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返回首页 安全人

骆勇001 https://bbs.anquan.com.cn/?175867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对于一个安全从业者来说,想要提升自己,一定要做好以下三点

热度 1已有 1532 次阅读2023-2-13 16:30

对于一个安全从业者来说,想要提升自己,一定要做好以下三点1)多读书、读经典 (2)多思考、多交流 (3)强大的心理、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勇气。你可能觉得老生常谈,但是真正能同时做到以上三点的人,请问有几个呢?       不过在此,我还是要感谢我的导师,他对我给予的巨大帮助,成为了我留在这一行的持续动力,也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起因       言归正传,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最近一段时间,我又成功地让各大安全同行交流微信群把我踢了出来,而且越来越感觉到,我开始有点自闭了,非正式的言语交流很多时候确实不能把问题说清楚。就在今天,我被一个自诩“出过国”、贩卖英文资料的群主给踢出群了,而他这么做的理由是因为我在质疑他的英文资料是否有相应的版权,并且好心提示他拿没有版权的资料谋利,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让他吃官司。尽管对充满善意的他人如此蛮横,足以显示此人人品之低劣(一个出了国的人,现在穷到居然做这些见不得人的买卖,这也许就是报应),但是我写这篇文章的起因之一是因为他在之后没有底线地兜售他的歪理邪说。加之我在其他群,每当与同行交流“取得成功的国外先进安全理念”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因此写下这篇文章。什么是取得成功的国外先进安全理念?       在大学时,我的研究方向就是安全原理、安全管理,而我的大学毕业论文主题则是弹性工程。这套理论体系,按照我们的说法才是名副其实的“国外先进安全理念”。但是很可惜,这个研究领域目前还有待开发、理论体系非常不成熟。        可能这时候你发怵了:不成熟的东西?那我还是把它束之高阁好了,用的时候拿出来吹吹牛,不用的时候压箱底落灰;我可不敢实践,万一出事了怎么办?轻则丢掉工作、挨个卖房子都补不上的罚款,重则直接牢底坐穿;我上有老下有小,我进去了,老婆改嫁睡别人炕,孩子天天被后爸打、被同母异父的兄弟欺负,年迈的父母没有人赡养,得个大病连准备后事的人都没有,死在街上发臭了都没有人管。想想就头皮发麻呢,我担不起这个风险。哦,对了,我还有很多房贷要还。       没错,这就是大部分读者此时内心的真实写照。但此时我要问你另一个问题:那你为什么认为“杜邦十大安全理念”、“5s”、“精益管理”这些就是已经取得成功的“国外先进安全理念”?如果你认为这些理念成功,请拿数据说话,请问你了解过实践这些理念的企业其安全相关数据吗?我这里的所指数据,并不是单指事故数量,也包括财政信息,“follow the money”,假如一个企业在安全方面的巨额投入使其几乎没有利润空间,那么在安全方面取得的成功是否可以归因于“安全理念”,我认为是要打个问号的。问题是,我给你一张发票,你怕是都看不懂吧?你根本不具备判断某一安全理念是否“合理、科学、可行”的能力,请问你有什么资格评价哪些理念成功、哪些理念先进、大家该学习哪些理念?所以,你所谓认为的“取得成功的国外先进安全理念”,都是别人灌输给你的想法。至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如此。       前几日,当我在谈及美国核潜艇部队的一些做法、经验的时候,有人质疑:人家出了事故也不会告诉你。但我对此的回应则是:常识判断,潜艇和飞机一样,微小故障、未遂事故很多,人家不会公开很正常,你会没事就聊你们家灯泡坏了几个、你在炒菜的时候被溅出来的油烫几次吗?不过一旦发生重大事故,船员基本上没有生还的可能性,必定是大规模的群死群伤。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有没有隐瞒的可能性?我认为,这取决于公众有没有监督这一机构的透明、公开的渠道,但是更取决于公众中有没有人愿意为了寻找真相而主动探索其他的渠道,而这样的人往往归类于一个社会中“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当这样的事故发生时,会不会要求家属保密,这个我承认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资源也没有平台去实地调查;但是常识告诉我们,赔偿是几乎必有的,同时大规模的伤亡意味着一大笔赔偿金支出,那么只要在财政透明的前提下,“follow the money”,拆东墙补西墙,这里多一笔钱,那里就要少一笔钱,而在美国,财政透明是一种现实。       可能今后来个“错峰赔偿”、“分期赔偿”,使得获取这种渠道的难度大大增加,但我只是在抛砖引玉。为什么我就能想到这一层面,而很多同行没有想到呢?可能我的选择错了,但是我知道我错哪了:缺乏对这一理念形成背景的了解,看来我还不够强大。怎么改正错误呢?我出身贫寒,既不会考试也不会包装自己,没有钱出国,实地了解是不太可能了,因此只能多看书、多思考,改正错误也要考虑成本的,不是吗?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没有多实践?回到上文,我指出的有关财政的路,你可以自己去试试,看看能不能走得通——记住,很多错误并不只是你的原因,很多事情是你没有办法改变的。这就是我的态度。我不能保证我所说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真理,但是我尽量做到有理有据;在我看来,结论的对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在思考过程中的所犯的错,所以我很乐意别人找到我的错误、挑我的毛病。        综上所述,什么是“取得成功的国外先进的安全理念”?我没有办法回答,因为这是一个伪命题。