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77|回复: 4

求救:有谁有油田HSE体系建立的程序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9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来公司,因为公司刚刚05年重组,所以HSE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从事这方面的人也对它知之甚少,叫我想想,但是小弟刚环境专业毕业,学的专业知识只是环境污染监测\处理方面的,对HSE体系知道的很少,所以求助各位.
      不知道有没有对这方面很熟悉的同行,请提供一个相关的模式参考一下也行,小弟感激不尽!!!!
发表于 2007-12-3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按照如下要素搞起来的

1 目标管理过程控制文件
可制订文件对目标管理、分解与考核过程进行控制,其内容至少包括年度工作目标的分解、HSE责任状的编制签订,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等。
2 组织机构与职责管理过程控制文件
可制订文件对基层单位组织机构与职责进行明确,文件至少包括基层单位职责、班组职责、员工岗位工作说明书、基层单位组织机构(HSE领导小组、井控小组等)及岗位设置图、倒(值)班等有关管理规定等。
3 能力与培训管理过程控制文件
    可制订文件对基层单位员工能力考核与培训进行控制,文件内容至少包括:
3.1 人力资源配置管理要求、岗位人员持证管理规定,如:
a) 特种作业人员(如司索工、电工等)配置要求;
b) 安全管理、监督人员配置要求;
c) 其他需持证(如井控证、消防证、危化品操作证等)人员配置要求。
d)人员实际配置情况应建立统计台帐,台帐可作为记录存在,其内容至少包括:员工姓名、性别、工种、持证情况等。
3.2基层人员能力考核管理要求,如:
能力考核的时机、考核方式,考核依据、考核记录、考核结果处理等。岗位员工考核依据至少包括《岗位工作说明书》、《岗位HSE作业指导书》和“岗位HSE巡回检查表”规定的相关内容。
3.3 培训与岗位练兵管理要求
基层单位应对培训与岗位练兵组织方式、频次和内容等做出规定:
a) 培训与岗位练兵的形式可包括:班组活动、班前班后会、倒班培训、导师带徒、岗位自学等;
b) 培训与岗位练兵内容至少包括:员工岗位工作说明书、岗位HSE作业指导书(卡)、应急处置预案、岗位HSE巡回检查表等;
c) 实施上述活动应建立的相关培训与学习记录的要求。
4 设备设施管理及操作过程控制文件
    可制订文件对基层单位生产施工、职业安全卫生、环保、计量等设备设施进行管理,内容至少包括:
4.1 设备设施配置要求
4.1.1 主要施工生产设备、职业安全卫生及环保设备设施、医疗器具及药品、计量器具等配置要求。
4.1.2 设备设施实际配置情况应建立统计台帐,台帐可作为记录存在,台帐内容根据设备设施的不同可能包括:
a)主要施工生产设备,列出设备名称、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出厂日期、检修日期、能力评估等;
b) 职业安全卫生及环保设备设施,列出设备设施名称、主要技术参数、出厂日期、检修日期、完好情况、能力评估等;
c) 特种设备及安全装置,列出特种设备及安全装置的检查日期、有效期等。
d)劳动防护用品,列出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日期、检验日期、有效期等;
e)医疗器具及药品,列出医疗器具及药品的规格、型号、性能及使用范围、出厂日期、有效期等;
f) 计量器具,列出计量器具名称、精度等级、周检日期、有效期等。
4.2 设备设施定置管理、定人定机管理、油水管理、封存管理、设备技术资料管理、巡回检查等要求。
4.3 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的管理要求。
4.4 所有设备均应制定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这些规程中应包含风险削减和控制的内容。
5 物料管理过程控制文件
可制订文件对基层单位物料管理进行控制,内容至少包括:物料的到场检验、储存及检查、领用与回收、废旧物料的处理等管理内容,以及建立相关记录的要求。
6 风险管理过程控制文件
可制订文件对基层单位风险管理进行控制,内容至少包括:
6.1 危害因素辨识的要求
6.1.1 固有危害因素的辨识
描述在现有设备设施常规作业条件下固有危害因素辨识的组织、人员、危害识别的时机和方法。
6.1.2 新增危害因素的辨识
描述针对设备设施变更或场所变更带来的作业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气候条件、业主要求等各种变化,对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的规定。
6.2 制定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的要求
6.2.1 描述针对所有危害因素逐条制定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并将所有风险削减措施列入《基层队HSE建设考核标准》“标准化现场”部分,将与岗位员工巡检有关的内容摘录到“岗位HSE巡回检查表”中;将所有风险控制措施列入《基层队HSE建设考核标准》“标准化操作”部分,将与岗位员工操作有关的内容摘录到《岗位HSE作业指导书》中;同时,结合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对原有设备设施操作维护保养规程和工艺技术规程进行修订和完善。
6.2.2 危害因素识别及风险削减控制措施的制定应建立“危害因素清单”。
6.3 风险评价的管理要求
6.3.1 风险程度评价
推荐采用定性评价方法,明确风险程度评价准则,以确定重要危害因素和一般危害因素,以便有重点地对重要危害因素及其风险实施控制。
6.3.2 风险可允许现状评价
采用“检查表”进行评价,管理人员依据“基层队HSE建设考核标准”、岗位员工依据“岗位HSE巡回检查表”进行检查,检查评估时间包括开工前、施工(生产)过程中,开工前检查出的问题在未得到整改前不允许开工作业,施工过程中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难以保证安全生产时应暂停作业。
6.4 应急的管理要求
