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66|回复: 0

[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3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08pt; mso-char-indent-count: 9.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ff9900;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如何策划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span lang="EN-US">(</span>简称<span lang="EN-US">OSHMS)</span>策划是基于用人单位现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现状,依照<span lang="EN-US">OSHMS</span>标准的要求,对用人单位建立的<span lang="EN-US">OSHMS</span>进行整体设计。用人单位根据策划的结果建立文件化的体系,并有效进行。体系策划应基于以下几点来考虑:一是用人单位现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现状,即初始评审:二是体系建立所依据的<span lang="EN-US">OSHMS</span>标准:三是用人单位所在行业技术、管理水平。体系策划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制定用人单位的方针、制定风险控制计划、明确机构和职责、制定目标、编制管理方案、设计体系文件框架。<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1&nbsp;</span>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的制定<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1</span>.<span lang="EN-US">1&nbsp;</span>方针的内容<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span>国家经贸委颁布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span lang="EN-US">2001(</span>简称《审核规范》<span lang="EN-US">)</span>中关于方针有八项要求,其中前三项是对于方针内容的要求,概括起来是<span lang="EN-US">“</span>三个承诺,一个适合<span lang="EN-US">”</span>,即<span lang="EN-US">“</span>对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对体系持续改进的承诺,对预防为主的承诺,适合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性质<span lang="EN-US">”</span>,用人单位制定的方针至少要包括这四部分内容。<span lang="EN-US">“</span>三个承诺<span lang="EN-US">”</span>比较好涵盖,而适合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性质不太容易体现。多数用人单位用<span lang="EN-US">“</span>体现<span lang="EN-US">XX</span>公司风险或<span lang="EN-US">XX</span>行业风险<span lang="EN-US">”</span>来描述,但有些用人单位的经验更值得借鉴,如供热公司用的是<span lang="EN-US">“</span>稳定运行<span lang="EN-US">”</span>,对于供热系统,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用人单位最为关心的,一旦锅炉不能稳定运行,则预示发生事故或不符台。<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1</span>.<span lang="EN-US">2&nbsp;</span>方针的制定过程<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span>《审核规范》要求:<span lang="EN-US">“</span>确保与员工及其代表进行协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有要素的活动<span lang="EN-US">”</span>,也就是全员参与。体现全员参与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渠道:一是采用有奖征集的方式。用人单位发布有关方针征集的通知,所有员工均可以按照通知中的要求制定方针,投稿到公司的贯标办,贯标办把好的方针整理出来,最后形成公司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二是召集公司某些骨干,请员工代表<span lang="EN-US">(</span>可以是工会代表<span lang="EN-US">)</span>参加,参照其它用人单位的方针,根据用人单位的特点制定出适合于自身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span lang="EN-US">
                                <br/>&nbsp;&nbsp;&nbsp;&nbsp;1</span>.<span lang="EN-US">3&nbsp;</span>方针的形式<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span>《审核规范》对此无特别要求,一般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类似<span lang="EN-US">16</span>字方针或<span lang="EN-US">24</span>字方针的形式,在其下面有对方针每一句话的注释;另一种形式是一大段话,几乎涵盖方针的所有要求。前者主要被我国的大多数用人单位采用,特点是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如我国的安全方针<span lang="EN-US">“</span>安全第一,预防为主<span lang="EN-US">”</span>;后者主要被外资、合资或受西方影响较深的用人单位来用,他们结合自身特点,将规范要求的内容几乎全部体现出来,这主要也是来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众所周知,一些西方国家做事非常严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或制度等有要求的一定做到,为了体现并严格按标准的要求去做,不惜笔墨,尤其在其规章制度或作业文件上更是细致入微,完全体现了规范化的思想。<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2&nbsp;</span>制定风险控制计划<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span>针对风险评价的结果进行有效控制,体现<span lang="EN-US">“</span>风险分级管理<span lang="EN-US">”</span>思想。应用风险评价方法至少把风险分为两级,即可承受风险和不可承受风险。对于可承受风险可以保持原有的控制措施,对于不可承受的风险,应制定控制计划。<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span>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包括控制措施和监督检查,体现<span lang="EN-US">“P-D-C-A”</span>思想,即通过计划、实施与运行、监督和检查、评审构成体系的运行系统和监控系统,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控制措施主要考虑以下六种方法:一是制定目标、管理方案;二是制定运行控制程序或作业文件;三是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计划;四是培训与教育;五是监督和检查;六是保持现有的控制措施。<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span>前两种方法可以作为直接的控制方法来应用,因为它们是从技术上、管理上来控制或降低风险。第六种方法不能单独使用,因为不可承受风险是在考虑现有控制措施情况下评价出来的,也就是说,现有控制措施无法控制在此危害。