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主义的基本原理 罗国正 (2021年4月至2021年10月写于广州) 感悟主义这概念在这世界上首先提出并定义是在2010年5月我著的《感悟主义与“生趣”》一文上。同时,我在此文中首次提出人类文化发展,从美学的角度看,共分为七个主义,或七个历史主体阶段。即:原始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感悟主义、和谐主义和天人合一主义。共七个主义、或七个历史主体阶段。意思还包括各历史阶段,也存在着非主体的思潮、形态的存在,这里只重点论述历史主体阶段。定性历史主体阶段的主义。后来经过认真思考、研究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我认为必须要补充多一个主义,即“人―机合一的天人合一主义”。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态势,也是人类在宇宙中,对自由、创造、幸福生活、生生不息的追求的高度概括,当然也是人类本质特性的最高形态的集中表现。人类不断增长的欲望和需要,只有通过人类这主体创造出各种的客体,我这里统一称为“机”来辅助,才能很好地实现。“机”这工具,在发展到“人―机合一的天人合一主义”阶段,显得特别重要。“机”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部分。精神方面工具主要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边缘科学,综合科学及一切可以增加人的正能量的经验、方法、技术、规则、数据等等精神方面的工具。物质方面的工具主要是指人类制造出来的、人们通过运用它,可直接或间接为人实现目标产生积极作用的物体。例如:计算器、机器人、交通工具、医疗设备、种植系统、环保系统、宇宙飞船等等。尤其是当人类要在地球外、或叫外太空去扩大生存、活动空间、繁衍后代,这时更凸显“机”的作用,很多时会分分秒秒都处在“人―机合一”的状态。人机合一的天人合一主义的主要含义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基础上加以进一步发展,从侧重于个人的内修以达到和自然规律吻合、同一,发展到充分运用人的主体创造力,不断制造出新的客体工具——“机”来辅助实现更大的自由、创造力、幸福的生活,从只实际上停留在地球上的修行和很多只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发展运用主体创造的“机”,并实现人与机的配合上,在无限大的宇宙中,不断扩大生存、活动的空间范围和自由度,不断增长人类每个人的生命时间长度,更智慧地把握住宇宙中的各种物质力量,使人类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使人类生生不息,追求达至与宇宙逐步同一。这就是“人―机合一的天人合一主义”的主要意思。其它七个主义,我已在《感悟主义与“生趣”》一文作出了解释,在这里就不再重复。本文主题是讲感悟主义的基本原理,其它暂不多述。 我讲感悟主义基本原理的宗旨是: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感悟、掌握、运用感悟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感悟的基本、正确方法,树立以人为本、以人的价值为万事万物的尺度观念,心生善念正思,追求真理,放弃谬误,增长智慧,提升能力,加强正能量,减少负面影响,强化人的本质力量,以更小的代价,获取更大的自由度、创造力,享受充满活力的幸福快乐、美满如意的生活,不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令人感悟和帮助人正确感悟的原理非常之多,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人类又继续发现更多的原理,以至无穷。这里只能将最主要、最重要的原理表述和作一定解释,所以说是“基本原理”。很多原理已被前人所发现,我也做出一些贡献。将来,还会有人做出补充,增加或修改很多,这是必然的。因为人类探索真理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下面将基本原理介绍: 一、物质、物质运动与道 宇宙是物质的。没有任何空间不存在物质。宇宙里没有绝对的真空。任何物体的运动都是在充满着物质的空间里进行。