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7|回复: 7

习仲勋罕见历史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1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习仲勋罕见历史照片
                                                                           
习仲勋(1913.10.15-2002.5.24)祖籍河南省邓州市,生于陕西省富平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习仲勋罕见历史照片
来源:环球网







   
 1982年1月,习仲勋同志(左二)在云南考察工作。本报资料图片

 1982年1月23日晚,习仲勋同志(左)与昆明市军民一道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新华社资料图片

1982年1月,习仲勋同志(左)在云南考察时与农民亲切交谈。





家人眼中的习仲勋
习近平眼中的父亲:

习近平在柏林访问时,向当地文化中心幼儿汉语班正在学习《三字经》的孩子们介绍中国古代经典《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读本,包含了很多历史人物和故事,意义深远,从学习汉字开始,再领悟其中的道理,一生受益无穷。”在鼓励小朋友们学好《三字经》的同时,他还透露了一个秘密。习近平说:“第二句叫‘性相近,习相远’。我跟你们暴露一个秘密:我的父亲,他的这个字,就叫‘相近’,(他的姓名)就叫‘习相近’。为什么呢?当时起名的有一个私塾先生,他说:‘《三字经》讲习相远,为什么习要相远呢?我们习相近嘛,一定要相近嘛。’所以就叫‘习相近’。”从习近平的介绍中,我们至少知道两个秘密:一是习近平父亲习仲勋同志的字为“相近”,二是在“习相远”之外,还有“习相近”一说。(转自人民网观点频道)

               

习远平眼中的父亲:

(2013年10月9日) 习远平在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暨两当兵变历史地位座谈会上的发言:我的父亲习仲勋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勇敢地投入了陕西渭北地区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他12岁入团,14岁在狱中入党,因年纪小投身革命,被当地群众称为“都村三杰”之一……他机警干练,讲究策略,同先期进入这支部队的其他几名共产党员秘密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后担任营党委书记,肩负起了领导兵运工作的主要责任。

                                         

夫人齐心眼中的习仲勋:

婚后,仲勋同志对我说:“从此以后,我们就休戚相关了。” 仲勋同志非常爱女儿,记得有一回,一不留神孩子拉尿了他一身,见此,我尴尬得不知所措,仲勋却笑着说:“子屎不臭,子屎不臭”。

习仲勋同志特别重视从严教子,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或者是花布鞋,在他的影响下,勤俭节约成了家风。

在我和仲勋同志相伴的日子里,我一直把他对我说的“工作好、学习好,一切事情都处理好”当作人生的座右铭。年轻的时候,我对他的这三句话不能完全理解,有时甚至感到太抽象。可到了现在,回想起仲勋同志的话来,才深深地领悟到了这些话的含意。我觉得能够和我崇敬的师长、丈夫和挚友——习仲勋同志生活在一起,过一辈子,是无比幸福的。(《大地》 2009.04.01 期号:2009年第七期)

   


齐桥桥眼中的父亲:

齐桥桥回忆说,在父亲复出前,她就陪同母亲为父亲的平反奔走。习仲勋受命南下时,并未要求带任何一个子女。但是,“叶帅、耀邦、王震等领导非常关心父亲,觉得父亲身边应有人照应,一来女儿是信得过的,二来女儿比较细心,因此,就安排我跟随父亲到广东”。

在孩子们眼中,习仲勋是一位既严且慈的父亲。习仲勋的夫人齐心此前接受采访时回忆称,建国初期,习仲勋任副总理兼国务院秘书长,公务非常繁忙。但是,他宁愿把业余时间花在照顾孩子上。当时家里没有保姆,他亲自给四个孩子洗澡、洗衣服。“对此,他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在和孩子摔打着玩时,开心极了。”

但是,在教育方面,习仲勋又表现得非常严格。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或者是花红布鞋。这有时让两个男孩很难为情,习近平就因同学笑话而不愿穿女孩子的鞋子,习仲勋却对他说:“染染穿一样。”

很多人对桥桥何以姓齐而不姓习感到好奇。对此,桥桥说,上初中以前,自己一直姓习,就读的是北京的干部子弟学校―――八一学校,但升初中后改去“河北北京中学”就读,该校也招收农村学生。“当时,父亲任副总理,报纸上经常登载他的消息,而‘习’又是一个很少的姓,很容易引人注意”,桥桥说,父亲于是让她随母亲的姓,改名齐桥桥,家庭出身也改为:职员。于是,齐桥桥的名字一直伴随她至今。(新华网浙江频道)

                     


发表于 2013-10-23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国社区>贴图园地
习仲勋罕见历史照片

                                                                           
习仲勋(1913.10.15-2002.5.24)祖籍河南省邓州市,生于陕西省富平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习仲勋罕见历史照片
来源:环球网