即便是为弹性工程理论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学者,也从来没有说过弹性工程是一个“先进的安全理念”。主要有三大问题需要回答1)如何定义“已经取得成功”? (2)如何定义“先进”一词? (3)你想要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针对第一个问题,一般来说,你们所讲的“成功”,意思就是“零事故”。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就拿近两年来说,因为疫情导致很多企业停产,停产期间企业零事故,能说明企业的安全做得好吗?诸如此类的原因,上文已提及这个问题,因此不再赘述。       针对第二个问题,“先进”一词,意思是位于前列,可为表率。但是同样面临一个问题:有前后就有排名,有排名就有比较,有比较就有标准,“没有标准的比较都是耍流氓”。那么问题来了,你排名的标准是什么?       第三个问题,要结合前两个问题。不难发现,前两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每个人想法不一样,“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不是问题,致命的问题在于没有形成共识。如何判断有无形成共识?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相关主题文献的最高引用量。有一本弹性工程的经典著作,引用量已经3800多了,至少我没有见到研究杜邦安全管理理念的著作引用量可以达到这么高。但是,二者在国内的知名度完全与其引用量高低相反,这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站在风口上,再肥的猪也能被吹上天”,要不就是有人在背后通过精致的宣传和自己掌握的广泛的社会资源制造了这个“风口”,要不就是一股强大力量的介入,来一场安全业界版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是一小撮人的刻意而为之,而作为芸芸众生的你,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1.你从众的懒惰心理。认为大众的选择一定不会错,所以直接把大众的选择拿来,变相让大众来代替你思考、判断。2.你追求名利的急功近利。当你粗浅地了解某一理念的大概轮廓时,你可以在公司的安全培训中夸夸其谈,对完成公司派发给你的任务可能也有一定助益;当你又进一步了解了这些理念之后,你如果有创业天赋,甚至可以以此做出文化产品来获取更多的利益和名声,而且完全不用理会和担心对自己的质疑,因为质疑你的人会因为自己是另类而显得自己格格不入,并因此遭受排斥,无法获得有效的宣传工具,因此即便质疑你的声音再尖锐,只要让他变成“哑巴”,他就不会影响你的利益。你能获利,不是因为你的水平有多高,而是利用了大众猎奇、信息闭塞的弱点: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出国都是一种奢望,你跟他们谈一点国外的理念,他们就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觉得新鲜;就算是你给他们说了错误的内容,你是他们唯一了解这些内容的途径,他们从哪得知你说的对还是错?海因里希法则,作为每一位安全从业者应该都知道的常识,请问有几个人了解过其出处?海因里希提出这个结论的时候,其中对于轻伤、重伤和死亡的定义标准,和现在一样吗?这个问题你拿不到最原始的资料是没办法回答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信息闭塞程度。       回到最初的问题,什么是取得成功的国外先进安全理念?在我看来,对于一群不思进取、总想着不劳而获的人来说,这个问题问得太早了,因此我也没办法做出回答。对他们个人来说,抓紧时间提高自己,这才是一个正统的理念。对国外安全理念的看法       由于我们并没有就“取得成功”、“先进”两个词的定义达成一致,因此我不得不在此使用“国外安全理念”一词来进行概括。       就我目力所及,国内安全界对国外安全理念的看法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洋务运动”,一派是“义和团”。两个团体的性格和真实的历史极为相似:“洋务运动”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没有明确表达但潜意识中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西体中用”;“义和团”派,主张民粹主义,常以“文化自信”、国外安全理念在国内实践失败的案例为由,全盘否定国外安全理念。       但是,双方的主张我都不认同,因为双方犯了两个共同的错误:(1)首先,就是认为所谓的理念,就是一系列做法、经验而已,并且双方经常以某一做法是否在国内取得成功作为争论点。《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戏谑地说,天天喊恢复传统文化,结果一碰到事,立马把祖宗的训诫忘得一干二净,这就是两方的做派。事实上,两派为何会犯同样的错误,原因非常简单:有利可图、成本低并可实现短期回报。这里的“利”、“回报”未必一定是金钱报酬,也有可能是当自己对此高谈阔论的同时改良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赢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与好感。如果说,观念的内核只是一个做法、程序,那么你需要了解并记忆的只是一系列步骤而已。很不幸,事与愿违,如果你去百度“理念”一词,其含义可以总结为:“看法、思想、观念”。从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同时,想要深刻理解一套思想、一种看法,那就不得不了解当时的历史、当时的背景,如果你不满足于只是了解,你想形成自己的看法,那你还要“兼听则明”,开发不同的渠道听取不同的声音,交叉对比,此时,你会面对大量的不确定性,你的疑惑会越来越多。只有极少数人能走到这一步并止步于此。况且我目前并没有提及之后你将会面对的质疑和你对自己错误的修正。