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自由空间

深圳与华为的文化冬天(转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4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为为什么成功?它的武器值得特别关注。

本地研发 抢占战略高地

通讯行业的一个特性是,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战略高地。唯有立于核心技术,才能势不可挡。还在年收入2万元时,华为就义无反顾地把大量资金投入研发。二十年如一日,华为最终成为中国技术的骄傲。

一般公司考虑的是中国区域,而华为考虑的是全球。一般公司会考虑以产品拓展市场,而华为则是以研发带动市场。

华为在国际与国内建立了诸多研究所:美国硅谷研究所、美国达拉斯研究所、瑞典研究所、印度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等海外机构,华为技术(总部深圳)、北京研究所、上海研究所、西安研究所、成都研究所、杭州研究所、南京研究所等国内机构。

以技术研发的本地化来开拓华为的全球化布局,是华为公司的战略特色,也深刻反映了这个行业的本质。一个不能适应本地人审美、思维、工作习惯的技术设计,难以赢得客户。一个没有充分本地化的产品和技术,更难以获得客户的情感和忠诚。正是基于对行业本质的深刻认识,华为形成了以本地化研发为先导的全球化战略。

借船出海 间接策略赢天下

对战略产业的专注,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华为固守通讯设备供应,为结成更多战略同盟打下了基础。

商业竞争有时很奇怪,为了排除潜在的竞争对手,花再大的血本也不在乎。在通讯运营这个垄断行业,企业也许可以在一个地域获得一小部分收益,但在更多地方,运营商会关闭可以切入的通道。任正非洞悉人性的弱点,恪守着华为长远的战略利益。

2001年,任正非提出学习拉宾“以土地换和平”的联盟策略。坚持“我发展,让别人因此也发展;我得利,让别人因此也得利;我发达,让别人因此也发达”的思想。

发达国家客户知道华为的不多,但是没有人不知道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GE、微软、IBM、索尼、阿尔卡特、3COM 等。与这些巨头们形成战略联盟,无疑是一种借船出海的间接策略。客户通过这些巨头认知华为品牌。

中国企业普遍的信条是:全力打造出最完美的产品,创出品牌,征服世界。华为则进一步认识到间接策略的价值,实现了与跨国公司的广泛合作。凭借自己的产品和技术,通过参股或控股,华为以技术为本,借力知名品牌和渠道,实现华为全球技术版图的扩张,这是间接策略的实质。

削足适履 强化流程与制度

在全球化实践中,任正非深刻领会到企业组织的可复制能力与可预测性的意义,体现在企业内部一系列流程和内外环境的模式化,这已经成为现代规模管理的基础。

华为在引进西方管理的过程中,经历过削足适履的痛苦过程。1998年,华为花大价钱请IBM来指导企业内部优化。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成长基因,被IBM用集成管理的模式移植到华为的终端研发,并通过流程加以固化,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任正非果断拍板,对华为的全部流程实行再造,提出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要穿美国鞋,就必须削足适履”的口号。这表达了任正非的意志和决心。

有意思的是,华为曾经两次聘请美世管理顾问公司,就实行集中度较高的IBM矩阵管理模式进行整合。第一次,美世制定了全面学习IBM的集中式方案,但并没有被华为采用。因为“集中模式”对高层管理者的要求非常高,任正非也许担心华为的管理者们达不到要求,决定暂时按兵不动。2004年,华为重新聘请美世做企业管理的第二次组织结构调整。目的有两个:一是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从以往按照部门设立的直线职能性组织,转变成流程性组织;二是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营销体系(包括公司级、区域、产品和大客户等子体系),以适应本土和国际市场上,客户越来越明显的咨询式营销需求。

无微不至 建立整体解决集合器

华为固守设备供应商领域,但是华为的理念却是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和潜在增长。因此,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深深地切入了运营商的所有神经末稍,包括基站系统、流程运营、信息化管理在内的所有运营商的系统建设、维护和管理,所有备件和关联产品,各种各样的软件与芯片,华为都在涉足。

这种供应链的深度延伸,使得华为对营运商系统内的所有问题和环节都了如指掌。在整体解决方案中,运营商成了一个壳,华为成为内容提供商。运营商的任何一种延伸和扩展,实际上都给华为创造了新的市场。有些时候,华为更能为运营商点拨增值的新途径,主动为他们创造新的价值。

华为的整体解决集合器,在为客户和自己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壁垒。华为的无微不至,培养了客户的习惯,使得客户一旦进入华为的集合器,就别想再离开。

同时,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一体化的整体解决也注定要被现实需求突破。任正非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历来强调联盟,所有的参与者都是盟友。一旦联盟成规模,一个敏捷的供应链联盟体也就成型了,华为会更上一个台阶。

以心经营 不流俗才能成就一流

华为十几年如一日,始终以能够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和潜在增长为目标。对于任正非来说,做公司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也不是为了光鲜的排名;不是为做社会精神领袖,更不是为了跻身政府官僚。

做企业是一种生存状态,更是一种服从,他必须忠诚地服从来自客户、市场、员工的每一个召唤。做企业永远有数不尽的危机,永远面临倒下去的临界点。做企业需要永远的谦卑,牢记时间的作用,时刻警惕事物昙花一现的本质。

许多企业家的行为和思维出自恐惧,而任正非则出自爱心。李一男的回归是任正非2006年最开心的事。中国人有时对敌人能够宽容,但是对“叛徒”却恨之入骨,任正非却能够包容。李一男走过弯路,自己从华为出走创业,并处处以华为为对手。而在任正非眼里,李一男却更加珍贵。因为任正非知道,李一男是华为的财富。

