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xllplovewb

体系认证疑难问题在线咨询平台,欢迎发帖,跟帖解答的朋友有红包相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的帖子

非常感谢,明天审核,心里有点底了,呵呵~
发表于 2009-7-28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健康安全责任是指各级主管﹑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及管理职责范围内应对EHS工作负起相应责任;
而各部门的EHS责任也就是部门EHS责任制﹐为使各职能部门在EHS工作的横向间能顺畅进行协调与联系﹐并对各部门进行分解﹐明确各职能部门及其负责人对EHS工作应承担之相应责任﹐以及各项EHS工作之横向流程和执行程序﹐使EHS工作实现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责任管理。
EHS管理委员会是执行本管理体系的组织内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之最高决策机构及管理机构,领导各部门按各自的EHS 职责分工及管理程序, 全面系统地开展各项工作。

管理体系中各项EHS工作应按“分级管理﹐分线负责”之原则展开﹐各职能部门依据各级EHS责任制和管理标准程履行各自之职责。

[ 本帖最后由 CEOEHS 于 2009-7-28 12:5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安全分 +10 收起 理由
spiff_cat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7-29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iyuxi 于 2009-7-27 14:14 发表
这段时间在整理一些法规,其中关于一般五金加工企业针对安全培训这块究竟应该适用哪些法规呢?

2.劳动部关于厂长、经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资格认证规定 劳安字〔1990〕第 ...


仍然有效的,你可以baidu一下就知道

评分

参与人数 1安全分 +10 收起 理由
spiff_cat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1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刚在部门里担当体系员,请问我应该从哪里开始着手呢,我是管安全的,应该与质量关联不大,但是那两个体系,我怎么才能快速入手呢
发表于 2009-8-1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的帖子

ISO14001体系、OHSAS18001体系、ISO9001体系现状是每个体系每年审核一次,很浪费人力和物力资源,不知如何将这三体系有效合并,节约公司资源?请指教一下,我邮箱mzilang@sina.com
发表于 2009-8-1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OHSAS18001关于职业健康安全员工代表应该如何选择比较恰当?是否会有占员工总数比例多少的要求?现在公司是管理者代表兼任员工代表合适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安全分 +10 收起 理由
jxllplovewb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4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危害因素辨识及评价如何做

我们公司刚内审了,其中就提出这一条没有提供,我想问一下,应该如何做全面,另外还有危害因素清单和重大危害因素清单。我们是工程单位,主要以隧道施工为主。
发表于 2009-8-4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刚从其它行业转到化工行业做安全的,可以说对这一块不太懂,我们公司目前有1万LPG立方储罐一个,7500立方DME储罐两个,一条DME生产线已投产使用,年设计生产能力为十万吨,在建顺酐项目两个,设计年产能力4万吨,在建LPG2万吨储罐两个,1万吨3个,由于对这一块懂的不多,我想先从体系入手进行工作,想问一下,如果三个体系同时做,我这边需要做多什么工作,另外大概费用是多少.谢谢!
发表于 2009-8-4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求一纸证书,评价完了,有谁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风险管理?相信部多吧。尤其是他的法律法规识别是各很大的工程哦,部知道各公司的兄弟是咋熬过来的?
发表于 2009-8-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的帖子

不合适,管理者代表通常上高层管理人员。员工代表通常是普通员工
发表于 2009-8-7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的帖子

依据以往我推行ISO14001及SA8000体系经验,职业健康安全员工代表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当然也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可能每个公司设置条件不一样。我们在推行ISO14001及SA8000体系时,都会建立一EHS推行组织架构,首先管理者代表担任主席,由由每个部门主管担任推行EHS工作的组长,每个部门再设置一推行干事,主要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在选员工代表的时候,由各部门选派或推荐合适人员,在被选人员中由该组织成员共同依据设定的条件投票表决。在EHS体系认证过程推动中,员工代表我们只设定一名;
     但是,我们在各部门推行具体的EHS工作中,也有员工代表一说,可能与您所提的OHSAS18001体系认证有一点区别;我们在安全管理中,每个生产单位需要设置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期中必须要有员工代表,员工代表的数量要达到该部门安全生产委员会的1/3。
     同时再补充一点。管理者代表不能兼职员工代表。管制者代表是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或委任的;委任的需要有委任书。行使企业负责人的权限,综合调动各部门负责人参加推动体系认证工作。

评分

参与人数 1安全分 +10 收起 理由
jxllplovewb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7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多谢以上指点!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不太明白是关于三级培训这块的;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十四条加工、制造业等生产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
针对上面的要求有几点不明白:1.其他从业人员包含哪些呢?是仅生产人员还是也包括采购仓库质检的人员?向采购人员好像不太适宜进行班组培训吧?
发表于 2009-8-8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路过
发表于 2009-8-11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ISO9001的思想去做\OHSAS18001可以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的帖子

