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44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楼主 |
发表于 2010-6-2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教育培训程序文件之(74)
第七章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及主要标准
第一节安全标准概述
 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法定的安全标准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安全标准主要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大部分是强制性标准。我国安全标准涉及面广,从大的方面看,包括矿山安全(含煤矿和非煤矿山)、粉尘防爆、电气及防爆、带电作业、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烟花爆竹、涂装作业安全、交通运输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职业安全、个体防护装备、特种设备安全等各个方面。
 据初步统计,我国现有的有关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涉及设计、管理、方法、技术、检测检验、职业健康和个体防护用品等多个方面,有近1500项。除国家标准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公安、交通、建设等有关部门还制定了大量有关安全生产的行业标准,有近3000项。
一、安全标准的定义和作用
 (一)安全标准的定义
 安全标准是在生产工作场所或者领域,为改善劳动条件和设施,规范生产作业行为,保护劳动者免受各种伤害,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作业的准则和依据。
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也可以说,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即标准化是一项活动,一个过程。标准化的目的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 (二)安全标准的作用
 1、安全标准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从广义讲,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是由宪法、国家法律、国务院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标准、规章、规程和规范性文件等所构成的。在这个体系中,标准具有技术性法律规定的作用。标准是法律的延伸。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议,我国的强制性标准与国外的技术法规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安全生产法»第16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6条,把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的要求,作为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标准所具有的法律地位及其法律效力,决定了安全标准一旦制定和发布,就必须得到尊重,必须认真贯彻实施。任何忽视安全标准、违背安全生产标准的现象,都是对安全生产法律的破坏和违反,都必须立即纠正,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追究。
 2、安全标准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规范
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规范企业及其经营管理者、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实现安全生产。
 3、安全生产标准是安全监管监察和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安全标准是保护从业人员生命和健康的准则,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认定评判,除了要依据法律、法规,还需要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只有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依据标准实施行政执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 4、安全标准是规范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
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所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是市场准入必须具备的资格,是必须严格把住的关口,是不可降低的门槛。安全标准是规范安全中介服务的依据。
二、安全标准的范围
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的定义,安全标准是指为实现安全生产和作业,保障劳动者安全和健康而制定颁布的一切有关安全方面的技术、管理要求,包括设备、装备、器材等。这类标准的范围包括煤矿安全、非煤矿山安全、粉尘防爆、电气及防爆、带电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民爆物品安全、烟花爆竹安全、涂装作业安全、交通运输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职业安全、个体防护装备(原劳动防护用品)、特种设备安全等各个方面涉及安全生产标准、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公共安全标准等。
 标准的类型包括国家标准(GB)和行业标准(如AQ、MT、LD、JB等)。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的范围包括矿山、危险化学品、眼花爆竹、个体防护、粉尘爆炸、涂装作业等领域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准,这类主要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 1、劳动防护用品和矿山安全仪器仪表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及劳动防护用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安全要求;
 2、为实施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而规定的有关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文件格式、制图方式等通用技术语言和安全技术要求;
 3、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检测、检验、废弃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
 4、工矿商贸安全生产规程;
 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
 6、应急救援的规则、规程、标准等技术规范;
 7、安全评价、评估、培训考核的标准、通则、导则、规则等技术规范;
 8、安全中介机构的服务规范与规则、标准;
 9、规范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的技术管理要求;
 10、规范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和市场准入的技术管理要求。
三、有关标准化组织
 ISO、IEC和ITU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有权威的三个国际标准化专门机构。ISO即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综合类的国际标准,IEC即国际电工委员会专门制定电工方面的国际标准,ITU即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电信方面的国际标准。
 现有国际标准中由ISO制定的标准占68%,IEC占18.5%,包括ITU在内的其他22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占13.5%。
