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安全协议开孔作业、珠光砂涌出掩埋民工 一、事故经过 由于水钢氧气厂3#制氧机组空分塔内有V701、V703、V706、V708、V1、V7、V8阀门存在泄漏和严重跑冷现象,造成空分工况调节困难,影响生产稳定,更换塔内这些阀门,必须将空分塔内珠光砂全部扒出。故在此次检修中安排空分塔扒、装珠光砂检修项目。2006年1月5日氧气厂计划当晚21时进行扒珠光砂作业,因空分塔内容器温度达不到工艺要求(此时,空分塔顶温度为-173.1℃,未达到-30℃左右的温度),因此,该厂部决定将扒砂时间推迟到转天6日上午进行。 2006年1月5日,下午17:30左右,氧气厂机动科黄某,通知包工头陆某将扒砂民工在1月6日早8点带到厂大门口集中。黄某早上8点进入氧气厂时,未见施工民工在厂门口,待8:20黄某再次来到厂门口,此时民工已陆续到达厂门口,黄某电话通知厂安全科李某到场进行安全教育。李某回答说:“没有签安全协议,不能进厂,我不能先教育”。黄某找毕某汇报,毕某叫黄某向厂领导汇报,黄某到调度室向厂领导汇报,陈副厂长说:“安全协议未办,绝不能干活,我们协调办理安全协议的事情”。严副厂长叫黄某和他到安全科处理安全协议的问题,在此期间,氧气厂保卫科邓某已进行消防教育后去开科务会。在此过程中141名扒砂民工,在手续不完备的情况下,已进入工作现场,(民工如何进入厂区作业,省安监局事故调查组正有待落实)。 制氧车间3#机长林某早8点左右安排罗某、张某、赵某到3#制氧机空分塔顶拆卸塔顶人孔板螺栓,将人孔板拉出缝隙,安排蒋某、蔡某、杨某拆卸塔底四个人孔板部分螺栓,为扒珠光砂作业做准备。塔底每个人孔板共有28个螺栓,其中1#、3#、4#人孔上、下对角各留一颗螺栓未动,2#人孔有上、下对角留三颗螺栓未动。 9点27分,厂调度杨某向3#制氧机机长林某下达停止空压机运行、停止塔内加热的指令。9点32分,空压机停止运行,3#机机长林某安排上述操作人员按停止加热程序进行塔上关闭吹出阀、加热阀作业。在9点35分左右主控室在场人员刘某、林某看见门窗外有大量珠光砂粉尘飞扬,待视线清晰后,刘某到现场观看,发现东西侧有大量珠光砂堆积。 3#机长林某准备向3#制氧空分塔内容器进行充氮保压,在作准备工作时发现东侧珠光砂快速流出,有人被埋,立即到主控室电话通知厂调度杨某,时间为9:51分(发生事故时间),同时组织当班人员进行抢救。 3#制氧机空分塔高48510mm,容积2000m3,珠光砂量约2000m3,涌出量为1300m3--1350m3,大量的涌出的珠光砂将现场部分作业的民工淹埋,导致10人被淹埋,当场在1#、2#人孔侧救出3人,7人被淹埋的民工救出时已窒息死亡,21人被珠光砂沫侵害眼部、呼吸道,送往水钢医院住院治疗。 一、事故原因 1、空分塔下人孔板被取下,由于珠光砂流动性强,导致珠光砂瞬时大量涌出,将在场等待装砂作业民工淹埋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氧气厂扒珠光砂作业,在机动处未下达批准外委施工手续,也未到安全处办理安全协议审批手续,擅自开工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氧气厂安全技术规程没有明确规定排砂人孔的开度大小,安全技术规程不健全。凭经验开人孔板是本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说明1:以往打开排砂人孔板均由制氧车间操作工具体操作,在生产科、机动科、厂领导及施工方均在场进行确认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开孔板作业。 说明2:开孔板作业的方法,一般是先卸掉下部螺栓并松开上部螺栓,缓慢将人孔盖板底部移开,视珠光砂的流出量的大小决定移开人孔板下部的开度。此次,未按上述操作方法开人孔板,何人将人孔板取下,省安监局事故调查组正在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