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4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楼主 |
发表于 2014-9-26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安全监察概念 安全监察是指负责安全的政府行政机关为实现安全目的而从事的决策、组织、管理、控制和监督检查等活动的总和。安全监察以政府的行政行为,不受部门或行业的限制,行为比较超脱、公正和客观。1963年,国务院在对劳动部的批文中正式将政府负责锅炉压力容器的行政管理工作称为安全监察。1982年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使这一概念法制化。2003年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再次明确把对特种设备的整个行政监督管理工作称为安全监察。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发展历史 鉴于特种设备具有危险性的特点和在经济生产及社会生活中特殊的重要性,其安全问题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利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采取强制措施进行专门的监督管理。如美国、日本、英国等都设有专门的安全监察管理机构,制订出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及改造等各方面一系列法规、规范、标准,形成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或监督管理体制,目的是把事故发生率控制到最低的程度。
我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历史较短,真正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从1955年建立安全监察机构至今,经历了建立、合并、恢复、撤销、再建立的曲折过程,锅炉压力容器事故率也随之出现了波浪起伏的历史状况。
1955年4月,天津第一棉纺厂发生锅炉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69人受伤,全厂停工280小时,引起国务院重视。这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历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1955年7月,在当时的劳动部设立了锅炉安全检查总局,开始了对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实行国家安全监察。开展锅炉普查,同时逐渐开始了安全检查和技术检验工作,有效地遏制了事故的发生。
此后由于历史原因,安全监察工作全面停止。由于这一时期设备长期处于失控状态,遗留了一些事故隐患,到1979年经济全面恢复,进入了事故高发期,连续发生了爆炸事故,如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一厂发生液化气泄漏爆炸,死32人,伤54人,河南省南阳柴油机厂浴室热交换器爆炸,死45人,伤36人,死伤人数大幅增加,经济损失惨重。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到1982年,颁布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扩大监察机构编制,建立了“监察行政机构”加“检验事业单位”双轨制的安全监察体制,在加强安全监察行政机构的同时建立一支专门从事检验工作的技术队伍。在暂行条例颁布后,当时的劳动部又逐步将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设备通过颁布部门规章等陆续纳入到了安全监察的范围。
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设备的安全监察职能由劳动部划转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即现在的国家质检总局。我区在2002年完成划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