如鱼在水里游动,或人活动在空间里充满空气、各种射线、各种细微到肉眼看不见的物质等等。宇宙间没有绝对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现象、事情。例如:人的思维活动离不开大脑这物质。任何精神活动都不能没有物质的载体。通常物质表现实体和场。场也是物质的,只是由很细微的物质组成。如磁铁,表现为磁的实体和磁场;人表现为人体和人体场。任何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结果。离开了物质、物质运动无法解释时间和空间。一切空间都是充满物质的空间,一切物质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时间是反映特定空间的物质运动。不存在离开物质、空间的时间。所谓的真空,只是将空气抽出后,又被更细微的物质所填充,不存在绝对的真空。宇宙间不存在不能穿过任何物质的隔壁。例如,杯装开水,隔挡住水外溢,但挡不住温度外泄,让人感到烫手,这都说明:物质是运动的和有更细微的物质在穿越阻隔。 为什么物质一定是运动的?因为宇宙间没有绝对相同的物体,每个物体都有自身的质量、体量、能量等,并与周边的物体发生互相影响,因为各物体和能量及质量、体量等都不相同,影响力也是不平均、不平衡,每个物体都与其它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也是不同。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史和与相邻物所特有的相邻关系史,等等,综合的作用力,都导致一切物体,从绝对意义上说,必然运动。所以说,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万事万物就是在不断打破平衡、运动中变化而发展的,古代的圣贤不懂没有绝对的“空”的道理,所以,他们很多的理念、理论、功法、以至特定的追求,都是建立在错误认识的逻辑起点上。 物质系统,或空间、或宇宙,是无限可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因为有限之界外,还是物质,或还是空间、还是宇宙。宇宙的本性是无限。如果人们为它设限,随着认识的不断发展,就会发现界限不断地被新发现所突破。其中包括对速度的认识,我认为也是如此。 物质运动、或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寻的。很多事物单独去看,充满着偶然性,认真研究,会发现偶然性内在固有必然性。综合很多个别的现象的总体走势,从宏观上长时间观察,并运用统计学和逻辑推理判断等等的知识,人们从中就可以发现其规律。每一件具体物事物,从绝对意义上讲,是在不断地变化,甚至有的难以触摸、确定,但人们一旦掌握了其变化规律,就好办。因为规律具有非常稳定的特性。“道”就包含有规律的意思。所以,很多人主张“悟道”。道、规律是事物运动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人们可预期的、具体客观性的状况。离开实际的事物,不存在道、或规律。或者说,凡存在客观事物,必然有道、或规律在其中。问题只是人们能否感悟到,掌握到,并很好地有效运用。现实中对道、或规律的理解,分三个方面:一是道、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二是认为人们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学习、认识,已经悟到了、并掌握了道、规律,并内化为思想、精神、主观的东西,这种“道”、或规律,即“道法自然”所得。有些人将认识次序搞乱了,将这变为“主观的道”,作为一切思维、推理、判断的第一逻辑起点,忘记了自然的、客观实际的事物才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逻辑起点,这样就很容易脱离实际,犯本本主义的错误,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但这些人有一定的思想、理论基础,一般不会犯大方向的错误。三是认为道、规律是纯主观的东西,一切由心造,这就非常容易在现实中走入歧途而不能自拔。我们应主张第一方面,因为懂得大道理,只是为解决问具体问题提供战略性、方向性不容易犯错误的思路,但在具体实际问题上的解决,有很多细节须人们重新认识,还须具有经验才能很好地处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包含这个意思。