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27|回复: 5

安全到底是什么 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7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澳阿杜 于 2018-10-27 15:11 编辑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加入了一家由几个大鼻子在国内合作开发的矿山。
入职时,公司发了MSA的安全帽,安全鞋是底部有防穿刺的薄钢鞋垫,鞋头有防砸的钢板。而下井的人员比地面上工作人员要多三个物件,头戴式矿灯,呼吸器和矿工靴。
矿山部专门有一个矿灯房,确保所有的人员下井之前的矿灯有足够的电源。矿工靴就是加强版的雨鞋,足底和足头采用了安全鞋相同的处理。这些也许在现在看来没有什么,关键的是那个呼吸器,全部是澳洲进口的。在矿井下发生炮烟事故时,可以提供大约45分钟的新鲜空气供矿工撤离到最近的井下避难所。
下井前,矿工必须到矿灯房缴下井牌,领取一条带有反光带的肩带式安全带。反光条是为了使矿工在井下容易被发现,安全带主要是用来张挂矿灯的电池和呼吸器。那个时候我负责给新矿工进行各种器械的使用培训,经常给他们讲的一句话就是,“爱惜这些工具,尤其是呼吸器,但是不要吝啬使用” 。这一身的行头,当时的价格是大约2万多人民币。当然那些小的物件,比如像安全眼镜,耳塞等耗材都不算在内。
按说这些都只属于风险管理里面的最低一层,即个人防护用品。但是它仍然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
没过多久,当地各级政府的人员就开始说我们公司的安全搞的好,我觉得那个结论一定是来自他们对我们安全劳保用品的直观认识。因为我接待过的县安监局的官员开始私下让我给送一双安全鞋,随后各级领导都纷纷效仿。



发表于 2018-10-28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每天早会都会宣导安全作业
发表于 2018-11-11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呼吸器大概就是今天的自救器,但是我多方了解到的信息是没有一起矿山事故因为使用自救器而逃生的成功案例
发表于 2018-11-12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的投入应该是必须的,至于投入是否在事故中起作用,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吸防护器的使用必须和井下避难所一起结合,单纯依靠呼吸防护很多时候根本无法保证井下矿工撤离到矿井外面。因为即使MSA的防护器也最多提供45分钟的时间,但是如果在不同的工作面设置避难所,那么效果就会不同,避难所里面有一定数量的食物,饮用水,新鲜气源等等,一般可以提供接近48小时的保护。当然这个东西也不便宜,澳洲有专门的设计标准,材料,结构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像必须可以承受多大的冲击作用,足够的密封防止外面的炮烟等,与外部的通讯手段等。
在西澳大利亚的几个矿山事故中,这一套装置都起到了有效的救援帮助,确保了受困员工的安全营救。
发表于 2018-11-30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决定了企业的下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7-16 01:17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