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其实安全生产得不到重视有很多原因:1、法律起点高,很多企业难以达到标准,尤其是中西部地
区,而这些地方要发展,解决吃饭问题,只能让企业先办起来,再慢慢规范,这实际是地方政府在同
企业主群体博弈,企业主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赌政府不敢关他们的厂,(政府也确实不敢关他们的厂
)。这中间二者也达成一定默契,就是你别出事,出事大家倒霉。2、企业自身存在风险,尤其
是高危行业,企业主自身也不希望出事,但有许多不确定因数,如员工素质、设备故障、自然
环境条件等,这些问题教育可以纠正一部分,但有些就不是教育可以纠正的,人都有一些固有
的习惯,很多人都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经受教训很难改,有时当面指出,口头答应,背后又
是依然如故,所以啊,素质提高还有很长的路,再加上企业工人更换频繁,谁愿意花费很多精
力为他人做嫁衣?......这些不确定因素也让地方政府如芒在背,谁也不敢说尽了力就能保证不
出事,更别说尽了力就不追责,只要出事,地方政府永远逃脱不了监管不力的责任,因此,没人愿意
管安全生产,谁管只能说他倒霉,他也只想赶快走,这样的背景下,安全生产如何重视的起来? 3、
体制不顺,打个比方,中央有1000 个专家,省里有 500 个,市里有 100 个,县区10个,乡镇
街道 0个,而日常管理靠乡镇街道,怎么能管好?而在这些专家里,从事监管的有多少?4,现
在对地方政府的紧箍咒还是很多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安全生产都是一票否决的,对地方
政府主要领导的政绩是有影响的,但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看到,安全生产的投入仅仅是计划生
育,综合治理的零头,因为在地方政府心目中有一笔帐,我投入再多也不能保证不出事,这不
仅仅是监管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能否都整改到位,这又绕到第一条上
了,把这些问题企业都关了,我这地方政府也到头了。再者,从中央到地方问起责来震天响,
美其名曰问责风暴,查查看,中央,省 市对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的投入有多少?尤其是对基层乡
镇街道的,基本是零。绝大多数好处都归中央,省里,而绝大多数的责任都归地方政府,地方
政府如何重视得起来? |
|