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feixiangne

讨论:为什么安全得不到重视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9-27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9-27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是湖南一个乙级的评价机构,现需要招聘一名安全评价技术总工。要求:从事安全评价五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能全面的负责总个安评部,能领导整个安评部人员做好技术方面的工作,做好安全评价。有安评证,注册安全评价师证者优先。电话0731-84898960
发表于 2010-9-28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基本的需求还没解决,人民不得不冒险进行工作,为了那基本的温饱
发表于 2010-10-4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带血的GDP
发表于 2011-1-10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提高国民是整体安全素质,再有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这个过程也许还有一段时间。
发表于 2011-1-20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中国的大环境造成的,为了经济发展,必然要牺牲一部分人的生命,煤矿事故,一出事故成百人死亡,建筑施工质量不合格,一出事故成数十人死亡,安全历来是领导们忽略的,因为它和生产进度、工期是矛盾的,在国外,工人是执行法定休息的,而看看国内的工人,加班加点干也没有工资。国外一项中型工程一年半干完,而在国内这样的工程恨不得三个月就竣工,这就是我们的国情,有时还要向五一或是十一献礼,必须抢在这些节日之前完成,我们很多的大型工程是带着政治色彩去完成的,所以安全在这里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
发表于 2011-1-20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一切失范,缺乏教育,一切以经济增长来论英雄。
向钱看。不管白猫黑猫,你有钱你就是英雄。
发表于 2011-1-20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25690691 于 2011-1-20 20:46 编辑

我赞成:小政府、大中介、专家担纲”安全管理新模式
要实行这模式,就得重新洗牌、发牌!在市级以上政府设立安监部门,其作用主要是政策引导、监督中介机构和企业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撤销县级以下安监部门,改由中介机构行使。中介机构更专业,所以获得的责权利更大。企业仍然是安全生产主体。同时相应的检测机构也社会化,加大其责权利。免得现在很多机构只是收钱不办事。当然这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根本医治还得逐步提高国民安全素质。
现在这样的管理模式~~~~~~~~~~~~~~政府只能是有心无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是徒劳。
安全中介提供的是社会公共资源,资金来源于企业,由政府 部门组织招投标,不要让安全中介与企业有什么直接利害关系,应该是完全独立、自主公正的第三方。
发表于 2011-1-23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我已经没有看法,老调重弹
发表于 2011-1-25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见解:事故成本太低,权衡之下必然无法得到重视。当然这个和目前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系。
发表于 2011-1-25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命与GDP相比是小事!
发表于 2011-1-27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重视是关键。
发表于 2011-2-21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安全得不到重视?

我们的国家,“安全第一”的口号已经提了很多年,安全也抓了许多年,大家也能看到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一些进步,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距离所谓的“第一”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了解了一下国外的安全管理历程,也经历过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阶段,但是随后他们就已经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安全的管理方法也是那时候相继涌现,正如我们现今正在推广的各种管理体系。

我们也学了许多,但是总觉得社会的大环境没有给予这些理念发展的土壤,长出来的苗子终觉得是病怏怏的~

那么,是国民的素质?是国家政策?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存在、干扰着我们的进程呢?

欢迎大家在本贴发表一下意见!

(希望能得到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真实想法,如果一味的发牢骚,就会脱离本贴的意图了,请注意控制,谢谢!)


-----------------------------------------------------------------------------------
2010.01.09


帖子的热度持续升温!大家对安全的现状都做了许多思考和总结!

在大家的帖子中,感触很深!

47#提出了一个理论,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百度百科的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690053.htm?fr=ala0_1_1),或许对大家有所启发!

49#提到了:安全工程是系统工程。本人也非常赞同。管理者与执行者层面,都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思。

81#的帖子,对当前安全管理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在82#的例子中,本人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大家可以针对具体案例来进行一下讨论。

发表这个帖子的初衷,是想找到问题的根源,开拓思路,看看是否能找到些许的打破现状的办法。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
发表于 2011-2-21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关注的是利益最大化,所以,效益才是第一;安全不是第一,生产也不是第一,但是安全生产是第一,因为只有安全生产才能保证企业的效益最大化。所以实际工作中应牢记“安全生产”,不能人为的将安全和生产割裂开。
发表于 2011-2-21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安全得不到重视?

我们的国家,“安全第一”的口号已经提了很多年,安全也抓了许多年,大家也能看到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一些进步,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距离所谓的“第一”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了解了一下国外的安全管理历程,也经历过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阶段,但是随后他们就已经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安全的管理方法也是那时候相继涌现,正如我们现今正在推广的各种管理体系。

我们也学了许多,但是总觉得社会的大环境没有给予这些理念发展的土壤,长出来的苗子终觉得是病怏怏的~

那么,是国民的素质?是国家政策?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存在、干扰着我们的进程呢?

欢迎大家在本贴发表一下意见!
发表于 2011-2-23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2-24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领导人周恩来在国内最早提出“安全第一”。
1957年10月5日,周总理在民航局的一份报告上作出了“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重要批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批示,中国民航人始终铭记不忘。
   1960年,在发生“跃进”号万吨轮触礁沉没事件后,周总理对当时的交通部长说:“你们搞航运的,也要安全第一”。1978年12月改革开放后提出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方针。
    1979年2月,当时的航空工业部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时,提出在生产中应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1983年5月18日,国务院在《国务院批转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1983]85号)中指出了: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搞好安全生产------。
    1985年12月全国安委会明确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1987年1月26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被写进了我国第一步《劳动法》草案。1989年11月在党的13届5中全会上这一方针被完全肯定下来。此方针写入后来出台《安全生产法》。

从1989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以来,全国的安全形势并没有得到根本和本质上的扭转。1993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部门、单位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坚决有效措施,迅速扭转目前安全生产状况不断恶化的局面。

引用百度结果,种种原因,深层次原因,是尚处于****阶段。看看若干安全第一的国家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发表于 2011-3-6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yang5821

这个和国家的力度有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3-7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3-11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是安全第一,可国家的政策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然发生矛盾,所以绝大多数能“容忍”,所以安全服从生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7-13 22:21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