6.4.1 结合危害因素辨识结果,识别固有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紧急事件),编制应急处置预案,预案内容至少包括:基本概况、可能发生的事故(紧急事件)、应急组织机构、应急依托资源、各类事故(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善后处理等。
6.4.2 针对移动场所现场环境变化带来的新增危害因素,对其可能导致的事故采取的应急行动纳入《HSE作业计划书》的要求。
6.4.3 应急处置预案培训、演练的要求。
6.4.4 应急物资管理的要求。
6.4.5 实施上述活动应建立和保留相关记录的要求。
7 施工(生产)管理过程和作业过程控制文件
可制订文件对基层单位生产作业管理过程和作业过程进行控制,文件至少包括:
7.1管理过程控制要求
    描述施工作业前的策划、施工技术交底、施工过程组织协调、作业结束后地貌恢复、工完、料净、场地清等管理要求。
7.2作业过程控制要求
应在危害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制定操作规程,规程中应包括风险控制措施(岗位HSE作业指导书)。
7.3 应建立施工作业过程中有关记录的要求。
8 危险作业管理过程控制文件
    可制订文件对基层单位危险作业进行管理,内容至少包括:
8.1明确危险作业项目及其分级、作业许可审批权限、审批要求,作业过程控制措施、应急要求等内容,建立各基层单位“危险作业项目清单”。
8.2 危险作业在开工前需办理作业许可,对相应措施是否到位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检测、防护、监护和应急演练。
8.3 保留相关记录的要求。
9 相关方管理过程控制文件
可制订文件对基层单位涉及的相关方作业进行控制管理,包括对相关方资质进行审查、风险及作业配合告知、现场教育、作业过程监督、作业后评价以及保留有关教育、培训、相关方告知、监督检查等记录的要求。
10 检查与检测管理过程控制文件
可制订文件明确对基层单位HSE管理和生产作业过程进行检查与检测的要求,内容至少包括:
10.1 HSE检查的要求
a) 描述基层队检查的频次、时机和要求。基层队领导、安全管理人员依据“基层队HSE建设考核标准”对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操作进行检查;按设备巡回检查表对设备设施状况进行检查。
b) 描述岗位巡回检查的频次和要求。岗位员工应依据“岗位HSE巡回检查表”在开工前、施工过程中、工作结束后按规定频次开展岗位巡回检查;按岗位设备巡回检查表对设备设施状况进行检查。
c) 履行上述要求应建立的记录要求。
10.2 明确特种设备、安全装置(压力容器、压力表、安全阀、正压呼吸器、漏电保护器等)的检测要求,明确定性和定量的测量方法、频次和内容,保持检测状态标识或检测记录的要求。
10.3 明确计量器具的检验要求,保持检测状态标识或检测记录的要求。
10.4 明确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方法和内容,以及保持相关监测记录的要求。
11 针对不符合的管理控制文件
    可制订文件对基层单位发现的各类不符合实施管理,内容至少包括:
11.1 对各种检查发现的不符合的管理要求
a) 管理缺陷。描述各类监督检查(上级检查、基层自查等)发现的管理缺陷的整改要求。
b) 隐患管理。描述各类监督检查(上级检查、基层自查、设备巡回检查、员工岗位巡回检查等)发现的隐患的整改要求,包括隐患的登记、评估、落实整改负责人、明确监控措施,必要时制定管理方案,以及保留相应记录的要求。
c) 违章管理。描述各类监督检查(上级检查、基层自查)发现的违章行为的整改要求,以及对违章行为进行登记、分析、上报和处罚,保留相关记录的要求。
11.2 事故(事件)的管理要求
包括明确报告程序、时间,保护事故现场,协助对事故(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措施以及保留相应记录的要求。
11.3 产品不合格的管理要求
    包括不合格品的登记、标识、隔离、评审、处置以及保留相关记录的要求。
12 信息交流管理过程控制文件
    可制订文件对基层单位信息交流进行管理,至少包括:
12.1 基层队HSE会议制度
至少包括开工前动员会、班前会、现场会、工作分析会、阶段总结会、作业完成后的评估会等,以及保留相应记录的要求。
12.2 报告制度要求
描述通过报告、报表实现的信息交流,包括作业报告、作业报表、值班记录、完工报告等。(可含在各项作业过程中,以记录形式体现)
12.3 现场警示标志制度
描述现场警示标志悬挂或张贴的方式、内容、数量、位置等要求。(可含在各项作业过程中,作为作业过程中的一项控制内容)
13变更管理过程控制文件
可制订文件对基层单位人员、设备、工艺变更产生的风险进行管理,内容至少包括:
13.1人员、设备、工艺方案变更时要开展的审批要求、风险评估,措施传达等,并保留相应记录。
13.2 也可以将人员、设备、工艺等的变更管理要求写在前面有关章节中,而不在制定单独的变更管理制度。
14 文件与记录管理过程控制文件
可制订文件对基层单位文件和记录的管理进行明确,内容至少包括:建立受控文件、在用记录、在用标准、在用法律法规清单,各项规章制度文本配置到位、有效,明确发放、回收、借阅等管理要求。
15  考核与总结回顾管理过程控制文件
    可制订文件对基层单位的自考核与总结回顾明确管理要求,内容至少包括:
15.1 基层队自考核管理要求
应明确考核频次、依据,建议依据“基层队HSE建设考核标准”,从“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现场和标准化操作”三方面进行考核,保留考核记录。
15.2 基层队总结回顾管理要求
应规定总结的频次和内容,一般包括:
a) 固定场所应定期(按月、季、年等)进行总结,移动场所项目完工后进行总结,作业频繁项目每月进行总结等。
b) 总结内容至少包括目标完成情况、监督检查问题整改情况、人员素质状况、设备设施完好情况、各类文件执行情况、相关方控制情况、实施岗位“两书一表”的收效及不足等,应保留相关记录。
发表于 2007-12-3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要素一个(或多个盒子),至少包括这15要素,可根据单位实际增加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这么详细的解答
发表于 2012-2-23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7 09:41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