第三、四、五三种方法须与最后一种方法结合使用,如第三种方法应急预案与响应计划,主要针对潜在的或紧急情况出现时采取措施,控制或减少事故、职业疾病、财产损失,而在潜在或紧急情况出现之前应该有预防措施,以避免紧急情况出现或减少损失,即使象地震、洪水,预防措施可以是在建筑设计时考虑防震结构,筑防洪堤、沟等。又如员工在作业场所应佩戴护耳器,在作业指导书里明确规定并且在《劳动防护用品控制管理程序》里规定定期购买、发放护耳器。而有的员工在作业场所内作业却不佩戴护耳器,查找原因发现,是没有意识到不佩戴护耳器会造成危害<span lang="EN-US">——</span>职业性耳聋。针对这种情况,只有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使其明白危害的后果,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现有控制措施,加上培训的方式更为有效。<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3&nbsp;</span>明确机构和职责<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span>有些用人单位认为安全工作是安全部门的事情,与其它部门没有关系,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安全与每一位员工息息相关,安全部门主要行使的是监督、检查的职责。《审核规范》中的<span lang="EN-US">17</span>个要素从始至终贯穿一个思想<span lang="EN-US">——</span>全员参与。<span lang="EN-US">OSHMS</span>贯彻要素管理的思想,即<span lang="EN-US">17</span>个要素中的每一个要素都需要有一个主责部门管理,众多的相关部门协助。建议用人单位在划分要素职能分配表时,把<span lang="EN-US">17</span>个要素尽可能均分到各职能管理部门。<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span>根据《审核规范》的要求,应明确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与风险有关的岗位人员、员工代表的职责。一个设计完备的机构和职责应达到:<span lang="EN-US">“</span>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span lang="EN-US">”</span>。<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4&nbsp;</span>目标的制定<span lang="EN-US">
                                <br/>&nbsp;&nbsp;&nbsp;&nbsp;</span>制定目标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现在部分用人单位的<span lang="EN-US">OSHMS</span>目标仅考虑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上级单位的硬性要求,如重大伤亡事故为零、重大设备事故为零等;另一方面是通过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得出的不可承受风险。仅仅考虑这些是不能满足要求的,根据《审核规范》的要求,制定目标时应考虑不可承受的风险、相关方的要求或合理化建议、法律、法规的要求、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用人单位的技术、资金、人员素质和经验以及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和所在行业状况等方面的内容。另外,制定的目标应具体、可测量。如有的目标定为:降低事故发生率,这种目标首先是不具体,事故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其次是不便于测量,降低多少无法量化。<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5&nbsp;</span>编制管理方案<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span>有目标就一定要有相应的管理方案。《审核规范》要求:<span lang="EN-US">“</span>用人单位建立旨在实现目标的管理方案<span lang="EN-US">”</span>,也就是说管理方案是为目标服务的。管理方案包括实现目标的责任部门、方法、起止时间、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管理方案还应包括用什么样的方法<span lang="EN-US">(</span>有些需要一些复杂的计算公式<span lang="EN-US">)</span>对目标进行检查、考核。需要注意的是管理方案可以与用人单位的技改技措联系在一起。根据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管理方案可以复杂,也可以简单。<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6&nbsp;</span>设计体系文件框架<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span>体系文件一般分为三级,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管理手册阐明用人单位的<span lang="EN-US">OSHMS</span>方面的发展方向,是职业安全健康行动纲领和指南。管理手册结合《审核规范》要求和公司的具体特点,对<span lang="EN-US">OSHMS17</span>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一方面作为用人单位内部管理和决策的依据,另一方面向相关方展示用人单位在<span lang="EN-US">OSH</span>方面的情况及发展态势,以及供第三方认证机构之用;程序文件是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方法和途径的文件,一般供管理层使用,是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作业文件是对具体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现场如何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描述,包括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维修作业规程以及其他制度、规定和办法等,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span>对于不同的用人单位,其文件层次不尽相同,小一些的用人单位,可能只需要一级文件,即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文件,在对<span lang="EN-US">17</span>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里把相应的程序和岗位规程一并带出;对于稍大一些用人单位可能需要二级文件,即手册和程序文件放在一起,作业文件单独成册;对于比较大的公司可能需要四级文件:一级文件为总公司管理手册;二级文件为总公司程序文件;三级文件为二级单位程序文件;四级文件为二级单位作业文件。<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span>考虑到总公司与二级单位的部门不可能完全一一对应,所以,二级单位承接总公司的文件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接口。常用的接口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把二级单位的部门及相关岗位的职责做全面的描述,把总公司规定的职责分解到相关的部门和岗位;另一种方式是编制二级单位与总公司职能部门的对应表,理顺上下级部门间的关系,以便直接引用总公司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二级单位需要建立二个程序文件登记表,列出适用于本单位的程序文件,包括总公司程序文件和根据自身要求编制的程序文件。<span lang="EN-US">&nbsp; <br/>&nbsp;&nbsp;&nbsp;&nbsp;</span>以上从六个方面对体系策划做了概要性的描述,笔者建议在体系策划阶段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多参观一些成功的案例,将来建立的体系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span></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4-6-27 22:15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