   
 1982年1月,习仲勋同志(左二)在云南考察工作。本报资料图片

 1982年1月23日晚,习仲勋同志(左)与昆明市军民一道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新华社资料图片

1982年1月,习仲勋同志(左)在云南考察时与农民亲切交谈。





家人眼中的习仲勋
习近平眼中的父亲:

习近平在柏林访问时,向当地文化中心幼儿汉语班正在学习《三字经》的孩子们介绍中国古代经典《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读本,包含了很多历史人物和故事,意义深远,从学习汉字开始,再领悟其中的道理,一生受益无穷。”在鼓励小朋友们学好《三字经》的同时,他还透露了一个秘密。习近平说:“第二句叫‘性相近,习相远’。我跟你们暴露一个秘密:我的父亲,他的这个字,就叫‘相近’,(他的姓名)就叫‘习相近’。为什么呢?当时起名的有一个私塾先生,他说:‘《三字经》讲习相远,为什么习要相远呢?我们习相近嘛,一定要相近嘛。’所以就叫‘习相近’。”从习近平的介绍中,我们至少知道两个秘密:一是习近平父亲习仲勋同志的字为“相近”,二是在“习相远”之外,还有“习相近”一说。(转自人民网观点频道)

               

习远平眼中的父亲:

(2013年10月9日) 习远平在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暨两当兵变历史地位座谈会上的发言:我的父亲习仲勋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勇敢地投入了陕西渭北地区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他12岁入团,14岁在狱中入党,因年纪小投身革命,被当地群众称为“都村三杰”之一……他机警干练,讲究策略,同先期进入这支部队的其他几名共产党员秘密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后担任营党委书记,肩负起了领导兵运工作的主要责任。

                                         

夫人齐心眼中的习仲勋:

婚后,仲勋同志对我说:“从此以后,我们就休戚相关了。” 仲勋同志非常爱女儿,记得有一回,一不留神孩子拉尿了他一身,见此,我尴尬得不知所措,仲勋却笑着说:“子屎不臭,子屎不臭”。

习仲勋同志特别重视从严教子,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或者是花布鞋,在他的影响下,勤俭节约成了家风。

在我和仲勋同志相伴的日子里,我一直把他对我说的“工作好、学习好,一切事情都处理好”当作人生的座右铭。年轻的时候,我对他的这三句话不能完全理解,有时甚至感到太抽象。可到了现在,回想起仲勋同志的话来,才深深地领悟到了这些话的含意。我觉得能够和我崇敬的师长、丈夫和挚友——习仲勋同志生活在一起,过一辈子,是无比幸福的。(《大地》 2009.04.01 期号:2009年第七期)

   


齐桥桥眼中的父亲:

齐桥桥回忆说,在父亲复出前,她就陪同母亲为父亲的平反奔走。习仲勋受命南下时,并未要求带任何一个子女。但是,“叶帅、耀邦、王震等领导非常关心父亲,觉得父亲身边应有人照应,一来女儿是信得过的,二来女儿比较细心,因此,就安排我跟随父亲到广东”。

在孩子们眼中,习仲勋是一位既严且慈的父亲。习仲勋的夫人齐心此前接受采访时回忆称,建国初期,习仲勋任副总理兼国务院秘书长,公务非常繁忙。但是,他宁愿把业余时间花在照顾孩子上。当时家里没有保姆,他亲自给四个孩子洗澡、洗衣服。“对此,他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在和孩子摔打着玩时,开心极了。”

但是,在教育方面,习仲勋又表现得非常严格。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或者是花红布鞋。这有时让两个男孩很难为情,习近平就因同学笑话而不愿穿女孩子的鞋子,习仲勋却对他说:“染染穿一样。”

很多人对桥桥何以姓齐而不姓习感到好奇。对此,桥桥说,上初中以前,自己一直姓习,就读的是北京的干部子弟学校―――八一学校,但升初中后改去“河北北京中学”就读,该校也招收农村学生。“当时,父亲任副总理,报纸上经常登载他的消息,而‘习’又是一个很少的姓,很容易引人注意”,桥桥说,父亲于是让她随母亲的姓,改名齐桥桥,家庭出身也改为:职员。于是,齐桥桥的名字一直伴随她至今。(新华网浙江频道)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习仲勋罕见历史照片
来源:环球网







   
 1982年1月,习仲勋同志(左二)在云南考察工作。本报资料图片

 1982年1月23日晚,习仲勋同志(左)与昆明市军民一道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新华社资料图片

1982年1月,习仲勋同志(左)在云南考察时与农民亲切交谈。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习仲勋罕见历史照片
来源:环球网







