落致窒息,还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吸入极高浓度氨可迅速死亡。
  近年来,液氨泄漏事故多发。仅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就发生数起企业冷库液氨泄漏事故。其中,4月21日,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凤陵乡金凤食品厂生猪屠宰场冻库的事故造成4人死亡,22人急性氨中毒。
  2011年10月10日,北京市平谷区千禧鹤冷鲜肉食品有限公司一冷却车间发生氨气泄漏和爆炸。幸运的是,事发在深夜,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实际上,由于氨的特殊刺激性气味在微量泄漏之时即可被人的嗅觉察觉,对及早发现泄漏亦有帮助。因此,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下,液氨并非洪水猛兽。师立晨告诉财新记者,液氨作为制冷剂普遍应用于国内外各行业制冷设备中,安全防护技术比较成熟,多个国标亦严格规定了相关的防止氨气泄漏、防火措施。
  即使是日本这样的多地震国家,2010年以后,政府也开始鼓励使用氨作为制冷剂,代替污染环境的氟利昂。日本对企业的液氨储量、安全保障有严格的规定,在多次地震中,也未有液氨泄漏的重大事故出现。
  杜绝漏氨事故,平时的安全管理是关键。金鑫认为,作为特种设备,氨制冷设备应得到足够重视。加强定期检验、安装泄漏报警设施,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患于未然。■
发表于 2013-9-10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该重视危化品的使用管理了
发表于 2013-9-1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恶性事故啊
发表于 2013-12-2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近期公司组织液氨安全检查呢 ,原来是出事了
借鉴了,,,
发表于 2014-6-11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上半年上海的安全形势还是历年来最好的,没想到7-4,8-20再到8-21事故,都是较大及以上的事故,这个事故30天后还死了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6 19:14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