事事都有其中的新鲜感。 以上已讲述这些原理和原理之间还可以组合起来应用,形成原理群,运用来思考,应用于实践。这些原理很多都被科学逐步证实,人们面对很多问题,常常要用一个原理群才能将事情办妥,很多实践活动证明是行之有效。如果人们能吃透以上这些原理,直接从思想、认识上奠定了基础,方便人们进一步对众多事物的思考、推理、解释、判断、审美,用于指导生活、学习、工作。 我举些例子说明一下,例如:为什么星球会悬浮在太空中?为什么星体多数是圆形的?为什么地球上的物质、生物多数有弧线形存在呢?为什么本文作者早就知道光速不是最高速呢,其实上面的原理已帮助你找到了答案。又如:为什么人要选好环境来居住呢?人的一呼一吸,从生理系统、到物理系统、环境系统等等之中要注重什么呢?炼密宗气功的声频作用、呼吸作用是什么呢?它是怎样激活大脑的细胞呢?怎样才练出毛孔吐纳法呢?当你掌握了以上的原理,就比较容易感悟到其中的奥妙了。再如:人为什么应该悟道呢?如何在千变万化中把握着不变的东西为我所用呢?如何在绝对不平衡和相对平衡之间寻找生命发展的契机,寻找走向胜利的突破点呢?如此等等,上面的原理,已为你提供了战略性的思路。总之,如果能将以上的原理内化于心,灵活运用,随时都会有机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这是感悟的重要的认识、理论基础,也是破除迷信的有利武器。 二、时空理念 对时间、空间的认识、理解、运用、或感悟的程度,可以把不同的人分出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追求。很多对时空的理解和在实际中使用的计量单位,已决定了成败。一般人对时空的理解和应用,与专业人士、伟人是差别非常之大。单纯就常用时间、空间的计量单位,不同的人是差别很大的。尤其科学家发现了暗物质的存在,明物质只占很少的比例。这样,显性空间与隐性空间事实上是存在的。我们只有对两方面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和事物的发展。所以,对时空的感悟很重要,时空理念,肯定是人们感悟的基本原理。下面对时空理念作简约的介绍: 1、长、宽、高三维,加时间一维,共四维时空。这是人们最常用的时空概念,属于显四维时空。 2、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首先提出了九维时空。因为事物是分阴阳、分正负、分显隐的。显四维、隐四维和显隐之间的O点,或O线,是一维。共九维。 3、事物是立体动态发展、变化的,要正确把握事物这动态立体发展的过程,和较准确地预测发展到未来的态势、定性未来出现的状况,无论从研究的角度,还是现实操作的需要,都须要有事物发展的动态时空观,所以我提出了二十七维时空观,即过去九维、现在九维、未来九维,共二十七维时空 。 4、如果我们设二十七维时空的O点,或O线和时空是在我们的星球——地球里,并以此为标准,这样,只相对地适合地球上的物质运动,但由于宇宙有无限多的空间,里面都充满物质运动,特定层次的物体都存在实体和场,还存在着明物质和暗物质。从人类的感觉和认识去判断,就是存在已知物质、物质运动和未知物质、物质运动。从另一个角度去表述,即存在显性物质、物质运动和隐性物质、物质运动。当我们对地球以外,宇宙其它时空的研究时,所设定的O点、或O线是与地球上所设的有区别,时间也不同,计量单位和方法有差别。这样,因为宇宙无限大,就有无限多的二十七维时空。即:地球的二十七维时空加宇宙里N个二十七维时空,直至无限多个二十七维时空。其数学模型是:地27+N个宇27……直至无限个27维。将来人类有幸能进入宇宙太空中,人机合一的天人合一的阶段,不断在浩瀚广阔的宇宙扩大生存、活动的自由空间时,在宇宙精准地划分不同时区,就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士运用精密的仪器和设备,确立有效的标准。 5、专业人士和修炼者须懂的时空理念。 (1)O点、或O线,是一维; (2)时间,一维伸向过去,一维伸向未来,有二维; (3)显性空间有三维 (4)隐性空间有二十一维,这里作出这样的设定,因为过去的九维、未来的九维、我们现在都看不见,加上现又有三维看不见,一律视为隐性时空。 A、显性空间内存在隐性空间三维; B、因为宇宙任何物体,不存在绝对封闭,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更细微的物质、或叫能量穿过或穿入物体而流动着。所以,物体在过去的空间,留下了或多或少的物质、或叫能量,这些物质或多或少地一直影响着物体、物质的能量和物体的运动。同时,物体本身也流出一定的物质、或能量。