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pelezhang

山东“8.17”溃水事故追(#237 李毅中:不能出了事故就以自然灾害为由推卸责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1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事故刚发生就被地方媒体定性为自然灾害,可又有多少人相信呢?
我更相信:
三分天灾
七分人祸
发表于 2007-8-21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最新情况如何,还有救吗?
发表于 2007-8-21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8-21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都说不出了.
发表于 2007-8-22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啊.我的矿工同行兄弟们.但愿又有奇迹发生!
发表于 2007-8-22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幸被我言中,奇迹不会发生,救援工作马上就要停止了,看看老李头这次怎么说,还要表彰吗?还要庆功吗?还要创造奇迹吗?
发表于 2007-8-2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生还机会约等于零。
发表于 2007-8-22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损失上亿元,难道就以"天灾"释了?
发表于 2007-8-22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21日“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慰问款给“8.17”煤矿用于救援和善后处理!
————还不够5条人命的赔偿款。。。。。。
发表于 2007-8-22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表水治理措施:
1、合理确定井口位置。井口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或修筑坚实的高台,或在井口附近修筑可靠的排水沟和拦洪坝,防止地表水经井筒灌入井下。
2、填堵通道。为防止雨水雪水等渗入井下,在矿区内采取填坑、补凹、整平地表或建不透水层等措施。
3、整治河流。1)整铺河床。2)河流改道。
4、修筑排(截)水沟。山区降水以后以地表水或潜水的形式流入矿区,地表有塌陷裂缝时,会使矿区涌水量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可在井田外缘或漏水区的上方迎水流方向修筑排水沟,将水排至影响范围之外。
发表于 2007-8-22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没有责任吗!!??

看到华源和名公煤矿所发生的事故,我们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人员深感悲哀.说是事故也好,自然灾害也好,总之,我们的矿工弟兄们被困井下了!!说黑心矿主也罢,说管理不力也好.难道政府没有责任吗?那么大的水,为什么不开闸放水?为什么不事前预防?雨季到来,那些水利部门的人干什么吃的??河床下有矿井,为什么不制定并实施预案???
   光靠事后救灾,有用吗?
   那个矿,我们去过.昨天晚饭时,我们公司的同仁不约而同地为那些苦难的矿工兄弟敬了三杯酒,祝他们平安无事!政府,别让我们的希望落空!!!
发表于 2007-8-22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产不忘安全!在中国,由于忽视安全管理,设备安全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不多了,什么时候这些企业主们能对生命与健康多几分重视呢?
发表于 2007-8-22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道管理局(所或处)。。。。。。
发表于 2007-8-22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就是事故一件接一件,安全就是救灾???天啊!
发表于 2007-8-22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歌功颂德!陕县刚刚成功救援披红戴花,侥幸胜利,这边就立即出了塌天大祸,171条人命还是未知数。
我的感觉:专家分析山东矿难171人属于自然灾害有一定道理,但是比较牵强附会,有推卸地方政府以及安监局责任的嫌疑。毕竟华源矿难171人淹没于井下,责任重大。如果把责任引导到矿井方面,比如说矿井临近汶河附近,比如说矿井未制定防洪应急预案,比如说矿井对暴雨形势下洪水下泄未作临近砂井渗水下泄应对措施,那么,地方安监难辞其咎,那么地方政府、地方安监、乃至安监总局面子上总很过不去!
况且,刚刚河南陕县紧急救援洪水下溃,然后成功救出矿工69人,被李一中局长大肆夸张成近年来最成功的救援案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山东华源171人未被救出,不是现场扇了安监局耳光吗?
陕县成功救援的客观条件是,暴雨下完又比较及时终止,然后该矿井下人员少,开采界面浅,人员大都集中在浅部,很侥幸,否则并不是李总局长所吹嘘的那样。很尴尬的是,那边河南陕县紧急救援后的庆祝以及国家级的大肆表彰刚结束,这边山东就发生了这样同类型的矿难,安监总局很难堪,专家很容易在这样的背景下,把责任比例往自然灾害上大推特推!
中国政治背景下的安全管理,必须结合中国特色,所以大家才觉得专家好象被政府收买了!没有办法!
发表于 2007-8-22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真定性为自然灾害 太可悲了
依旧不懂一个78万吨的矿怎么就下去700多人?
搞人民战争?人海战术?
发表于 2007-8-22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地方政府对夏季汛情早作准备,假如能够及时提前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假如能够很明智地加固堤坝,洪水就不会决堤而出,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淹没矿井的悲剧了。假如华源煤矿填实那口废弃的砂井,洪水就不容易迅速灌入井里,如此惊人的悲剧也就不容易发生。假如煤矿的排水系统一切完好,且有专人职守,洪水初灌时就能及时排出,矿井里的人们就能及时逃生。假如暴雨天那些煤矿领导能够及时良心发现,假如当地政府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和提示,煤矿就能迅速停产,矿工就会及时撤出,也就不会有人被困矿井。假如东都井口不被封住,就会有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个井口出来,至少也不会有那么多矿工被困矿井之下。哎……一起洪水淹没煤矿众多人生生被困井下的悲剧,被匆匆定性为自然灾害,是否太过简单了?是否太过轻率了?是否太过令人惊诧了?
发表于 2007-8-23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消气,听听这首歌曲吧

发表于 2007-8-23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6 职业健康 的帖子

这位专家卜昌森,据说原是山东新汶或者肥城矿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调到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当副局长,这次当专家组长,分析水情救援就行了,******?那位什么卫民,是山东科技大学所谓的教授,据说是一通三防专业的,****?
发表于 2007-8-23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悲剧早日结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7-16 10:55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