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楼主 |
发表于 2006-5-7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到我在杜老板夫妻的支持下开始“强化管理”的时候,才发现,管来管去,还只是管了我一个人。原因很简单,再有哪位亲戚胡乱抢单,扰乱了市场的话,我这边提出来责罚措施,杜老板老婆就立即将当事亲戚叫过来,温柔的劝诫一番,然后,亲戚恨我入骨,反倒更加肆无忌禅的生事。于是一个月的功夫下来,除了我的工资被扣得七七八八之外,别的人,丝毫也未受影响。<br/> <br/> 到了第三个月,我为了摆脱困境,劝说杜老板建立区域负责人制。<br/> <br/> 什么叫“区域负责人制”呢?就是将杜老板老婆的亲戚按他们自己的要求分成几个区域的营销小组,每个小组各有一个负责人,几个组员,负责人的提成高于普通成员,如果小组中的组员胡闹的话,就撤换负责人。<br/> <br/> 事实上,直到这时候,我才彻底的弄清楚了这一大家子人究竟应该如何管理。<br/> <br/> 因为这一家人的利益分配格局已经形成,所有的亲戚们都已认同了这一格局,并在一格局之下紧密的团结成为铁板一块,所有的问题就是因为这块不可分割的“铁板”所带来的,要想解决问题,就得先把这块“铁板”拆开。<br/> <br/> 他们是骨血相连的至亲,还能有什么力量动摇他们这一超稳定的架构?<br/> <br/> 只有利益。<br/> <br/> 在这家企业我只不过呆了三个月,却将泰勒的古典管理学从头至尾的推导了一遍,从此我也意识到利益是打破一切均衡的根源,或许这一推论并不正确,但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至今还未遇到一个反例。<br/> <br/> 有关这一概念,后来在我撰写《总裁韦小宝》一书的时候,专门举了一个例子,例子中说一群彼此团结的看家狗,纵然它们是多么的忠于职守,但只要丢一块骨头过去,它们就会陷于争啃骨头之中再也顾不上看门护院了。<br/> <br/> 用这个比喻来形容我过去的老板,多少有些不敬。但是,当时的情况,确实总是让我想到群狗争啃骨头的这样一幅画面。<br/> <br/> 公司原来的考核标准是非常公平的,无论远亲近戚,一视同仁,但此时突然分出来区域负责人,而这个负责人却可以坐享其成,于是,所有的亲戚们立即争吵起来。直到这时候,我才发现在这支亲戚团队之中,实际上早有几个隐密的团伙存在,不是我不敏感,除非到了利益相争阶段,这种团伙被亲族关系所掩盖,外人根本无法发现。<br/> <br/> 总之,骨头丢过去了,接下来的事情,就看杜老板怎么操作了。<br/> <br/> 我又替杜老板安排了一下,示意他要将那几个隐密的利益团伙拆分开来,让他们分别进入不同的地域,而后又是一剂猛药:<br/> <br/> 以后的管理考核,不仅要考核每一个亲戚,还要按小组来考核,小组中任何一个人如果敢乱搞的话,扣全部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奖金。而这笔奖金,是从他们的提成中事先拿出来的,虽然拿出来的时候是均匀的,但等到再发出去的时候,却说不定会落到谁的手中了。<br/> <br/> 一人犯错,全体遭受连累,而且最终肉还是烂在锅里,只不过是从这家的存折挪到了另一家的存折而已,杜老板老婆能够接受的。既然这帮家伙别人管不了,那就让他们自己管自己好了。要想让他们自己管自己,除了利益,还是利益,此外没有别的办法。<br/> <br/> 利益,利益,永远的利益!<br/> <br/> 于是众亲戚们从此成为了利益相争的“同事关系”,让他们撕下脉脉温情的亲族面纱,打破脑袋去吧!<br/> <br/> 想一想,不过是就是成立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部,原本是一件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的事情,却让我费了如此之大的周折,这多半是我个人能力太差的原因。<br/> <br/> 我把这些方案移交给杜老板,由他负责晚上在床上说服老婆。<br/> <br/> 然后我递过去一纸辞职书。<br/> <br/> 杜老板眉开眼笑的在我的辞职书上签了字,他好象巴不得我快一点离开。<br/> <br/> 一瞬间我真的很伤心。<br/> <br/> 但又很开心,我总算还了他屈尊枉顾的人情债,从此我们谁也不欠谁的了。<br/> <br/> 回家过年。<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