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kluoke 于 2016-12-21 11:12 编辑
近日来,北京市中关村二小的校园霸凌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校方,家长,社会各执一词,剧情也是不断反转再反转。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或许我们无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有多少,但至少,校园霸凌事件是真实存在,而且,就血淋林地摆在我们面前。
谁小时候没被坏孩子欺负过?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别以为只有中国才有这种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其实是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在美国,校园欺凌情况严重。调查显示,大约1/4的学龄孩子为长期受害者,大约30%的孩子牵涉欺凌事件,不是加害者就是受害者。
韩国保健和社会研究院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在韩国9岁到17岁的儿童里,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有过遭受校园暴力的经历,每五人中有一人曾实施过校园暴力。
日本政府去年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在为期6年的追踪调查中,近九成学生曾遭遇校园欺凌,形式包括集体孤立、无视、说人坏话等。
澳大利亚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公立学校平均每周公布的校园欺凌现象就有60多起。 …… 可见,残酷的校园暴力,并非一触即发,而是本来就存在校园之中。只是我们作为家长,从未将其看成是一种会影响大孩子身心健康的安全隐患。
是因为那些发生在生活里的,看起来似乎没那么可怕的,同学间“过分的玩笑”真的而不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么? 所以,到底怎样的行为才算是校园霸凌?
什么是校园霸凌?
霸凌,音译英文“bully”一词,指恃强欺弱者、恶霸,中文音译同时兼有此意。校园霸凌(school bullying)是指,在学校场所发生的孩子之间的欺凌和压迫事件,方式包括身体上的暴力(如殴打),关系排挤和人际孤立,言语嘲笑、讥讽和性方面的骚扰。
举个例子: 高年级孩子凭借个儿高力气大,欺负弱小的孩子;学生干部凭借手中权力,欺负没有权力的普通孩子。
这些信号出现,可能您的孩子被霸凌了!
预防校园霸凌,家长应该如何做? 无论如何,孩子遭遇校园霸凌时,作为家长,应当如何帮助孩子预防校园霸凌,以及在遭受霸凌的时候,应当如何应对呢?
1.帮助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 孩子要学会去交朋友。落单者最容易被攻击,尤其是那些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未成年的世界如同丛林,如果能够有同仇敌忾的朋友,这一切就不会可怕了。当然,可惜的是,总会有落单者。 哪怕孩子可能会遭受欺凌,而仍然能和班里的一些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就会对校园霸凌的影响产生很大的缓冲作用。也就是说,即使这些小朋友不跟我玩、不带我玩,也总有其他愿意跟我玩的小朋友,如果能感受到这一点,孩子就不会对人际关系彻底失去希望和信心,从而保护自己的自尊免受伤害。
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人际关系的能力。例如,多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友间的社交活动,营造环境提供机会让孩子参与同伴社交,耳濡目染,会对孩子上学后的人际适应产生良好的影响。
2.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 许多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在第一时间会自我怀疑,认为真的是自己不好,才会受到欺负,这会让校园霸凌的情况持续存在。
实际上,校园霸凌可能发生在各种孩子的身上,但尤其容易发生在一些低自尊,遭受欺负而不反抗的孩子身上。所谓“人都喜欢找软柿子捏”,如果有同学欺负自己,而自己不去反抗,只是一味的自我怀疑,那么就会加重被欺负的可能性。很多情况是,有些家长在家中打压孩子的自尊,要求孩子一味顺从,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中,更有可能会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相反的例子是,有很多男孩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曾经遭受其他男生的攻击和挑衅。他们的做法是,鼓起勇气揍回去,让男生不敢再欺负自己。这种方法有些简单粗暴,但却表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不是好欺负的,欺负我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尽管以暴制暴并不能解决问题,但不论是通过还击、还是语言上的强硬,释放“我不好欺负”的信号往往会保护孩子免受进一步的欺凌。
鲁迅说过,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杜绝校园霸凌, 保护青少年儿童, 我们从来都不是局外人。
除了教会孩子自身保护,
父母的牵挂一分也不能少。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远离校园霸凌。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活在阳光下。
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城搜索【保未来】,即可感受最新科技的保护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