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内置式安全止流底阀技术条件》(HG/T3912-2006)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化学机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山阳化工设备厂、中化标准化研究院、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由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7月26日发布,2007年3月1日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储运设备用罐车内置式安全止流底阀的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供货要求。适用于储运多种化工液体介质的设备(如汽车罐车和火车罐车)用内置式安全止流底阀。
一、内置式安全止流底阀定义、特点与安装
1、定义:
内置式安全止流底阀(又称紧急切断阀、海底阀、底阀)是一种安装在汽车罐车、火车罐车或其他储罐罐体的底部或底后部,储运过程中处于关闭状态,出现事故时,能防止罐中物料泄漏,卸料时用气压、液压或手动控制开启的阀门。
2、特点:
2.1内置式结构设计。内置式结构设计是阀体的主要部分在罐内,密封机构不受外侧影响。
2.2外侧切断槽。外侧切断槽设置在阀门壳体根部,能够有效吸收车辆受撞击破坏管道所传递的能量,从断裂槽处阀体断裂,从而保证内置密封机构的完好,避免物料泄漏。
2.3远程控制。远程控制一般由手动控制系统的软轴或气动控制系统的开关实现。
3、安装
内置式安全止流底阀安装在罐体(储罐)底部或底后部,阀体的内置部分伸入罐体内部,通过螺栓与焊接在罐底的凸台相连。出料口通过卸料管路与球阀或其他阀门连接。底阀在自然情况下处于常密闭状态。卸料时通过操作控制装置打开底阀,卸料完毕后通过此装置恢复密闭状态。
二、解决的问题与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卸料系统多数采用串联式双道截止阀设计,一般为蝶阀球阀组合,通过卸料管路与罐体相连。
结合众多槽罐车交通事故案例,车辆追尾、侧翻所导致的卸料管道开裂、断裂,致使危险化学品泄漏现象屡见不鲜。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保证罐体的正常卸料,又要保证在可能出现的交通事故中不因管道的损坏而导致物料泄漏。结合上文内置式安全止流底阀的构造和特点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过程中,底阀处于常密闭状态,阀门的阀瓣由于受到弹簧的预紧力,而解决了罐车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道路起伏不平而可能出现的阀瓣起跳问题,避免阀门的间隙性泄漏(内漏)现象。如果遭遇交通事故,即使罐体卸料管道及阀体被破坏,底阀内置部分密封机构依然完好,确保罐内物料不泄漏,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