如此看来,后者的成本确实很高,尤其是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我不会出于维护我立场的目的,告诉你后者的回报有多么丰厚,甚至可以告诉你,你就是有可能血本无归。所以,我并不认为双方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但是我理解并尊重他们的选择。(2)其次,双方的争论点聚焦于做法上面,将其视为工具,但有工具就有目标,他们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安全第一”,将安全作为优先考虑项:这本无可厚非,毕竟他们是安全从业者。但在实际过程中,他们对于这一目标的追求,往往会倾向于“不计代价”、“零事故”。知道为何我经常提及的安全著作《safeware》会有如此惊人的引用量吗?因为书中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由于计算机的引入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系统设计的发展方向一定是朝着实现多目标的方向发展的(想想你手头的智能手机,对比一下很久以前使用的大哥大,你觉得他们用的芯片一样吗?你觉得他们功能一样吗?你觉得把智能手机的芯片塞到大哥大里面会不会是一种浪费?);但是这也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系统集成度的增加必将带来系统复杂性的增加,正所谓“贪多嚼不烂”,人类对于复杂性的处理能力、对于风险的控制能力,其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系统发展的速度,因此在系统中安全必须与系统需要实现的其他目标进行折中,而不再固定为优先考虑项。而安全从业者要做的,就是找到实现安全与实现其他系统目标之间的平衡点,同时充分考虑成本问题。如此一来不难看出,他们的思维水平、他们对现实的认知,都还处于非常低下的层次。        抛开双方所犯的共同错误,“洋务运动”派也有很多其他错误:“师夷长技以制夷”,你没有看错,在“国内安全界知名人物、中南大学安全工程教授王秉,从出身到现在发表的所有文献、著作,引用量加起来还没有一本《safeware》高”的情况下,他们认为国外都是“夷”;“义和团”派则充满了反智的言论,经常对自己根本一无所知的事物发表不可理喻的看法,不禁让人联想到以前的xxx,你们懂的。总结       在我看来,国外安全理念,不过是远在地球其他角落的一部分人的想法、观点而已。我们在思考他们的想法时,最有价值的便是提炼他们的思维方式;同时,多角度考虑问题、多交流,交叉比对不同看法,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且在与他人不断的交流、思想碰撞和坚持不懈的阅读中完善自己的想法。蓦然回首,这一过程,便是你培养自身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结论的对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后记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他在专业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并且不厌其烦地和我交流问题。要知道,和我有过线上接触并且与我有过交流经历的人,都知道我不是一个善茬,尤其在讨论安全问题的时候,和我交流你会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我很尊重我的老师,但是并不代表我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不会问他尖锐的问题,恰恰相反,我们的交流中,彼此不惮于就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进行探讨。如果换成是读者你,你大概率早就跟我分道扬镳了。话说回来,一直是老师在帮我,我却没能帮我老师什么事情,感觉过意不去。因此,我打算去做一件事,以作为我对他的回报,而完成此事对我本人来说也是一次飞跃的提升。故本公众号将暂时停更,时间暂定为3个月,也有可能更长,各位可静候佳音。       其次,感谢目前仍在订阅没有取关的粉丝们,我这个公众号没有什么名气,发表文章数量少、频率低,文章篇幅冗长且欠缺专业的排版,没有开发视频节目,也没能给各位读者带来直接可以拿来用的“干货”。“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能给读者们带来的,是你在读完我的文章后对你自己的改观,让你今后的人生之路有更多的可能性。细心的读者们会发现,最新发表的几篇文章,经常会讲很多人生哲理,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随着订阅我公众号的粉丝不断增加,里面也有很多读者并非是安全从业者,他们的加入,更多是因为我的价值观、我的正气,而我也很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影响他们。早在本公众号创立之初,我就在简介中写到,我将原创高质量的文章,至少我认为,我问心无愧,我做到了这一点。可能有时候我的话很难听,让你感觉到很不舒服,但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当你根深蒂固的信念开始动摇时,那是一种千刀万剐的痛啊,你会反抗,这都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最后,这篇文章是我化茧成蝶前的收官之作,希望大家能够不吝钱财、略微打赏。多多少少不打紧,只是每一份打赏都是对我的一份肯定,而且我也会信守承诺,将这笔钱用于购买我需要的资料,而非用于他处。但即便没有打赏,我也不会停止更新文章,更不会打开需要付费才可以阅读全文的选项,因为我认为这么做不地道,毕竟每个人都有了解真相的权利。

路过
1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4-6-16 06:58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