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预防为主主 于 2017-2-17 16:04 编辑
1.引言对于企业(公司)而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安全生产永远是一项重要的主题,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在企业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一项重要政策。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联系,息息相关。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就是创造效益。通过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和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持生产必须安全的要求,减少只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消除事故隐患,避免发生事故,从而保护企业财产不受损失的作用。通过减少负效益,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当前,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使得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安全生产计划目标、作业审批、隐患排查等各类数据信息不断增加,以往的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已经无法与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我们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在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工作中融入先进的网络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和移动终端、计算机软件等技术手段,以探索新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与手段,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推动日常监管工作效率、提升和促进决策监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决策。开展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各级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水平,对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为安全信息建立统一的基础平台 建立一个全面描述安全生产标准与规范和安全信息的“基础信息平台”。按照统一的数据编码标准和数据结构标准,建立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数据库。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核心业务的信息管理数据化、信息交换网络化、文档管理一体化、业务流程规范化、信息处理标准化。实现安全管理基础信息的“统一管理、统一修订、统一发布”。 2.2为安全业务构建协同的执行平台 执行平台以“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等为输入,把各项制度、标准及工作计划,通过程序固化落实到相关工作岗位。明确各级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实现相关岗位的业务功能。 通过工作流来驱动各项工作任务的执行,实现闭环管理。从而使不同层面的工作人员在统一、协同的平台上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过程化、规范化”。 2.3为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监管平台 在业务监管层面,充分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对业务执行情况的统计、查询、汇总和分析功能。使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方式发生改变。“从结果性监督,转换为过程性监督;从现场督查,转化为线上时时监管”。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各项安全工作的完成情况和现场管控状态。 任务未按时完成或现场受控状态出现异常,系统自动发出安全管理运行的异常提示(例如:未按时进行日常检查、某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隐患整改超时等),并提供异常信息的追溯功能,对问题项可追溯至具体岗位或具体的设备设施,加强对业务的监督和管控。 2.4为辅助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平台 辅助决策支持平台,提供全方位的运行监控看板,实时反映安全动态,为安全管理工作监管和决策提供支持。 2.5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 面向企业的所有员工,建设安全文化网站。宣传企业在安全生产中所取得的成绩,传播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营造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鼓励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加强职工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安全意识,强化自我管理,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安全文化网站包括:“安全新闻、安全通告、安全板报、安全活动、虚惊事件、事故案例、安全法规、安全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教育课程、职业健康知识、安全常识”等频道。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平台。 2.产品价值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系统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为建设依据,体现“过程管理”、“系统管理”理念和PDCA循环管理思想,全面涵盖了安全管理的要素和业务流程。
整个安全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体现出“标准化、信息化、安全文化”三化的有机融合。 系统依据《规范》全面涵盖了《规范》的13个要素。 安全标准化系统 | |
| | | | 公司、企业目标、计划的制定与管理,对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 | | 定期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形成文档,为目标调整提供依据。 |
| | | 制定企业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机构职责与应履行的义务。 | | | | | | | | |
| | | 设置安全投入费用的类型、金额等,形成统一的安全投入台账。 | | |
| | | 维护法律法规清单,建立法律法规库,记录识别更新过程。 | | | | 定期对国家、企业的各类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
| | | | | | | 对人员不同类型的培训情况进行登记,上传签到表,录入考试成绩等。 | | 对持有资格证人员进行登记,记录资格证分类信息以及到期时间,可以到期前提醒。 |
| | | | | 记录特种设备台账以及维护检测信息等,记录工业气瓶信息。 | | 记录消防设施清单。记录灭火器详细信息,灭火器更换信息记录。 | | | | |
| | | 建立危险作业场所台账。明确场所所属部门、作业类型、作业级别、防护措施等信息。 | | 相关方公司信息,负责人信息,相关方作业人员信息,交底信息等。 | | 记录危险作业过程及审批信息,记录过程监督信息。能实现流程化管理。 |
| | | 根据国家标准及经验总结可以形成检查标准库记录到系统中。 | | 制定检查计划,确定检查标准、时间、人员、范围。通过计划可以生成现场检查登记单登记检查信息和发现隐患的信息。 | | 隐患填报、隐患提交、隐患转发、隐患处理、隐患验收。 | | |
| | | 建立危险源清单,录入危险源控制措施,可以做为对危险源检查的依据。 | | |
| | | | |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台账,明确接害类型、场所、接害日期、体检周期等,根据体检周期定期提醒相关人员组织人员进行体检。 | | | | 特种防护用品发放登记,特种防护用品检测登记,特种防护用品报废。建立急救设施台账。 |
| | | | | 制定应急演练计划,明确参与人员引用预案,可根据计划时间自动生成演练登记表。 | | |
| | | | | |
| | | 企业内部对安全生产标准化情况进行评定,将评定结果进行记录。评审意见可作为持续改进目标的依据。 | |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定,将评定结果进行记录。评审意见可作为持续改进目标的依据。 | | 委托外部机构对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定,将评定结果进行记录。评审意见可作为持续改进目标的依据。 |
网站附件大小有限制,请联系索取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