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27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气防基本知识
2.1 气防器材的选用条件
过滤式防毒用品是通过滤毒药剂来滤除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当劳动环境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浓度低于19%时,就不能使用。另外,一种防毒功能的滤毒药剂只能在规定的毒物种类、已知的浓度范围、一定的气温条件以及有限的作用时间内起防护作用,故一般不能用于“罐内作业”等险情重大、现场条件复杂多变的检修作业。
隔离式防毒面具是依靠本身的自给氧气、空气或通过导气管送风、吸取有毒区外的洁净空气。因此,适用于缺氧、毒气成分不明或浓度过高的劳动环境。它的使用时间和活动距离,分别受自给氧气、空气容量或送风吸气管的长度限制。
过滤式防毒用品的使用及保养
2.2 选用原则:
在使用防毒面具前应了解使用的场所的氧含量、环境温度及H2S的浓度,在预定的范围内和有效的防毒时间内使用,切勿弄错。硫化氢浓度越大,防护时间越短。当硫化氢浓度大于规定使用范围及空气氧含量低于19%时禁止使用,必须使用隔离式防毒面具。
2.3 过滤式防毒面具
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使用条件是,空气的氧含量大于19%,环境温度为-30~40℃,毒气浓度应小于1%。
2.4 结构与性能
过滤式防毒面具,有头罩、导气管、滤毒罐和背包组成。各种滤毒罐按其性
质划分,不同标号的滤毒罐外部均涂各种醒目的颜色。
2.5使用前的质量检查
(1)气密性检查:其方法是使用者戴好面具后,用手堵住进气口,同时吸气,若感到闭塞不透气时,说明面具是基本气密的。否则,应用手捏法逐段检查罩体、呼吸阀、导气管是否漏气。
(2)外观检查:
①罩体:首先检查橡皮表面是否发霉发黄、无油污,再将橡皮各部位分别拉伸一倍到一倍半,观察有无砂眼、裂纹,放松之后,应能迅速复原。特别是边缘部位应用日光灯或灯光照看,无砂眼、裂纹。眼窗、口鼻罩、阀门及通话器,应检查是否完好,安装是否牢固。Y型管是否堵塞,金属部分有无变形、生锈、裂纹、镜片是否破碎,透明度如何。
②导气管:可作适当拉伸,检查有无孔洞、裂纹,放松之后,应能迅速复原,螺纹接头应不生锈、无变形,橡皮圈应完好且连接紧密。
③滤毒罐:检查有无锈痕、表面有无破裂、压伤。螺纹是否完好,罐盖罐底塞是否齐备,罐内有无垫片。用力摇动时,如有响声,则是装填不实,可能产生偏流,就不能使用。
④正确佩戴:
规格选用:头面罩要选择合适的规格,使之边缘与脸部贴紧密,眼窗中心在眼前正前方下一厘米左右。正确选择头罩不仅能保证气密性能,而且能减轻罩对头部的压力和减少有害空间的影响。
部件的正确装接:使用前应将导气管与头罩的螺丝旋紧,另一端与滤毒罐的螺丝连接,但不旋紧。然后手握滤毒罐,使头面罩自然下垂,滤毒罐的侧方接缝处于一直线上,再旋紧外套螺帽,以保证各部分连续密合。
保持气流畅通无阻:使用时必须记住,事先拔去滤毒罐底进气口的胶塞!否则,易发生窒息事故。此外,导气管应防止压瘪或扭弯,影响通气。并要注意外来干涉的物料堵塞滤毒罐底进气口和呼吸阀。
3. 空气呼吸器的使用
(1)空气呼吸器有独立的供气源和低压报警装置,故它不受使用位置和距离的限制,适用于任何种类,任何浓度的有毒气体,缺氧环境和毒物成分不明的场所;
(2)使用前应检查确认空气瓶、欠压报警器、需求阀、导气管和面罩是否完好,空气瓶的压力不低于12.0MPa(30.0MPa的压力瓶应不抵御24.0MPa);
(3)打开空气瓶供气阀,然后关闭供气阀,按下放压按扭检查报警器是否正常。背上气瓶,先戴好面具,检查确认面罩边缘是否漏气。
(4)全开气瓶供气阀,连接呼吸面罩,调整呼吸后待命;
(5)当作业中低压报警器报警时,就立即停止工作退出毒区,待更换备瓶后方可继续作业。
(6)空气呼吸器设置在气防柜或专用箱中,应防晒、防潮、远离热源;
(7)应经常检查空气瓶压力、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校验工作。
4. 送风式长管防毒面具的使用
(1)使用前,应先调节好送入头罩的进风量,然后戴上头罩,系好腰带,确认呼吸正常后方可进入现场。
(2)现场应设专人监护,确保新鲜空气的正常供应。
(3)当采用压缩空气作为气源时,还应做好空气的脱水、脱油工作。
5 现场气防救护规程
5.1 急救规则
(1)发现有人中毒或其他伤害,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立即将受害者移出毒区进行抢救,并拨打“4333”和“2333”电话,向消防大队气防站和医院求援,并电告分公司安环处和总调;
(2)在发生多人中毒的情况下,当班班长应迅速组织班员进行救护工作,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切断毒源,把患者抢救出毒区;
