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91|回复: 34

事故预防培训+Word+文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4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预防培训档案,别人给的,给大家共享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要就算了,竟然也没有人顶。伤心。。。。
发表于 2009-3-17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for your share
发表于 2009-3-18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楼主以后把内容说明白,捧场的朋友会多起来!
发表于 2009-3-18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理解斑竹的心情,在这里支持!
发表于 2010-9-15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还挺多的。
发表于 2010-9-16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斑竹  理解斑竹
发表于 2010-9-17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还挺多.支持斑竹
发表于 2010-10-14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0-10-19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发表于 2011-2-20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顶
发表于 2011-2-20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谢谢
发表于 2011-2-21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不能像听故事一样去工作哦
发表于 2011-2-22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1-2-22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谢了!
发表于 2011-2-22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非常好的呢,大家顶啊!给力!
发表于 2011-2-23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培训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遵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求对全体员工进行“各类事故预防”的培训,现将该培训讲义发给你们,要求近两周内培训完毕,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将12月4日进行考试,望各部门负责人遵照执行。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008-11-20

各类事故的预防
一、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1、操作吊车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好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2、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3、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上岗证人员进行指挥,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二、触电事故的预防
触电事故和其它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当流经人体电流小于10mA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仍至人体窒息(“假死”状态),在瞬间或在三分钟内就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事故是极易发生的。所以,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伤者。
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
1、用电应制定独立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按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应该进行验收手续。
2、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3、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4、根据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
5、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6、 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
7、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离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8、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9、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通过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一车间不能同时存在TN—S或TT两个供电系统。注意事项有:
a)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而将另一部设备不做保护接地。
b)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总电房配电柜两侧做重复接地,配电箱(二级)及开关箱(三级)均应做重复接地。其工作接地装置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值4≤Ω。
c)所有振动设备的重复接地必须有两个接地点。
d)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
e)电动设备和机具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一箱保护,严禁一闸多机,闸刀开关选用合格的熔丝,严禁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熔丝。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f)电源线必须通过漏电开关,开关箱漏电开关控制电源线长度≯30m。
三、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大多数公司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防火措施不力,极易发生火灾;由于大量使用乙炔和氧气,如盛装乙炔和氧气内的钢瓶储存方法不当,使用不规范,也容易发生因气体泄露而产生的气瓶爆炸事故。因此,加强对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是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公司利益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有效措施。
(一)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基本安全措施:
1、组织措施
a)要建立、健全消防机构。要成立义务消防队,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b)要加强对员工、外来工进行消防知识的教育,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灭火技能的培训,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每年要进行不小于一次的消防演练。
c)办公场所、集体宿舍、设备、材料堆放场所要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
d)制订事故发生时的扑救方案和人员疏散步骤、方法和路线,使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
2、管理措施
a)相关部门要按规定设置乙炔和氧气瓶的库房,气瓶储室通风要良好,在库房门口张挂醒目的放火警示标志,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
b)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存放要符合有关规定。
c)在易燃易爆场所动火作业,必须先做好动火和防火安全措施,方可动火作业,动火时要设专人值班,随时观察动火情况。特别是酒精流涂的地方,与铁水浇注非常近,现场班长必须做好防护。
d)严禁对盛装过有可燃气体的容器进行焊接或机械切割。
e)焊接(动火)作业操作人员必须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焊工证后,方可上岗,在作业时应做到“八不”“四要”、“一清”。
f)集体宿舍的用电要由持证电工安装,不准乱拉乱接电线,不准在电线上挂衣物,不准在宿舍内使用明火、电炉、气化炉具,不准使用电热器具,严禁躺在床上吸烟。
g)仓库存放物品应分类储存,甲、乙类物品和一般物品以及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间、分库储存。
h)储存丙类固体物品的库房,不准使用碘钨灯和超过60瓦以上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的灯具。            
i)库房内设置的配电线路,需穿金属管或用非燃硬塑管保护,每个库房应当在库房外单独安装开关箱,做到人离断电,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
j)厨房不准同时使用煤气炉、柴炉和油炉。
(二)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应急措施:
1、发生火灾和爆炸,首先是迅速扑灭火源和报警,及时疏散有关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治。
2、火灾发生初期,是扑救的最佳时机,发生火灾部位的人员要及时把握好这一时机,尽快把火扑灭。
3、在扑救火灾的同时拨打“119”电话报警和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及领导报告。
4、在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立即指挥员工撤离火场附近的可燃物,避免火灾区域扩大。
5、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区域进行保护。
6、及时指挥、引导员工按预定的线路、方法疏散、撤离事故区域。
7、发生员工伤亡,要马上进行施救,将伤员撤离危险区域,同时打“120”电话求救。
四、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般常见的中毒事故主要有苯中毒、液化石油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遇到中毒紧急情况时,必须:保持冷静;确保自己安全; 报警和电话求援; 将患者移离危险区; 实施第一救援。
   (一)防止苯毒的技术措施
1、通风不良的车间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玻璃钢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抽风机把苯等有害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
2、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苯中毒和铅中毒。
3、涂刷冷沥青,凡在通风不良的场所或容器内涂刷冷沥青时,必须采取机械送风、送氧及抽风等措施,不断稀释空气中的毒物浓度,如果只送风不抽风,就会形成毒气“满溢”而无法排出,仍易中毒。
(二)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技术措施
    凡是含碳的物质如煤、木材等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会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且不易解离。一氧化碳的浓度高时还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而中毒。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环境,如燃烧、浓烟,且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伤员有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昏厥等症状特征,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要注意保暖。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注射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硷或回苏灵等,同时给氧。也可对昏迷者人中、十宣、涌泉等穴针刺,待病人自主呼吸、心跳恢复后方可送医院。
(三)防止液化石油气中毒的技术措施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组成液化石油气的全体碳氢化合物均有较强的麻醉作用。但因它们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常压条件下,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无影响。若空气中的液化石油气浓度很高,从而使空气中氧含量减低时,就能使人窒息。中毒后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并有四肢麻木的感觉障碍,接触高浓度时可使人昏迷。
     对此类伤员要立即脱离现场,解衣宽带,保暖,吸氧。使用脑细胞代谢剂,如细胞色素C、ATP、辅酶A和维生素C、B1、B6、B12等静滴。有呼吸衰竭者可用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洛贝林  等。
发表于 2011-3-4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参考参考
发表于 2011-3-12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学习啦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4-6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7-17 04:16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