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847|回复: 10

30年后的EHS管理会是这样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1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安全e百 于 2016-4-11 17:00 编辑

30年后的EHS管理

有这样一个话题或许大家可以聊一聊。

今年是2016年,目前安全管理处在这样一个层级上,那30年后会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呢。

我们不妨对今天的企业安全管理举几个场景例子:
场景一:
公司负责消防管理的专职和兼职人员,定期的在厂区里巡检所有的消防设备、设施,以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但往往也会有另外的可能,比如我们很少去主动启动一下备用消防泵,看他是否运转正常,喷淋烟感可能需要一些破坏性的实验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而这一切不仅占用了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精力,更关键的是,这样做仍不能有效的预防和降低火灾事故。

场景二:
公司组织新员工安全培训,从人资到生产,再到负责实施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需要事先制定培训计划,修订计划,确认实施时间,培训组织,培训实施,而且负责培训的人员,还需要准备各种各样的培训资料,如PPT、安全培训视频等。

新员工培训后仍不能保证安全作业,还需要反反复复的对其进行各类培训,更糟糕的结果是,培训可能没有经历几场,员工先离职了。比如现在的建筑行业里的很多农民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流动性特别大,给安全培训带来了很多麻烦,且效果不好。

场景三:
某一天公司的钢结构车间顶部垃圾需要清理,涉及到登高作业,清理垃圾的并不是什么专业登高的人员,公司对登高作业制定了制度,但制度多行于文,培训时员工也大多没有听进去多少,现在他要登高作业。
当员工来到通往车间屋顶的爬梯旁边时,关于登高作业的注意事项似乎都以忘尽,习惯是什么样的,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方式。

三个场景已经举例完毕,对于目前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这样的场景可谓并不新鲜,更或者是个常态的事情。

安全管理人员在尽着本质去努力实现职业的价值,帮助企业降低安全作业风险,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做到了今天这个样子,于是在某些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安全专家,一批安全技能人才,这一切都是围绕着技能经验与人而展开的,而不同的则是每个人所经历的时间和所有经历的不同。

每次大型事故的发生,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总是会被不约而同的推到前台,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企业、以及监督部门,这些几乎是在一条船上的人,在事故面前都有些失魂落魄。事故的发生有其负责的成因,基于目前的认知形成了一套套安全管理的理论,在没有新的认知之前,这些理论还将长期的引导着安全管理者们继续向前。

然而时间或许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30年后的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会如何来做,今天我们不妨再做个大胆的假设--EHS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在今天有部分EHS主题相关的平台就提出了EHS大数据的概念,但更多的应该称为EHS大数字,数字与数据的区别,不是简单的存在于字面上。目前国内几家大的互联网公司(不用说大家也能猜的到是谁)的长足进步,让我们看到了大数据的影子,但还不能称其为大数据。

大数据至少应该有这么两个个特点:
一 难以想象的数据量。
在某个垂直领域,比如安全管理,全世界可能会有一个或几个由真正的数据云组成的大数据,而这些数据全都是基于云端存储;最终在安全领域的大数据模型,应该是汇聚了全世界安全管理人才积累的数据知识与相关领域知识的集合体,而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可以提供,企业所需的任何与安全相关的数据信息。
另外每一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云端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企业所有的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化的作业流程、管理流程等数据,而这些数据企业与企业之间在许可的范围内可以互相访问。对于安全管理方面的数据,每一个企业都可以非常便捷的获取其他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这些信息包括项目的安全施工信息、管理方案、所有人员专业化的安全培训信息、安全监管信息,总之你想得到的安全数据信息,通过安全垂直领域的大数据库,都可以获取的到。

二 极其复杂的应用模型。
针对每一个环节的安全管理,无论是人、环境、工艺都有一整套的应用模型可供参考和分析。
基于这些模型的智能设备,可以帮助工厂的管理人员快速的实施各项安全管理,而模型的背后就是海量的大数据支撑。

目前各个方面基于数据的应用,仅仅是小范围的使用。有些公司正在开发安全信息化,而这种信息化更多的工作是,将以前纸媒的内容,转化到手持或PC(电脑)端使用,从使用方式上有了进步,解决了过去纸媒繁杂的统计,传递工作,但数据量和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却达不到。大数据的分析在数据取样上,应该是全部的数据作为一个数据样本,而这个全部数据应该是全行业的,不应仅仅是某个公司或者区域的。

大数据与智能终端设备的联合使用,将使安全管理工作更为简单。

说道终端设备,不得不提一下,现在已经比较火的全息投影技术。有关全息方面的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被提了出来,但直到近些年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才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在这里我们对于全息投影不做展开了叙述,不了解的可以互联网搜索一下。

还记得谷歌推出的谷歌眼镜嘛,作为信息展示产品,目前更广泛接触到的是PC、智能手机、平板、电视机等的屏幕,人们通过这些信息媒介的展示,更好的浏览和获取。而全息投影技术可以在几乎不受展示媒介限制的情况下,进行信息展示和传递,这就带来了更大的便捷,大家可以快速的脑补一下科幻电影里的全息屏幕(如钢铁侠、复仇者联盟等等)。

回过头我们再来看文章开始时所举例的三个场景,在大数据时代,这些工作可以这样来做:

场景一  公司所有的消防设备、设施都有自己的数据信息,而这些数据信息被存储在公司云端的数据库,设备、设施,比如电压、压力、温度等,以及是否有泄漏破损,都会适时的通过云端进行数据信息反馈,管理人员只需要根据数据的指示,进行跟踪即可。

场景二  由于工厂生产线的高度智能,需要人工进行操作的部位越来越少,更多的是通过人工智能来完成,新员工将越来越少,而极少量的新员工也可以通过基于每个新员工的数据信息,建立专属的培训模型,通过培训模型对员工进行科学系统的安全培训。而事实上,员工所有的才做可能仅仅是限于,启动一个摁钮,也或者向智能生产线发送一条加密指令。操作人员将完全不会被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中。

场景三  对于剩余的极少数需要人员接触危险源的工作,当执行人员来到现场时,他所佩戴的智能终端设备,会提前通过全息投影向他展示作业现场仍存在的危险源,并调用云端数据对这一作业过程进行投影模拟3D演示,并对注意事项进行标注采集,以便在作业执行的过程中提前发出危险警报。智能终端设备会在执行人员执行的过程中360度扫描作业环境周围信息,全方位的安全监督。

30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这一幕作业的场景将会很快实现,而人工智能和EHS大数据的使用,将对EHS这个职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因为,在EHS大数据面前,即便是一个完全不懂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的人员,也可以很轻松的胜任这个职业,其实其他的职业也会遇到同样的压力。

仍在30年前的你,为这一切改变准备好了嘛。

作者:安全工作室   赵杰
发表于 2016-4-28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的发展,未尝不是一场变革,但是真的要实现这些理想,30年不知道会不会真的就实现了。。。不过希望到时候真的如贴所说,那安全工作相对就更容易和简单了。
发表于 2016-5-8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取个名字吧,云安全
发表于 2016-5-9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发表于 2018-8-9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想是丰满的,我们试目以待!
发表于 2018-8-21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端共享安全经验,
发表于 2018-11-2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这一天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11-26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11-27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8-12-16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发现安全管理中数据的重要性。赵总写的非常到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8 01:20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