这种有进有出的现象,就有空间维度。进入的物质、或能量有三维,离开物体的物质或能量有三维,共六维。 C、当下的空间,即现在的物体同样发生有物质或能量进和出的情况。共六维。 D、未来时空的物质对当下现在时空的物体,也存在吸引或排斥的作用。当现在的物质越来越接近未来的时空时,作用会越来越强烈。未来时空的显性物质(由于距离的关系,当下的人看不清,甚至看不见、或无法感受到,即对当下的人来说,等于是隐性。所以,我在这里将其归入隐性部分),已进入当下的物质三维,已走出当下物体的物质与未来时空的物质呼应、连接等三维,共六维。 以上合计共二十七维 (5)因为当我将O点、或O线移到设定的过去,和将O点、或O线移到设定的未来时,则过去有二十七维,未来也有二十七维。因为设定的过去还有过去;设定的未来,还有未来。 以上总计则有八十一维。 (6)在实践操作上,为达到预期效果,可以使用这样的时空理念: A、客体的长、宽、高加时间共四维。主体、或本体有四维;理论上的理想时空模型有四维;主体、或本体和客体经现实操作后的结果作为对象有四维。共十六维。这样就可以检验出主体的思路、可行性方案、操作过程是否存在问题,以便总结经验,或采取跟进的措施。 B、主体、或本体有九维,客体有九维,理论上的理想时空模型有九维;主体、或本体和客体经按理论时空模型进行现实操作后的结果作为对象有九维,共三十六维。对照后,跟进的道理同上。 C、主体、或本体有二十七维,客体有二十七维,理论上的理想时空模型有二十七维;主体、或本体和客体经按理论时空模型进行现实操作后的结果作为对象有二十七维,共一百零八维。对照后,跟进的道理同上。 …… 事实上,人类早已取得了大量的时间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几乎在所有的领域得到有效的应用。如天文、航天、军事、军工制造、交通、建筑、工农牧业等等等等。计算单位越来越精细。人们日常要过红绿灯,都用读秒来计划时间、空间的运用。中国古人提倡的“天人合一”,就包含大宇宙观的时空理念,并在现实中有效地运用。例如,计算大天文潮的到来;预测地球运行到特定的方位、时段容易产生流行性疾病;人体的经络、血脉的活动,在什么季节、时辰将会有什么状况;中国人早就发明了天干、地支、六十年一个甲子。由于中国人,知道宇宙星体具有相对稳定性,地球的运行具有相对稳定重复的特点,古人发明了指导各方面的农历。对每个人的生辰八字做记录,确定生命体在特定的时空里,感应特定的气场和物质流动。中国农民都是依照中国的农历进行播种和收割;生活、工作、练功等按西方新历是难以进行的。人们还发现很多种子生长到第六代,就和第一代的种子非常一致,因此,有六代轮回之说等等。 时空理念到具体运用,是一门大学问。如果人们能将我上述所讲的时空理念,结合自己的实际,如结合自己所学习、研究的方向,或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工作,可以产生很多很多的感悟。譬如:有个原理是“南北向,是有所向;东西向是无所向”。你怎样理解呢?因为地球是自转地从西向东不断地围绕着太阳转动,从太空上来观察,东西向是在地球的不断自转里,在宇宙中是不断地改变了方向,所以说东西向是无所向,而南北向,则有所向,因为不管地球怎样转动,北极都是朝向北斗。中国古人早就知道这些道理,建房多数坐北向南,床位多是南北向。因为南北向,相对稳定,东西向人在昼夜和睡眠、还是在运作,都被地球带动而产生较大的运动。关于时空的问题,是人类感悟真理的一个大方向,只要留心,处处都可以感悟到时空学问的妙用。 三、宇宙生命发展规律 “宇宙生命发展规律”是我在十多年前首先提出,在二00八年三月我著的《生命的感悟》一文作出解释,将它定义。现将当时的定义摘录如下: 宇宙物质运动有一种大的发展趋势,就是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着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可控自己的方向发展,即物质从没有生命向着有生命,从无意识向着有意识的方向发展。生命一经诞生,就面临着两种命运,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能适应的生命将利用一切可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繁殖自己的物种,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从本能处于这种状态,发展到有意识、自觉的、有计划、有步骤、自为加速地处于这种状态,直至将整个宇宙空间占领;将宇宙所有的物质从无意识状态,逐步变为有意识的状态,从低智慧状态发展到更高智慧的状态。