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泄露、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车间名: 责任人: 岗位人数: | | 应 急 处 置 | 发现异常 | 现场操作人员发现异常情况或中控室可燃气体报警仪报警 |
事 故 特 征 | 危险特征 | 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原料、产品及中间产品包括:煤焦油、轻油、洗油、工业萘、沥青等可燃液体,在腐蚀、管线老化、机械故障、违规操作等情况存在导致油料泄露造成中毒的危险。 | 现场确认报告 | 现场当班人员要及时做出是否停车的决定,并及时向值班领导及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和向消防部门报警。 |
事故类型 | 危险化学品泄露造成原料或成品浪费或导致操作人员中毒 | 切断泄露源 | 1、迅速查清泄露部位、泄露物及来源,准确关闭有关阀门,切断物料及加热源。 2、应迅速组织人员对装置采取准确的工艺措施,将泄露的化学品收集,防止发生次生(如火灾等)灾害。 |
事故发生区域及原因 | 易发区域:生产装置区、大小罐区、新罐区、锅炉房、原料及成品输送管道。 易发原因: 1、管线长时间使用,致使管壁腐蚀、老化。 2、压力设备及安全附件未定期检测。 3、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 4、防雷、防静电设施不符合规范或失效。 5、使用非防爆工具等。 |
人员急救 | 如有人受伤,将受伤人员迅速救出,作紧急处理,要根据伤员伤势情况进行,如果出现流血情况,现场作业人员应及时用干净的布料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如果发生骨折,移动伤员到担架要小心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使伤势加重,必要时对伤员在担架上作简单的固定;如受伤者失去知觉或停止呼吸,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把腰带衣服全解开,进行人工呼吸,尽快将伤者送医院救治。 |
事故易发生季节 | 各季节都可能发生化学品泄露事故。 | 现场警戒人员疏散 | 根据泄露或发生次生爆炸可能性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
注 意 事 项 | 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1)注意个人防护器具的选型,应根据不同化学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防护器具。 (2)注意正确佩戴个人防护器具,特别是防毒面具要与自己的脸部紧密结合。 (3)使用前应检查防护器具是否完好,不得使用有缺陷或已失效的器具。 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使用的器具器材不得与泄露物质的性质相抵触,避免发生新的危险。 (2)使用的消防灭火剂应与扑救物质相适应,不得与泄露物质的性质相抵触。 (3)使用前应检查抢险器材是否完好,不得使用有缺陷或已失效的抢险救援器材。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处理泄露物质应谨慎小心,不得盲目采取措施,防止泄露量的扩大。 | 现场引导 | 确定消防通道畅通,在厂区大门专人负责接应消防、医疗救护等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
应急物资储存点 | 值班室:全身轻型防化服两套、警戒线两盘、空气呼吸器两套、耐酸碱手套四副、绝缘手套两副、雨鞋三双、急救药品一宗 |
24小时应急联系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