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805|回复: 115

关于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已发安监总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3 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国家安监总局:
       2010年新年伊始,我国相继发生了若干起安全事故,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安全事故的发生使许许多多的孩子失去了父母,有的甚至成了孤儿,造成了家庭的极不和谐状态,而家庭又是整个社会的一分子,只有千家万户的和谐才能促进我国整个社会的和谐。
    我国提倡“以人为本”,可见在任何情况下人都是摆在第一位的,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去换取带血的GDP,温总理曾经说过:“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作为代价”。
    从事安全管理的人最重要的是要具备最基本的安全意识,一个没有安全意识的人或者说一个对安全工作没有兴趣的人去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其结果可想而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意识决定行为”,一个没有安全意识的人怎能去主动排查各种事故隐患,既然事故隐患不消除,难免出现安全生产事故,这是具有因果关系的。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就是人的管理工作,应有效利用现有的安全从业者人力资源,管理好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我泱泱大国,仅靠几个领导、几个部门的有限工作人员去进行安全监督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就是全天候跑断腿也是忙不过来的。我国目前通过认证和考试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的已有十多万人,从这十多万人对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重视,足可见其对安全工作的热情和对安全工作具有的积极态度,目前应对这批人进行充分利用,否则将造成安全专业人士的极大浪费。如果说“十一五”是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启动阶段,那么“十二五”就是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使用阶段(“十三五”是成熟阶段)。所以我想对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针对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使用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仅供总局领导参考:
       1、由于安全管理工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隐性的,很多单位都抱着侥幸的心理,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导致安全管理人员待遇低下,直接影响安全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所以应从立法层面,提升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地位,提高其待遇,在企事业单位及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依法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使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成为一个具有极大社会吸引力的执业资格,以引起全社会对安全工作者的重视。鉴于目前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人数,建议现阶段在高危行业和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依法强制配备;在非高危行业依法逐步配备(可以规定一个过渡期)。
       2、抓紧理顺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的关系,目前二者工作交叉重叠,有矛盾的地方。个人认为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应该包括安全评价师的工作内容,如果一个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连一个安全评价都做不了,对一个安全事项不会进行安全评价,分不清安全风险程度大小及如何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还谈何进行安全管理。如同一个国家注册会计师和专职会计师一样,国家注册会计师不能从事专职会计师的工作,那岂不是笑谈?不能本末倒置。建议下一步重新修订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大纲时增加安全评价的内容,使注册安全工程师掌握安全评价知识。同时还应理顺总局颁发的安全证书和各个系统自己内部考核发的安全资格证书的关系,一个安全生产工作,证出多门,又杂又乱,也不好进行管理,建议应该统一资格证书进行规范管理。
       3、如果《注册安全工程师条例》近期能顺利出台,建议在“十二五”期间,抓紧修订《安全生产法》,目前《安全生产法》已不合时宜,并同时抓紧制定《注册安全工程师法》,争取早日出台,使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真正走上法制化轨道,使该项制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提高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权力,使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不受其他外来因素干扰,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为注册安全工程师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5、目前生产经营单位多数都配备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在当前“安全第一”已不再是一句口号的情况下,建议在生产经营单位积极推行“安全总监”制度,安全总监由国家一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担任,安全总监直接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具有绝对的安全生产事项决定权,使真正懂安全的一级注安师走上安全管理的重要领导岗位,避免非专业人士在安全管理重要领导岗位盲目瞎指挥,毕竟安全管理重要领导岗位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岗位,应给予极大的重视。
       6、我国安全生产是两级责任主体——政府和企业。为了让注册安全工程师更好的为政府和企业服务,建议政府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注册安全工程师实行执业津贴制度,凡是注册安全工程师依法注册后都将享受政府执业津贴,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执法队伍人员严重匮乏的今天,让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工作成为我国安监系统人员工作的外延,将大大缓解安监系统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7、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和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依法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作为单位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事项年审核报等工作及单位招投标工作的必备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制约以上单位主动依法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避免《注安条例》出台的注安配备政策成为一纸空文。

    以上供参考。

                                                                                                                                       沈阳的注册安全工程师

                                                                                                                                                 2010-1-13


本文内容我已将稿件投寄安监总局和中国安全生产网,在国家安监总局主管的“中国安全生产网——监管监察(业务探讨)”专栏刊登发表了。

[ 本帖最后由 whj1974 于 2010-1-13 13:0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安全分 +100 收起 理由
8883693 + 50
汉五弟 + 5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3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鸟用
发表于 2010-1-13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  持
发表于 2010-1-13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真有道理,非常支持
发表于 2010-1-13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13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PS愿望很好,且楼主费心思考分析劳累了一下。但从目前现实来看,它又是很难实现的愿望?其一是主体第一责任人怎么过渡到注安,这是个很难的问题?总局有那个能力号令其它主管部门吗?其二是注安安评一家人,各有所长;其三是安全总监经理正在试行,但那个。。。其四是安全真的第一了吗?总之,注安能争取到:象安评一样有一项法定签字权就已属不错了。。。
发表于 2010-1-13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望很好  但有用吗
发表于 2010-1-13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
发表于 2010-1-13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有道理。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不要太悲观。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项新生事物被全社会接受,必然会经历一个艰难的历程。我想未来注安的道路是光明的。经济发展和安全管理本是一对“矛盾体”,越是追求高速的经济发展,各行各业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就越多,我国刚是工业化初期,所以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前景,随着国家政策的一步一步出台,一定会越来越明朗的。要有信心。

[ 本帖最后由 whj1974 于 2010-1-13 10:59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3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支持,希望顶到安监总局去。。。
发表于 2010-1-13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应该有想法,应该有突破
发表于 2010-1-13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国家的回复
发表于 2010-1-1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生产法》已经在修订了,只是没有通知你而已。
发表于 2010-1-13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
发表于 2010-1-13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有点道理的,不是瞎说的,就看国家态度了,整个一个打非年都过去了也没有什么动静
发表于 2010-1-13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支持 大声的支持
发表于 2010-1-13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不重视没有办法
发表于 2010-1-13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  持
发表于 2010-1-13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法很好,可能实现起来需要不少时间,少则十年八年,多则一万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7 20:16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