(3)在事故状态下,救护人员必须戴好防毒器材进入毒区抢救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救护人员必须注意自己防毒器材的使用情况,若感到情况不或身体不舒服时,应立即退出毒区;
(4)进入危险性较大的毒区时,必须两人一组。
(5)事故区伴有骨折、烫伤的患者。应仔细加以防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若不能将患者迅速移出毒区,须给其戴上相应的防毒面具;
(6)患者移出毒区后,应放在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的地方,立即解开衣领、腰带等,以保持患者的呼吸畅通。如患者的衣服被毒物污染,须脱去衣服,在冬天应注意给患者保暖;
(7)如患者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硫化氢、一氧化碳中毒,氮气、二氧化碳窒息的患者,可使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来急救;如患者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急救。
(8)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必须进行到患者能进行稳定自主呼吸或经医生鉴定确已死亡为止。急救完毕,救护负责人应将救护情况向医生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救护现场;
(9)凡进入毒区参加抢救的人员,必须作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统一指挥,有条不紊。
5.2 人工呼吸法
人工呼吸法适用于呼吸已停止,但心脏仍跳动或刚刚停止,还有体温的患者。
(1)压迫式人工呼吸法:
①施行压迫式人工呼吸法的准备;
把患者抬出现场放置在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的地方,立即解开其衣领、腰带等,以保持患者的呼吸畅通。脱去妨碍呼吸的衣服,在冬天应注意给患者保暖,防止受冷;
仔细检查患者的胸部、背部、上臂有无骨折、脱臼、严重灼伤,否则不能进行压迫式人工呼吸法;
使患者嘴张开,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假牙、食物、血块等堵塞物,拉出舌头保证呼吸道畅通。
②压迫式人工呼吸法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把患者放在硬质平地,并处于仰卧位状,背部稍加垫;
救护人员分腿跪在患者的腰部两侧,双手五指伸开,拇指向内放在胸廓下部,其余四指向外放在胸廓肋骨上;
施救人员前臂伸直向下,稍向前压迫,形成呼气,然后放开双手,利用患者胸廓弹性恢复原状形成吸气,如此循环进行。
注意事项:
压迫胸部不可用力过猛,动作要缓和、均匀,以防骨折。每分钟频率为14~16次;
不得压迫患者胃部,以防压出食物,吸入肺部;
不得间断,必须有人替换,替换后频率应与原动作频率相同;
施行人工呼吸时,应耐心施行到患者出现稳定自主呼吸或医生确定死亡为止,中途不得停止或间断。
③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应按照以下各项要求进行:
使患者的头部尽量后仰,让鼻孔朝上,头部不要垫高;
救护人员跪在患者头部的左边或右边,用一只手捏紧患者的鼻孔,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掰开嘴巴,如不掰开嘴巴,可向鼻孔吹气;
深呼吸后,紧帖掰开患者的嘴吹气(也可隔一层纱布),吹气时,要使患者的胸部膨起,每分钟14~16下为宜;
救护人员吹气后换气时,放松患者的嘴或鼻,让其自动换气。应坚持进行,不可中断,直至医生参加抢救为止。
④对停止心跳的例子,适宜采用恢复心跳的急救措施,即用左手掌放在患者的左胸口上,用右手在掌上轻击数下,若心跳仍未恢复,应采用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⑤作心肺复苏术时,须按以下要求进行:
将患者衣服解开,仰卧在地上,不可躺在松软的地方;
救护人员分腿跪在患者的腰部两侧,双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口窝稍高一点的地方掌根部放在胸骨下部1/3处;
以救护人员上身的重力,用掌根右节奏地冲击地垂直向下(脊椎的方向)挤压,使胸骨下陷3~5厘米,每秒种挤压一次;
挤压后,掌根很快后部放松,让患者胸部自动复原,血又充满心脏,每次放松使手掌不必离开胸壁。应坚持进行,不可中断,直至医生参加抢救为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