 194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时,我国成为创始国之一。1957年,我国参加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972年,国际电信联盟恢复了我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目前,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代表我国在ISO和IEC两个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开展工作,信息产业部代表我国参加ITU。
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授权统一管理全国的标准化工作。国务院各行业主管部、委和有关直属机构,分设标准化管理部门,主管相应的标准化工作。已经改革成为行业协会、联合会的原行业主管部门有的也设立了标准化机构,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主管标准化工作。
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一级的质量技术监督局设有标准化处,地市一级设有标准化科,分别承担省、市两级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此外,中央和地方还分别设有标准化技术机构和标准化协会组织。在研究、制定的工作中,还有由专家组成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目前,全国性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300多家,分技术委员会有500多家,各类标准化从业人员达10万人。
 从事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准化组织有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机械安全标准技术委员会等多家。还有一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虽不是专门从事安全生产标准的组织,但也制定少量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准,如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除此之外,一些行业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如煤炭工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也制定少量的安全生产标准。
 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一个标准化组织,目前设有煤矿安全、非煤矿山安全、化学品安全、烟花爆竹安全、粉尘防爆、涂装作业、防尘防毒等七个分技术委员会,共有193名委员和1名顾问。该标准化组织在对原多个标准化组织进行改革的基础上,为适应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于2006年成立,主任委员由总局领导担任,专门从事安全生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四、安全生产标准的种类
 劳动安全卫生应用标准是用来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它必须包含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四方面的标准。根据这个原理,安全生产标准分为以下五类(细看用途):
 1、基础标准
 主要指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不同范围内,对普遍的、广泛通用的共性认识所作的统一规定,是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制定其他安全标准的依据和共同遵守的准则。其内容包括制定安全标准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术语、符号;各项应用标准、综合标准赖以制定的技术规定;物质的危险性和有害性的基本规定;材料的安全基本性质以及基本检测方法等。
 2、管理标准
 是指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监督、检查、评价与考核等管理活动的内容、程序、方式,使生产过程中人、物、环境等各个因素处于安全受控状态,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科学管理的准则和规定。
 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标准主要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等标准,重大事故隐患评价方法及分级等标准,事故统计、分析等标准,安全系统工程标准,人机工程标准以及有关激励与惩处标准等。
 3、技术标准
 是指对于生产过程中的设计、施工、操作、安装等具体技术要求及实施程序中设立的必须符合一定安全要求以及能达到此要求的实施技术和规范的总称。
 这类标准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 4、方法标准
 是对各项生产过程中技术活动的方法所作出规定。安全生产方面的方法标准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方法为对象制定的标准。如试验方法、检查方法、分析计法、测定方法、抽样方法、设计规范、计算方法、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生产方法、操作方法等。另一类是为合理生产优质产品,并在生产、作业、试验、业务处理等方面为提高效率而制定的标准。
 这类标准有安全帽测试方法、防护服装机械性能材料抗刺穿性及动态撕裂性的试验方法、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全现状评价导则等。
 5、产品标准
 是对某一具体安全设备、装置和防护用品及其试验方法、检测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它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约束力的技术准则,是产品生产、检验、验收、使用、维护和洽谈贸易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保障安全、提高生产和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产品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产品的适用范围;②产品的品种、规格和结构形式;③产品的主要性能;④产品的试验、检验方法和验收规则;⑤产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 这类标准主要是对某类产品及其安全要求作出的规定,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矿隔离式自救器等。
五、课堂练习1
 1.安全标准的含义是:在_场所或领域,为改善劳动条件和设施,规范生产作业行为,保护劳动者免受各种伤害,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的准则和依据。
 A.危险有害 B.生产工作 C.有毒有害 D.生产作业
 2.技术类标准是指对于生产过程中的设计、施工、操作、_等具体技术要求及实施程序中设立的必须符合一定安全要求以及能达到此要求的实施技术和规范的总称。
 A.安装 B.运输 C.运行 D.检查
 3.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由_管理的一个标准化组织。
 A.国家煤炭安全监察局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C.国家卫生部门 D.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4.产品标准是对某一具体设备、装置、防护用品的安全要求作出规定或者对其试验的方法、检测检验规则、标志、包装、_、储存等方面所做的技术规定。
 A.生产 B.验收 C.安装 D.运输
 5.安全生产标准分为: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_等几类。
 A.综合标准 B.方法标准 C.产品标准 D.职业标准
 6.安全标准是指为维持生产经营活动,保障安全生产,而制定颁布的一切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管理要求,范围包括_等方面。
 A.煤矿安全 B.民爆物品安全
 C.交通运输安全 D.特种设备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