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企业概况 第一节 企业概述 第二节 地理位置 第三节 危险因素内容及分布 第二章 方针、目标 第一节 安全管理方针 第二节 安全管理目标 第三章 岗位职责 第一节 总经理安全管理职责 第二节 安委办安全管理职责 第三节 生产部负责人安全管理职责 第四节 车间主管安全职责 第五节 班组长安全职责 第六节 生产工人安全职责 第七节 各部门负责人为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 第四章 管理制度 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二节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节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第四节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第五节 安全隐患管理制度 第六节 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七节 合规性评价管理制度 第五章 安全责任书 第一节 主要负责人责安全任书 第二节 部门负责人责安全任书 第三节 生产车间负责人安全责任书 第四节 班组长安全责任书 第六章 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节 生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节 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节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第四节 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第七章 安全管理档案 第一节 资质 第二节 报告 第三节 台账 第四节 记录 第一章 企业概况 第一节 企业概述 第二节 地理位置 第三节 管理架构 第四节 企业危险因素内容及分布 1.4.1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1.4.1.1 粉尘 1.4.1.2 噪声 1.4.2 特种设备 1.4.2.1 特种车辆 1.4.2.2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1.4.2.3 升降起重设备 1.4.3 火灾 1.4.3.1 设备摩擦起火 1.4.3.2 可燃物囤积 1.4.3.3 配电设施 1.4.4 分布图(见附件) 第二章 方针、目标 第一节 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 绿色环保 长期治理 持续改进 第二节 安全生产目标 2.2.1 安全生产总目标:追求最大限度的不发生各种安全事故,不损害人体健康,不破坏生态环境,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的安全素质,在公司的各个层面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2.2.2安全生产具体目标: 2.2.2.1重伤及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为“0”; 2.2.2.2机械、火灾、交通事故为“0”; 2.2.2.3大面积传染病和突发性急性中毒事件为“0”; 2.2.2.4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2.2.2.5安全设施、安全标志、安全警示的设置率、规范率达到100%; 2.2.2.6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率为100%; 2.2.2.7事故隐患整改率为100%; 2.2.2.8轻伤事故控制在1%以内。 2.2.2.9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及发放100% 第三章 岗位职责 第一节 总经理安全管理职责 第二节 安委办安全管理职责 第三节 生产部负责人安全管理职责 第四节 车间主管安全职责 第五节 班组长安全职责 第六节 生产工人安全职责 第七节 各部门负责人为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 第四章 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1.1《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4.1.2《安全生产检查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4.1.3《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4.1.4《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4.1.5《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4.1.6《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4.1.7《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4.1.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第二节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节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4.3.1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4.3.2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4.3.3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4.3.3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4.3.4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4.3.5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4.3.6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4.3.7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4.3.8 《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4.3.9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4.3.10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第四节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4.4.1 《特种设备登记制度》 4.4.2 《特种设备监测制度》 4.4.3 《特种设备报废制度》 4.4.4 《特种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第五节 安全隐患管理制度 4.5.1 《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 4.5.2 《安全隐患上报制度》 第六节 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七节 合规性评价制度 第五章 安全责任书第一节 主要负责人责安全任书 第二节 部门负责人责安全任书 第三节 生产车间负责人安全责任书 第四节 班组长安全责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