当中国公司把面临的跨国公司压力传递给每一名员工的时候,在激发其全员创造力的同时,员工抑郁症便也开始频繁发生了。推崇以心经营的任正非,为此殚精竭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还亲自撰文,从精神层面关照并安抚员工的身心。

任正非一定听到一种神秘的声音:离开商人的唯利是图,要敢想敢做,要勇于走向孤独,不流俗、不平庸,做世界一流企业。只有强者才能把他的幸福状态宣布为模式。华为之模式,太轻柔地说话,只诉之于最清醒的灵魂。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为其实就是一匹狼。它的冷静、清醒、韧性和团队的协调作用再加上任正非大大会小会时时灌输的危机意识,与国内其它企业取得一丁点成绩时的张狂、自大形成了鲜明对照。因而,它能一路绝尘也就不奇怪了。与TCL李东生遭遇国外并购碰到的挫折再进行深刻反思不一样的是,任正非好象一直与生俱来就有忧患意识,不管企业取得多么辉煌的业绩,他的眉头一直紧锁而没有舒展开的时候。难道他体内的基因就是危机吗?瞧,出现在媒体中的任正非始终是一张不苟言笑、冷峻深沉的脸,说老实话,如果是不熟悉的员工和客户,看见这张脸还真有些诚惶诚恐和敬畏。

《赢周刊》编辑韦常春先生最近整理了华为任正非的部分发言,读起来感觉就是盛世危言,是一帖清醒剂,时时拷问着众多企业盲目和狂热的情绪。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因此,世界巨头都云集中国,公司创立之初,就在自己家门口碰到了全球最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得不在市场的狭缝中求生存;当我们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时,放眼一望,所能看得到的良田沃土早已被西方公司抢占一空,只有在那些偏远、动乱、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他们动作稍慢,投入稍小,我们才有一线机会。

为了抓住这最后的机会,1996年开始,众多华为员工离别故土,远离亲情,奔赴海外,无论是在疾病肆虐的非洲,还是在硝烟未散的伊拉克,或者海啸灾后的印尼,以及地震后的阿尔及利亚……到处都可以看到华为人奋斗的身影。

经过十年来的不懈奋斗和挣扎,华为逐渐在海外取得了一些收获,2005年海外的收入超过了国内。尽管也进入了部分发达运营商的市场,但我们在超过一半的市场空间里基本上是没有突破,尤其在北美、西欧和日本。

我们所处的行业方向选择太多而且还处在巨大变化之中,我们一直存在生存危机也一直生存在危机中,华为的衰退和倒闭一定会到来,而只有时时警醒我们自己,我们才能进步,才能延迟或避免衰退和倒闭的到来。面对我们所处的产品过剩时代,华为人除了艰苦奋斗还是艰苦奋斗。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我们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十八年来,我们公司高管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许多高级干部几乎没有节假日,所有主管24小时不能关手机,随时随地在处理随时发生的问题。现在,更因为全球化后的时差问题,总是连轴转地处理事务和开会。我们没有国际大公司积累了几十年的市场地位、人脉和品牌,没有什么可以依赖,我们只有比别人更多一点奋斗,只有在别人喝咖啡和休闲、健身的时间都在忘我工作,否则我们根本无法赶上竞争对手的步伐,根本无法缩小与他们的差距。

公司创业之初,我们没有资金,是创业者们把自己的工资、奖金投入到公司,每个人只能拿到很微薄的报酬,发工资经常打白条,绝大部分干部、员工长年租住在农民房,用有限的资金购买原材料、购买实验测试用的示波器,正是老一代华为人“先生产、后生活”的奉献,才挺过了公司最困难的岁月,才有了今天的华为。

我们随时会被赶回海里

通过一点一滴锲而不舍的艰苦努力,我们用了十余年,终于在2005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了50亿美元,但与通信巨头的差距仍有好几倍。最近不到一年里,业界几次大兼并,一下子使已缩小的差距又陡然拉大了。我们刚指望获得一些喘息,直一直腰板,拍打拍打身上的泥土,没想到又要开始更漫长的艰苦跋涉…

据说,狼是一群非常有危机感的动物,即使是它们享受了丰盛的食物之后,而华为则全部具有狼的韧性的机敏,任正非时常的没有一丝一毫笑容的脸上,倒不是作秀和煽情,他好象天生具有危机的基因,这还不是阶段性、局部性的,而是时时处处存在。也正因为此,他带领的团队才能一路攻城掠地,旗开得胜。从这个意义上说,华为是一家具有爆发欲和挑战欲的狼性企业。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指出,想成为狼性企业,就要让危机时刻追着自己跑,难道不是吗?
发表于 2008-2-25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熟知狼性的企业或个人都想去继承狼的图腾,效仿着,追求着,梦想着,很多企业战死,很多个人累死,或成功,流方千古,或失败,遗臭万年,可是,没有几个企业,没有几个个人,能把狼性本质真正的领悟,真正的付诸实现,失败的,就失败了,成功的,仍然成功着.

我以前也看过一些狼的书籍,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阅历的无形增长,我发觉:人,我们的祖先,我们地球上所有的人,才是我学习的对象,他们身上的那种精神,不是动物身上的,而是我们人性本有的!
发表于 2008-2-27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佩楼主,
分析精僻,
继续关注中
发表于 2008-4-13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指出,想成为狼性企业,就要让危机时刻追着自己跑,难道不是吗?
发表于 2008-5-14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为狼   重点:利益均粘
发表于 2008-5-17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法自然!
发表于 2008-5-22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
发表于 2008-5-24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好好好,值得一读
发表于 2009-4-22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7-16 10:55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