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48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河南洛阳警方近日破获一起发生在地下4米深处的案件——34岁当地男子李浩在长达两年时间里,秘密在外购置一处地下室,耗时1年开挖地窖并将6名歌厅女子诱骗至此囚禁。本月初,该案因一女子的举报电话而告破。
地下室、拐骗、两年……历数任何一个与这起悲剧有关的关键字眼,即便只隔着薄薄新闻纸,公众也能感受到那种沉重。我们无法想象类似影视片中的人性之恶,竟然就发生在庸常生活里。嫌疑人李浩从容不迫、坚硬冷酷的作案举动,早已将自己带入人心的囚笼,更挟持了公众对于生活最基本的感观与经验。
在李浩身后,是不能直面的道德崩圮。然而,此案仅仅是人性的灾难吗?也许,任何一起刺痛围观者的非常态事件,最终都可找到其难以被理喻的良善坍塌过程。不过,理性的分析首先需要将作恶者还原到“普通的人”,然后才能追问神秘的悲剧链条:李浩何以如此丧心病狂?
不能简单地妖魔化。阅读并不详尽的新闻报道,可以进行类似推理与联想:李浩是一个家境并不宽裕的底层公职人员。其生活中的哪些现实落差与断裂,导致其心理开始欲望膨胀,性格也变得怪僻暴烈则不得而知。我们不能说它们就是该案发生的原由,但或许有着某种联系。
在该案中,同样需要被关注的是受害者身份:歌厅女或小姐。在这个服务行业并非完全消隐的社会环境中,这种身份注定了她们要不顾一切去“讨生活”,甚至也为她们被李浩所诱骗、囚禁提供了某种“条件”。缘于自身能力与资源的缺失,也注定了她们难以获得及时解救。
为这样一桩案件写下结语或许很容易,将挑战接受底线的罪恶归咎于人性幽暗也很简单,不过那些急需被拯救的悲剧,绝不仅仅是罪与罚的彰显。这一点需要清晰意识到:没有只停留于低俗表象的案子,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地下室罪恶,一切都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我们需要跳出惊愕与难以接受,从社会秩序与生态的层面去更深入地接近它,这才是被拓宽的最大真相。
人性崩圮也有其发生的逻辑。如果社会运行的秩序不能更好地纠偏,接近“和谐”,如果底层者不能走出带有风险的生存现实,那么在这个最好抑或最坏的年代,那些创损的人性如何重生、麻木的人性又如何复苏?我们需要省思,更需重塑社会价值逻辑的链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