   
 1982年1月,习仲勋同志(左二)在云南考察工作。本报资料图片

 1982年1月23日晚,习仲勋同志(左)与昆明市军民一道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新华社资料图片

1982年1月,习仲勋同志(左)在云南考察时与农民亲切交谈。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习仲勋罕见历史照片
来源:环球网







   
 1982年1月,习仲勋同志(左二)在云南考察工作。本报资料图片

 1982年1月23日晚,习仲勋同志(左)与昆明市军民一道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新华社资料图片

1982年1月,习仲勋同志(左)在云南考察时与农民亲切交谈。




家人眼中的习仲勋
习近平眼中的父亲:

习近平在柏林访问时,向当地文化中心幼儿汉语班正在学习《三字经》的孩子们介绍中国古代经典《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读本,包含了很多历史人物和故事,意义深远,从学习汉字开始,再领悟其中的道理,一生受益无穷。”在鼓励小朋友们学好《三字经》的同时,他还透露了一个秘密。习近平说:“第二句叫‘性相近,习相远’。我跟你们暴露一个秘密:我的父亲,他的这个字,就叫‘相近’,(他的姓名)就叫‘习相近’。为什么呢?当时起名的有一个私塾先生,他说:‘《三字经》讲习相远,为什么习要相远呢?我们习相近嘛,一定要相近嘛。’所以就叫‘习相近’。”从习近平的介绍中,我们至少知道两个秘密:一是习近平父亲习仲勋同志的字为“相近”,二是在“习相远”之外,还有“习相近”一说。(转自人民网观点频道)

               

习远平眼中的父亲:

(2013年10月9日) 习远平在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暨两当兵变历史地位座谈会上的发言:我的父亲习仲勋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勇敢地投入了陕西渭北地区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他12岁入团,14岁在狱中入党,因年纪小投身革命,被当地群众称为“都村三杰”之一……他机警干练,讲究策略,同先期进入这支部队的其他几名共产党员秘密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后担任营党委书记,肩负起了领导兵运工作的主要责任。

                                         

夫人齐心眼中的习仲勋:

婚后,仲勋同志对我说:“从此以后,我们就休戚相关了。” 仲勋同志非常爱女儿,记得有一回,一不留神孩子拉尿了他一身,见此,我尴尬得不知所措,仲勋却笑着说:“子屎不臭,子屎不臭”。

习仲勋同志特别重视从严教子,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或者是花布鞋,在他的影响下,勤俭节约成了家风。

在我和仲勋同志相伴的日子里,我一直把他对我说的“工作好、学习好,一切事情都处理好”当作人生的座右铭。年轻的时候,我对他的这三句话不能完全理解,有时甚至感到太抽象。可到了现在,回想起仲勋同志的话来,才深深地领悟到了这些话的含意。我觉得能够和我崇敬的师长、丈夫和挚友——习仲勋同志生活在一起,过一辈子,是无比幸福的。(《大地》 2009.04.01 期号:2009年第七期)

   


齐桥桥眼中的父亲:

齐桥桥回忆说,在父亲复出前,她就陪同母亲为父亲的平反奔走。习仲勋受命南下时,并未要求带任何一个子女。但是,“叶帅、耀邦、王震等领导非常关心父亲,觉得父亲身边应有人照应,一来女儿是信得过的,二来女儿比较细心,因此,就安排我跟随父亲到广东”。

在孩子们眼中,习仲勋是一位既严且慈的父亲。习仲勋的夫人齐心此前接受采访时回忆称,建国初期,习仲勋任副总理兼国务院秘书长,公务非常繁忙。但是,他宁愿把业余时间花在照顾孩子上。当时家里没有保姆,他亲自给四个孩子洗澡、洗衣服。“对此,他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在和孩子摔打着玩时,开心极了。”

但是,在教育方面,习仲勋又表现得非常严格。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或者是花红布鞋。这有时让两个男孩很难为情,习近平就因同学笑话而不愿穿女孩子的鞋子,习仲勋却对他说:“染染穿一样。”

很多人对桥桥何以姓齐而不姓习感到好奇。对此,桥桥说,上初中以前,自己一直姓习,就读的是北京的干部子弟学校―――八一学校,但升初中后改去“河北北京中学”就读,该校也招收农村学生。“当时,父亲任副总理,报纸上经常登载他的消息,而‘习’又是一个很少的姓,很容易引人注意”,桥桥说,父亲于是让她随母亲的姓,改名齐桥桥,家庭出身也改为:职员。于是,齐桥桥的名字一直伴随她至今。(新华网浙江频道)

                     

发表于 2013-10-16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党的好领导。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4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lmslms1989 发表于 2013-10-23 19:21
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严重同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7-16 05:03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