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4.1.1 分公司和项目部应当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和危险场所的监控,对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险情,或者其他灾害、灾难可能引发安全重大事故的信息应及时上报。
4.1.2 对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信息,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及时分析处理,各级应急机构应及时相互通报,并按照分级管理的程序逐级上报,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4.1.3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单位要及时、主动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提供与事故应急救援有关的信息和资料,为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研究制订应急救援方案提供参考。
4.2 预警行动
各级安全应急机构接到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信息后,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 重大生产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公司(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
4.3.2事故报告主要内容
事故报告人员在向公司(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时,应提供以下情况
(1)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位置和事故类型;
(2)伤亡情况及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评估;
(3) 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断:
(4) 事故发展趋势,可能影响的范围,现场人员和附近人口分布;
(5) 采取的应急抢救措施;
(6) 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救援抢险的事宜;
(7) 事故的报告时间、报告单位、报告人及电话联络方式。
4.3.3公司的安全处是事故报告的指定机构,电话:88411143,安全处接到报告后及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根据有关法规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5 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严重程度、可控性、救灾难度和影响范围,原则上按照发生一般(Ⅲ级)、较大(Ⅱ级)、重大(Ⅰ级)三级事故响应。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按事故的级别分别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Ⅰ级、Ⅱ级事故响应行动的启动为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事发现场项目部应当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Ⅲ级以下事故响应行动的组织实施由项目部决定。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公司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5.2 响应程序
5.2. 1、公司有关部门的响应
进入Ⅰ级、Ⅱ级事故响应程序后,公司有关部门启动并实施相关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并及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需要其它部门应急力量支援时,及时提出请求。
5.2.2、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响应
(1)及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2)组织协调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派出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协调应急力量增援。
(4)协调落实其它有关事项。5.3 应急结束
当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Ⅰ级、Ⅱ级事故响应程序,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