结构差不多的!
发表于 2009-8-12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的帖子

其实根本上的问题应该是贵公司没有建立EHS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文件,一般来讲,做ISO14001体系,需要建立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而坐OHSAS18001体系需要建立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为了便于日后体系认证,可以把这两个文件合编在一个文件中,统称EHS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这个程序文件在体系认证或者说危害因素辨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简要的说明一些:
危险因素识别与评价时﹐将充分考虑能够控制和可望施加影响危险有害因素
一、能够控制的危险因素﹕公司管辖范围内之危险因素主要有﹕
1.常规的﹑非常规的活动
2.作业场所所有的人员活动﹐也包括相关方﹑外部人员
3.工作场所所有的设备情况﹔
二、 施加公司影响危险因素如本公司的相关方﹐包括供应商和合同方存在的危险因素
三、危险源(因素)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生理和心理性、行为性、其他共六类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范围
      1.1有害因素之辨识范围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各类产品之生产活动(材料准备﹑加工制造﹑调试﹑包装﹑场内运输﹑仓储等)﹔
        2).各项生产辅助活动(设备维修﹑动力供应﹑厂区绿化及运输等)﹔
        3).组织各项管理活动(计划﹑生产﹑供应﹑销售等)﹔
        4.)组织各项管理活动(总务﹑护理室等领域之活动)﹔
        5).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之人员之活动﹔
        6).作业场所内所有设施(办公室打印机﹑电脑等).
               7).新开工的工程项目和施工中采用了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8)有毒有害作业部位
       但是下列情况时可不进行辨识﹕
1.明显之轻微影响﹐不会造成人员伤害﹔
2.影响程度与其相应之控制措施完全被员工所理解﹔
3.控制措施明显高于法律﹑法规或标准之要求﹔
4.综合素质较高之员工进行普通而又有规律之作业.
     1.2辨识范围划分之基本原则
        1).以生产工序进行区域划分﹔
        2).以现场管理领域进行区域划分﹔
        3).以岗位划分
    1.3时态与状态
        1.3.1时态:以现在、过去、将来三种时间考虑危险因素
         1)现在:考量时间上属于现在正在发生地;从过去持续至今仍发生的也属于此类,如目前正进行的各项服务等;
         2)过去:考量时间上属于过去曾经发生过,而现在已经不发生了,如过去的建厂等;
         3)将来:考量时间是属于尚未发生的,但现在正在规划,如扩建等。
       1.3.2状态:以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况考虑危害因素
         1)正常:指步骤及要项在标准或周期性作业下,可预期、可控制管理状况下产生的,如定期保养。上下班交接等属于计划中且必须的作业;
         2)异常:指步骤及要项非预期及不期望产生的,如异常停机检修,而不及时处理也不至于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较大财产损失等;
         3)紧急:指步骤及要项在自然灾变、人为过失、非正常作业使用寿命、非计划性操作下所产生的不预期状况,包括未来潜在可能发生的事件,如临时停电、化学桶破裂;
      1.4风险评估﹕
       1.在危害辨识之后风险评估前应注意事项﹕
1)相对风险较轻微时,如果该风险并不是很重大,或是危害可以很容易获得矫正,并立即予以处理;
2)危害辨识有法规、参考标准和相关指引等资料可依循时,要利用参考;
3)工作场所可能有其他人员时,应考虑承揽商、客户、顾客及参观人员;
4)法规有特殊规定必须依循的危害辨识分析;
        2.风险评价
          初步分析是主观的,必须运用风险评估小组成员的知识、技能及经验;在考虑危害影响范围内,
         1)初步分析(定性分析)适用时机
          (1)量化风险分析所需资料不足;
          (2)初步风险的筛选,有助于决定是否需要执行更详尽的分析;
          (3)风险等级不高,足以证明不必投入数值分析所需时间和人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安全分 +10 收起 理由
jxllplovewb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12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的帖子【续】

2)初步分析后风险等级分类:
(1)第一级 不能忍受的
(2)第二级 高的
(3)第三级 中等的
(4)第四级 可忍受的
(5)第五级 轻微的
若定性评估结果在第三级以上,则需进一步以半定量或定量的方式评估其风险值
接下来就是选择评价方法,在危害因素评价中,常选择作业条件评价法即是LEC法,在这不罗列。另外还可以用到很多种数值化风险评估法、打分法等等
发表于 2009-8-13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一般5000人的国有企业需配备几名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管理人员?
发表于 2009-8-14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物业公司为服务型企业。有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业务方面。这种企业的HSE体系怎样建立呢。
发表于 2009-8-22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氮气管理问题

我想问下,储罐充氮气保护多大的压力是合适的,如何安装呢,有哪位高手给指点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7-13 07:09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