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3702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20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4.1.6常见有机溶剂救治措施
4.1.6.1常见有机溶剂:
苯、甲苯、二甲苯、汽油、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甲醇、正乙烷、丙酮、环丙烷、三氯乙烯。
4.1.6.2毒作用表现:
皮肤:过敏性皮炎,剥脱性皮炎(三氯乙烯);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眩晕、步态不稳、语言不清、倦怠、嗜睡、衰弱、易激怒、神经过敏、抑郁、定向力障碍、意识错乱或丧失,以至死于呼吸抑制。
肝脏损害:接触剂量大、接触时间长的情况下,任何有机溶剂均可导致肝细胞损害。
4.1.6.3救治原则:
以一般急救措施和对症处理为主。
4.1.7化学性皮肤灼伤的救治措施
4.1.7.1急救处理:
⑴迅速移离现场,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⑵酸类: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皮肤,再用50%苏打水溶液洗涤中和,然后用清水冲洗。
⑶碱类:局部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洗涤中和,然后用清水冲洗或用3%硼酸水湿敷。
⑷氰化物:先以清水冲洗,再用2%~4%硼酸水湿敷,或用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再用硫化胺溶液洗涤。
⑸溴:以清水冲洗,再以10%硫代硫酸钠溶液洗涤,然后涂上5%碳酸氢钠糊剂或用25%氨水1份,松节油1份、96%酒精10份制成的混合剂处理。
⑹铬酸:先用水冲洗,再以5%硫代硫酸钠溶液或1%硫酸钠溶液洗涤,然后以清水冲洗或涂上2%二巯基丙醇软膏。
⑺氢氟酸: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50%硫酸镁浸泡约半小时,灼伤1d~2d内可局部注射10%葡萄糖酸钙1ml~1.5ml,然后用皮质激素软膏涂于局部并包扎,并用10%葡萄糖酸钙10ml~20ml静脉注射。
⑻酚:先以大量清水冲洗,或直接用75%酒精洗涤,再用25%硫酸钠溶液湿敷。
⑼焦油、沥青:不必立即清除,待病情稳定后用汽油或氯仿、松节油、二甲苯清拭去除粘在局部的焦油或沥青,然后涂上保护膏(皮质激素软膏、维生素E霜等)。
⑽氧化钙(生石灰):先以植物油清除皮肤上沾染的石灰微粒,再用2%醋酸溶液洗涤。
⑾黄磷灼伤后应及早切痂,防止磷吸收中毒。
⑿化学灼伤合并休克时,冲洗从速、从简,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⒀积极防治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4.1.8化学性眼灼伤的救治措施
4.1.8.1脱离接触致病物;
⑴冲洗:眼部化学灼伤后,必需争取时间,就近取得清水或生理盐水,分开眼睑充分冲洗结膜囊,至少持续10分钟。注意冲洗液自流压力不要过大,冲洗要及时、有效。如不合并颜面严重污染或灼伤,亦可采取浸洗,即将眼浸入水盆中,频频瞬目,效果也好;
⑵中和溶液的应用:酸性物质灼伤可用2~3%碳酸氢钠;碱性则以2~3%硼酸, 0.5~1%乙酸、1%乳酸、2%枸橡酸或 3%氯化铵等弱酸性溶液中和;或结膜下缓冲液注射。理论上这些为理想方法,但实际应用却成效甚少,一般不作为主要措施,仍以清洁水即时、彻底冲洗为主;
⑶去除残留化学物: 在急救时,应即去除残留化学物,
尤其要仔细检查结膜穹窿部。石灰伤留下的石灰小粒,可用粘有眼膏的棉鉴粘取之,待裸眼观无异物时,用 0.37% EDTA-2Na溶液冲洗或滴眼。磷灼伤时先用 0.5%硫酸铜溶液洗眼后,再拭除黑色的磷化铜颗粒。
⑷球结膜放射状剪开和前房刺开术:一般用于严重碱灼伤。目的在于消退球结膜水肿,改善局部循环,冲去渗入结膜下的化学物及坏死组织, 使房水更新,减少化学物对眼深部组织的进一步损害。
4.1.8.2防止虹膜后粘连
散瞳。
4.1.8.3睑球粘连的防治
⑴结膜囊玻璃棒分离,每日2~3次。
⑵粘膜移植:适用于较重的结膜灼伤,而巩膜尚未坏死的病例,可作自身球结膜或口唇粘膜移植,藉以去除残留在结膜中的化学物质,改善角膜周围血管网的血液供应,预防睑球粘连。
4.1.8.4防治感染:
抗生素滴眼剂,如氯霉素、庆大霉素眼药水等,每日滴眼3~4次。防止感染,保护创面。必要时可考虑全身抗感染治疗。
4.1.8.5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近年研究表明,化学灼伤后第一周及第4~5周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安全的,第2~3周为危险期。碱灼伤后第一周内,口服强的松30mg/d,能有效地减轻组织的急性损害,减少炎性渗出和因渗出物堵塞或机化造成继发性青光眼的机会。
4.1.8.6维生素C
10%注射剂结膜下注射0.5~1ml,或50~100mg,每日一次。 口服0.3g/次,每日3~4次,可促使结缔组织的形成,减少角膜溃疡和穿孔发生率,对组织愈合起一定的作用。
4.1.8.7肝素
灼伤后早期结膜下注射肝素,每日一次,每次375u(稀释至0.3ml),对溶解角膜缘血栓,疏通和恢复血循环, 减少角膜溃疡和穿孔的发生率具有一定效果。
4.1.8.7其它药物治疗
如柠檬酸钠,胶原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以及血管扩张药物如妥林等。
常见急性职业中毒救治
4.1.9氨中毒
4.1.9.1临床表现
吸入性中毒,轻者眼、鼻、咽喉部有辛辣感、流泪、咳嗽、头痛、头晕、声音嘶哑等,高浓度大量吸入,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支气管黏膜损伤时,可咯出坏死组织,甚至堵塞呼吸道,需密切注意。极高浓度氨吸入时,可发生喉头水肿、喉痉挛而引起窒息,也可出现呼吸抑制、肺水肿、昏迷、休克。
4.1.9.2急救与治疗:
⑴立即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到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上风向)。
⑵如患者发生了喉头梗阻时,应及早考虑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⑶有坏死支气管黏膜堵塞气管时,要及时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⑷氨水溅入眼内:①立即用清水冲洗;②随后用3%硼酸水洗眼;③洗后涂金霉素眼药膏,每日3~4次。
⑸支气管炎和肺炎处理
a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b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c积极防治肺水肿
4.1.10氯中毒
4.1.10.1临床表现:
吸入氯后发生急性眼结膜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重度中毒可发生支气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吸入高浓度氯后,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停止而出现“电击样”死亡。
4.1.10.2急救与治疗:
⑴立即脱离现场,吸氧,保暖、静卧,至少观察12h~24h。
⑵雾化吸入中和剂2%~5%碳酸氢钠10mL~20mL,每次10分钟。
⑶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
⑷解痉、消泡:可选用氨茶碱、博利康尼等。有大量泡沫痰时可喷雾吸入消泡净(1%二甲基硅油)。喉痉挛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必要时气管切开。
⑸对症治疗,剧咳者可给予科福乐或可待因口服,呼吸衰竭者给予呼吸兴奋剂。防治感染,保护心肌,并对症处理气胸、休克、酸碱平衡紊乱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