生命的每次真正发展,是表现在种类的整体水平上,并且有较明显的相对稳定性,而不是个别的生命现象。个别的、偶然的优秀现象,是不稳定,很容易消失的。也就是说,任何具有特殊能量的生命出现,其背后必有其种群,不可能是单一、孤独的存在。只是孤单的、唯一的优秀,是很快消失,或被灭绝,唯有种群的优秀,才能长久,并生生不息。而任何具有特殊能量的生命种群,都是不断进化发展而来。而不是从来就存在的。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物种,由于不能适应环境,或无能力躲过宇宙的大灾难,而被灭绝了。但是,在无限大的宇宙空间里,有更多的生命在诞生,前赴后继,直至将宇宙的物质空间最大生命化,而生命又最大程度的自主、自由,直至与宇宙同一。这就是宇宙生命发展规律。 接下来,我又在此文这样表述宇宙生命发展规律: 物质运动有一个态势就是物质自身发展为生命,从而物质可以认识自己、把控自己,并利用一切条件和可能性使这种状态在整个宇宙中最大化,实现生命的最大程度的自主、自由、直至与宇宙同一。这就是宇宙生命发展规律。 经过了这么多年,我重新反复思考宇宙生命发展规律这定义,认为总的思路和用词用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但细节上还是不够完善,现我重新定义如下: 物质运动,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发展为生命。当生命发展到一定的智慧和能力的高度时,就进一步显示物质能自己认识自己,自觉地发展自己,继而扩大精神的力量,形成物质与精神互存、互动、互用的系统,追求产生大宇宙精神的灵魂,将宇宙的物质作为躯体。当物质有一部分发展为生命,生命就会面临着宇宙物质的各种运动的挑战,并只有两种命运的安排,一是适者生存和发展,二是不适者被淘汰,走向灭绝。其中有的生命可以发展到自己认识自己、认识所处的环境,并能不断适应新的环境,自觉把控自己,运用智慧认识和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扩大自己的物种,基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自己的种群在宇宙的时空里实现最大化,实现在最大的时空中获得最大的自由度、舒适度。这种现象肯定不是个体的、个别的生命现象,而是生命的种群进化、联手合作发展的现象。这就是宇宙生命发展规律。 人类若要沿着宇宙生命发展规律不断向前发展,追求最伟大的目标,按我的理解,就必须努力做到人-机合一的天人合一,必须要努力创造并很好地生产出与天人合一相关的,能在宇宙中排除一切困难的“机”,作为辅助,面对外部的一切阻力、威胁,更加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通力合作,集结最大的力量使人类的美好愿景,在无限的宇宙时空里得到实现。 从古至今很多搞研究的人,有这样的猜想,认为无限大的宇宙,必定还有其他生命,有的生命还比人类更智慧。尤其是当天文科学家发现宇宙里有很多很多可以存活生命的星体和人类已经实现可以制造出一些生命之后,更有人确信,在宇宙中存在非常高级的生命,这些生命甚至可以制造出比人类还高级的生命。更甚者,这些人还提出,在地球上通过自然进化出人类的概率是极其微小,几乎是不可能,人类也是这些在宇宙中极高智慧的生命所制造。不管怎样,这种想法都是依照现有掌握的情况进行逻辑推理,还没有确凿的事实根据,属于猜想。但我依然坚信,无论地球以外是否存在生命,或存在比人类更高级的生命,或存在,可以制造人类的生命,甚至制造出比人类更智慧的生命。对这些高级的生命,如果追源溯古,他们最初也是宇宙物质运动演化出来的结果,也是逐步进化而来的。他们的进化规律,也是走不出宇宙生命发展规律的。虽然,被他们制造出的生命,会视他们为神,但他们自知不是全能的神,他们还须努力学习、创造,在无限大的宇宙里,争取更大的时空,获取更大的自由,实现更大的愿望。这是生命的本质特性和生命固有的欲望和使命所决定的,他们也须为种族的群体共同奋斗,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境界。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发展过程,都须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形成特定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